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看你是不缺乏見到變態的經驗,」系統冷酷地指出,「你每天早上照鏡子就能看見一個鮮活的冷血大變態吧?」

  「唉,一起經歷了這麼多,你還是對我有這樣的誤解,真是令人倍感傷懷,我也只好把這些僅僅當作你開玩笑和我拉進關係的方式了——總之,先去警局吧,」林月天仔仔細細地整理了儀容,「原身記憶中今天早上有專案組會議,或許會有更多的線索……話說回來,這個世界的原身長得更加像我了,照鏡子的感覺還挺奇妙的。」

  系統表示懷疑:「你原來的樣貌有這麼好看?」

  「那當然,」林月天果斷道,「我長得十分貌美,否則也不會好評率這麼高了。」

  系統:……

  系統:「罷了,不說這些了,你拿手機幹啥呢——草,你上個世界剛學習到悲傷男同異聞錄,現在就實踐啊??」

  就在剛剛說話的功夫,林月天已經掏出原身的手機,快速登錄上原身的各大社交平台,發了N張原身和霍成業的合照,並且眼睛都不眨一下地配上了一大堆諸如「為什麼愛會消失呢」的咯噔語句。

  「這是伏筆。」林月天深沉地說。

  第52章 在刑偵世界完成業務(2)

  林月天驅車前往警局參加專案組會議。系統對這畫面進行不少評價,譬如「黃鼠狼給雞拜年」,林月天認為他的語文功底也不咋樣。

  專案組組長陳晨等了他很久了,陳晨今年四十,以前和原身同事過多次,二人也算朋友。他對林月天最近遇到的一堆破事有所耳聞,上來先拍拍他的肩膀:「有壓力是好事,不過小林你也別太有負擔了。」

  「我沒問題,陳隊長,」林月天拉開椅子坐下,拿出卷宗和筆記,「陳隊長,我們現在開始吧。」

  陳晨點點頭,又對其他警察同事道:「好,針對四二七特大鈍器連環殺人案第十次專案會議,現在正式開始。」

  他點點電腦,放映投影儀上的PPT,同時進行案情回顧:「四二七連環殺人案的第一名受害人叫趙凡雲,獨居,自由職業者。案發當日4月27日,受害人有晨跑習慣,於當日上午五點出門繞小區晨跑,隨後在五點二十前往小區外購買了早餐,後受害人為趕近路,從這條小巷穿行回家,當時是早晨五點四十,他遇到了兇手,隨後被兇手用鈍器砸擊頭部至死,後來在中午被環衛工人發現。屍檢判斷兇器應該是羊角錘。我們在全市的五金店進行了摸排,並未發現案發前三個月內有可疑人士夠買羊角錘。現場沒有腳印、指紋、DNA、毛髮留存,受害人居住地點比較偏遠,這條小巷平時也沒人,並未發現目擊證人。」

  PPT切換到了第二張。陳晨繼續介紹:「從第二名受害人開始,犯人開始固定在雨夜進行行兇,第二名受害人是何單,做服裝生意,人際關係較複雜,有去水庫釣魚的習慣。當日案發前何單曾和妻子通電話,時間是晚上八點,案發前兩小時。何單提到天開始下雨,自己帶了雨衣,因一天沒有釣上魚,打算繼續夜釣。他是夜不歸宿,第二日被妻子報警找到的。同樣是鈍器傷,這次的兇器是水庫附近的一塊石頭……請看這張,兇器這次被找到,但沒有什麼信息。由於暴雨,現場破壞嚴重。」

  「接下來的死者有男有女,」陳晨快速地介紹,「五名死者的人際交往關係我們都進行了摸查,沒發現交集,也沒有發現可能對他們存有殺意的人。唯一的共同點就是現場沒有什麼線索,五人全都死於鈍器,但後三名死者的傷情鑑定顯示,後三起案件的兇器應該是石工錘。不過這不能代表兇手是工地工人之類的職業,畢竟我市工地對工具看管一般不算嚴格,不排除是兇手行竊的可能。我們組的小謝做了兇手的側寫,我列印出來了,大家都看看。」

  陳晨把一摞列印紙發了下去。林月天接過來閱讀,內容不算特別多:青壯年男性,年齡可能在20到45不等,反偵察能力強,可能有前科,隨機殺人,有反社會傾向,對雨天或鈍器可能存在特殊感情。

  陳晨盯著一直沒發表意見的林月天:「林偵探,你有什麼想法嗎?」

  林月天重複了側寫里一條內容:「犯人的反偵察意識很強,我覺得他可能有前科。」

  「我們早就想到了,」陳晨無奈道,「我們調查了本市和附近三個市近兩年全部的鈍器傷人或殺人案,但所有案子的犯人都已經被抓了,都在局子裡,沒有犯案能力。連他們的近親屬我們也排查了,沒有發現五次都有作案時間的嫌犯。」

  「我不是這個意思,」林月天解釋,「你們覺得兇手為什麼選擇雨天犯案?」

  「方便隱藏痕跡。」陳晨回答。

  「對,但是還有個問題,」林月天指著卷宗,「第一個受害人,死在巷子裡的趙凡雲,他並不是死於雨天,對吧?他死於清晨,是出來晨練的。」

  「清晨也能隱藏痕跡啊,清晨人少,不容易有目擊者。」

  「是這樣沒錯,但是犯人第一次選擇在清晨作案,為什麼後來放棄了這個想法,而重新選擇了雨天呢?」林月天自顧自地說著,「我設身處地地思考了一下,應該是因為雨天比清晨更方便,而雨天最方便的一點是什麼…雨,沖刷——是血跡。」

  「?為什麼是血跡。」系統用一種理解不了你們這些變態的語調說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