第538頁
四喜在心中揣度著,又道:「我好像曉得貴妃為何離去了,這是保全我們一家的策略,你們想想,今上找不到她的遺骨,不確定生死,怎會濫下屠刀。首要在兩位師太,萬不能被找到。」
溫氏擦擦淚,期翼地看向四喜,這孩子年紀小,竟是如此別據慧眼。
四喜道:「便是不殺,牢獄和禁錮也是逃不掉的了。」
皇帝燒的兩天兩夜人事不省。
曹皇后守在昌明殿侍疾,帕子蘸了水輕輕擦著唇,乾裂的出了血,睡夢中時而囈語:「娘子......娘子......」
娘子,他從不曾這樣喚過她。
他私下裡只喚過「梓童」。
她只是他的梓童。
利劍般的兩道眉緊蹙著,眉心的痛苦似抹不開,緊閉的眼角浸出了黃豆大的淚珠,掛在睫毛,口中喃喃:「娘子......是我做錯了什麼嗎?還是為了陸紹翌,你心懷愧疚,要懲罰我們彼此......」
皇后背過身抹了一把淚。
湯藥不進,鄭太醫用了熏藥和外邦的秘藥丸,強灌下去,不見起效。
皇后到外殿與太醫商討病情。
皇帝不知何時醒了,往窗口瞧去,一個姌裊婀娜的身影,衣袂翩翩出塵如仙,烏瑩瑩的雲絲委委垂懸,沖他莞爾一笑,喚了一聲夫君,然後倩影一閃便匿起來了。
皇帝扶著床柱下地去追。
皇后聽到內監和宮娥驚呼,皇帝赤足奔出了殿門,正是亥時初,更深夜濃時,星河耿耿,一彎殘月當空。腳下踉踉蹌蹌,卻走的極快,皇后和宮侍們提著宮燈在後頭烏泱泱地追,口中喚著陛下,皇帝完全置若罔聞,出了內宮,一路沿著宮牆夾道上了朱雀樓。
皇后跑的氣喘吁吁,被宮女攙著登上宮階,方至城樓,借著燈籠驚見明黃中衣的皇帝顫巍巍上了雉堞,頓時駭的腳腕一軟,慄慄危懼,各宮的妃嬪也聞訊趕來,匆忙之中只穿了寢衣,圍著單披風。一起叫著:「陛下,陛下......」
安可和安玥也相攜跑來,太后坐在肩輿被抬上來,眼前的一幕,讓所有人不寒而慄,太后眼前一眩,險些栽下坐輿。
眾妃也心提到了嗓子眼。
皇帝立在一方雉堞上,仰望星斗殘月,遼遠而蒼渺的玉帶銀河,皇輿天下,浩瀚無疆,卻是闃其無人,空空如也,哪裡還有娘子的身影?
安可和安玥在身後哭喊:「父皇!父皇!」
太后顫抖的聲音:「禝兒!」
呼呼的冷風吹著耳膜,黃龍旗迎風颯颯紛揚。
冰冷的淚緩緩垂下。
好久之後,小柱子和小梁子將他扶下來,雙腿已僵,太后和后妃們這才松下一口氣,皇帝走了兩步,甩開攙扶,大步向前,從不在人前做軟弱狀,走到前方轉折處,忽然腳步一滯,胸口傳來萬刀攢絞似地一陣,握拳死死頂著。
太后和眾妃不知所以,猝然間,他口中溢出一股腥咸,咳吐在牆磚上。
第196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 鴛鴦瓦冷霜華……
那一剎那, 混沌中的閃過一道明光。
「至親至愛之人......」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抬起手背拭了拭嘴角的黏濕,還是站直了身軀, 走下宮階, 皇后和妃嬪來攙扶,他舉肘擺了擺手, 身線孤冷疏離,拒人於千里之外。
娘子, 是我高估了人心人性。
這一來, 外感風邪, 內外煎迫, 病上加病,竟是一個月無法起床。
斷斷續續的高熱, 身上時而在火窯,時而在冰窖,胸中烈火沸油, 燒的五臟六腑也似滾燙著,四肢百骸沒了知覺, 肋骨那兒似有一把極鈍的刃在銼著, 連喘一口氣也撕扯一般, 一睡便長時叫不醒, 醒了呆呆望著床帳, 眼神陰翳, 不發一語。
皇后多日在昌明殿侍疾, 見他這般模樣,不由得心生憂懼。
一個月不上朝,三省六部仿佛大樹被抽了主幹, 營營逐逐沒了章法,朝中一日萬機,雖由幾位宰執暫代硃批,但沈從武剛被斬首於市,尚來不及推舉新的宰相,皇帝自來親力親為,對新相的人選慎之又慎,這下子猶如少了擎天柱石,六部運轉不暢,七事八事積壓著,奏章堆得一人高。
太后委實想不通,怎麼貴妃一走,皇帝像是抽筋拔骨,沒了精氣神兒。
六部官員方經歷大換血,從上科進士中拔擢的新員,硬著頭皮去康寧殿言奏該立新太子了,子以母顯,中宮空虛,貴妃和淑妃被廢,三殿下和六殿下一個身份貴重,一個天資穎慧,皆堪當大任。
太后思慮良久,這光景,詔書是不是可以改一改。
到了昌明殿看著,到底是身上掉下的肉,他這生不如死的樣子,做娘的焉能不痛,話就著淚含在嘴裡,躑躅幾次沒說出口。
病榻上的皇帝眼睫動了動,轉眸看著母后的背影,心頭已豁然,前幾日飛鴿傳書,他僥倖想著定柔是不是想念曄兒了,才鬧了出走,試探的口氣,宗曄很快回了信,並未提及母親一字半句,人在鄧州,那兒連日暴雨,剛經歷了大水,作賑災事宜,正是歷練的好機會,他尚到束髮之年,朝中沒有半分根基,恐難以服眾,且其母位份被廢,這麼突然回來,必會引起風波,於他反而有害無利。
要給他的,必須是一個清平盛世。
那個寶座讓他上去,坐的穩當才是正理。
午膳進了小半碗素粥,神清了一些,強撐著坐起來仍是頭重目眩,打不起半絲力氣,御醫呈著檀木明漆小食盒送來藥,司醞女官試了毒皇后接過步入內監,皇帝正召見幾位重臣開著一個小朝議,待罷了,官員起身散去,留下人牆一般的奏本。
溫氏擦擦淚,期翼地看向四喜,這孩子年紀小,竟是如此別據慧眼。
四喜道:「便是不殺,牢獄和禁錮也是逃不掉的了。」
皇帝燒的兩天兩夜人事不省。
曹皇后守在昌明殿侍疾,帕子蘸了水輕輕擦著唇,乾裂的出了血,睡夢中時而囈語:「娘子......娘子......」
娘子,他從不曾這樣喚過她。
他私下裡只喚過「梓童」。
她只是他的梓童。
利劍般的兩道眉緊蹙著,眉心的痛苦似抹不開,緊閉的眼角浸出了黃豆大的淚珠,掛在睫毛,口中喃喃:「娘子......是我做錯了什麼嗎?還是為了陸紹翌,你心懷愧疚,要懲罰我們彼此......」
皇后背過身抹了一把淚。
湯藥不進,鄭太醫用了熏藥和外邦的秘藥丸,強灌下去,不見起效。
皇后到外殿與太醫商討病情。
皇帝不知何時醒了,往窗口瞧去,一個姌裊婀娜的身影,衣袂翩翩出塵如仙,烏瑩瑩的雲絲委委垂懸,沖他莞爾一笑,喚了一聲夫君,然後倩影一閃便匿起來了。
皇帝扶著床柱下地去追。
皇后聽到內監和宮娥驚呼,皇帝赤足奔出了殿門,正是亥時初,更深夜濃時,星河耿耿,一彎殘月當空。腳下踉踉蹌蹌,卻走的極快,皇后和宮侍們提著宮燈在後頭烏泱泱地追,口中喚著陛下,皇帝完全置若罔聞,出了內宮,一路沿著宮牆夾道上了朱雀樓。
皇后跑的氣喘吁吁,被宮女攙著登上宮階,方至城樓,借著燈籠驚見明黃中衣的皇帝顫巍巍上了雉堞,頓時駭的腳腕一軟,慄慄危懼,各宮的妃嬪也聞訊趕來,匆忙之中只穿了寢衣,圍著單披風。一起叫著:「陛下,陛下......」
安可和安玥也相攜跑來,太后坐在肩輿被抬上來,眼前的一幕,讓所有人不寒而慄,太后眼前一眩,險些栽下坐輿。
眾妃也心提到了嗓子眼。
皇帝立在一方雉堞上,仰望星斗殘月,遼遠而蒼渺的玉帶銀河,皇輿天下,浩瀚無疆,卻是闃其無人,空空如也,哪裡還有娘子的身影?
安可和安玥在身後哭喊:「父皇!父皇!」
太后顫抖的聲音:「禝兒!」
呼呼的冷風吹著耳膜,黃龍旗迎風颯颯紛揚。
冰冷的淚緩緩垂下。
好久之後,小柱子和小梁子將他扶下來,雙腿已僵,太后和后妃們這才松下一口氣,皇帝走了兩步,甩開攙扶,大步向前,從不在人前做軟弱狀,走到前方轉折處,忽然腳步一滯,胸口傳來萬刀攢絞似地一陣,握拳死死頂著。
太后和眾妃不知所以,猝然間,他口中溢出一股腥咸,咳吐在牆磚上。
第196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 鴛鴦瓦冷霜華……
那一剎那, 混沌中的閃過一道明光。
「至親至愛之人......」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抬起手背拭了拭嘴角的黏濕,還是站直了身軀, 走下宮階, 皇后和妃嬪來攙扶,他舉肘擺了擺手, 身線孤冷疏離,拒人於千里之外。
娘子, 是我高估了人心人性。
這一來, 外感風邪, 內外煎迫, 病上加病,竟是一個月無法起床。
斷斷續續的高熱, 身上時而在火窯,時而在冰窖,胸中烈火沸油, 燒的五臟六腑也似滾燙著,四肢百骸沒了知覺, 肋骨那兒似有一把極鈍的刃在銼著, 連喘一口氣也撕扯一般, 一睡便長時叫不醒, 醒了呆呆望著床帳, 眼神陰翳, 不發一語。
皇后多日在昌明殿侍疾, 見他這般模樣,不由得心生憂懼。
一個月不上朝,三省六部仿佛大樹被抽了主幹, 營營逐逐沒了章法,朝中一日萬機,雖由幾位宰執暫代硃批,但沈從武剛被斬首於市,尚來不及推舉新的宰相,皇帝自來親力親為,對新相的人選慎之又慎,這下子猶如少了擎天柱石,六部運轉不暢,七事八事積壓著,奏章堆得一人高。
太后委實想不通,怎麼貴妃一走,皇帝像是抽筋拔骨,沒了精氣神兒。
六部官員方經歷大換血,從上科進士中拔擢的新員,硬著頭皮去康寧殿言奏該立新太子了,子以母顯,中宮空虛,貴妃和淑妃被廢,三殿下和六殿下一個身份貴重,一個天資穎慧,皆堪當大任。
太后思慮良久,這光景,詔書是不是可以改一改。
到了昌明殿看著,到底是身上掉下的肉,他這生不如死的樣子,做娘的焉能不痛,話就著淚含在嘴裡,躑躅幾次沒說出口。
病榻上的皇帝眼睫動了動,轉眸看著母后的背影,心頭已豁然,前幾日飛鴿傳書,他僥倖想著定柔是不是想念曄兒了,才鬧了出走,試探的口氣,宗曄很快回了信,並未提及母親一字半句,人在鄧州,那兒連日暴雨,剛經歷了大水,作賑災事宜,正是歷練的好機會,他尚到束髮之年,朝中沒有半分根基,恐難以服眾,且其母位份被廢,這麼突然回來,必會引起風波,於他反而有害無利。
要給他的,必須是一個清平盛世。
那個寶座讓他上去,坐的穩當才是正理。
午膳進了小半碗素粥,神清了一些,強撐著坐起來仍是頭重目眩,打不起半絲力氣,御醫呈著檀木明漆小食盒送來藥,司醞女官試了毒皇后接過步入內監,皇帝正召見幾位重臣開著一個小朝議,待罷了,官員起身散去,留下人牆一般的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