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后突然大笑起來,半響看著青桔:「回去跟皇貴妃說,本宮輸了,輸的心服口服。希望她能夠信守承諾庇佑景隆,若不然本宮便是不在了,也會化作厲鬼,讓她不得安寧。」

  青桔點頭,對著皇后磕了一個響頭:「奴婢告退。」

  ……

  魏王等人突然接到帶有鳳印的懿旨,也不禁嚇了一跳。連忙拉著程喜詢問,可不管怎麼問,程喜也只是讓魏王儘快入宮,其他的一句都不說。

  之說還有幾位大臣要請,直接離開了魏王府。

  魏王妃有些緊張,皇宮的大門只有宵禁的,入夜之後除非國事否則絕不會開門。皇貴妃此時派人拿著帶有鳳印的懿旨,連夜召王爺入宮……魏王妃不禁提起了心。

  「王爺,會不會是宮裡出了什麼事?」

  魏王妃擔憂的問道。

  魏王搖搖頭:「你在家等著,看好孩子們,不要瞎猜了本宮這就入宮。」

  魏王妃張張嘴,沒有在說話,起身一起幫魏王穿衣梳頭,讓人準備馬車連夜入宮。

  魏王進宮後,便看到了陳太傅。

  「太傅。」魏王對著陳太傅微微行了一禮,陳太傅曾經教授過他們,魏王行禮是為顯尊重。

  「魏王可知,皇貴妃連夜召見我等是為何事?」陳太傅見了魏王連忙問道。

  魏王微微搖了搖頭:「不知。」

  陳太傅頓時皺起了眉頭,若說他對這位皇貴妃並無惡感,她雖得皇上寵愛,可並未插手朝政,平日裡與命婦夫人相交也不多。至於皇后被禁足,陳太傅作為商祐祁御駕親征後,淺點的監國大臣,也是知道其中一二的。這事兒與皇貴妃無關,她也未有迫害皇上子嗣的傳聞,宮中這次痘疫行事果斷,陳太傅對其是有幾分好感的,時只是今夜……

  陳太傅搖搖頭,若是皇貴妃無緊急之事 ,動用鳳印於宵禁之後打開宮門,即便是拼的她記恨,也要親手將彈劾奏摺送往皇上手中。

  蕭沁雅召見魏王等人入宮,自然不能在後宮相見,只好去了乾清宮等候。

  「娘娘,魏王和陳太傅等人已經等候在前殿了。」程喜跑了一晚上,額頭都出汗了。

  蕭沁雅點點頭,起身走了過去。

  ……

  一見蕭沁雅,魏王等人立刻住嘴,起身行禮道:「臣等見過皇貴妃。」

  「不知皇貴妃深夜動用鳳印,打開宮門,召臣等入宮是為何事?」陳太傅沒有客氣,行完禮後直接問道。

  魏王連忙看了一眼蕭沁雅,害怕陳太傅語氣生硬,得罪了皇貴妃。

  「你來,將前線事情對著幾位大臣仔細說一遍。」蕭沁雅指著程喜身後的一人,這是跟隨蕭元漓一起回京的侍衛之一,原本進宮的只有蕭元漓。但現在蕭元漓被蕭沁雅指派出去,而且與魏王幾人說還是換個與她沒關係的侍衛更好。

  「王安,你此時不應該在北疆守在皇上身邊,難道是皇上出了什麼事情?」魏王一眼便認出了王安此人,新里咯噔一聲,亂忙問道。

  「蘇左呼斯楞親率八萬大軍,繞開雁城南下,睡時有可能到底京都城外,攻打京都城。」王安也來不及回答魏王的話,調重點說道。

  「什麼!」

  一瞬間,別說是不滿了,便是夜晚的困頓勞累都沒了。

  蕭沁雅這時並沒有說話,任由魏王等人,詢問王安。

  等到話說完了,才開口道。

  「這便是本宮深夜召幾位大臣入宮的緣故。」

  「臣馬上派人送娘娘們出城避難。」魏王連忙到。

  京都城危矣,他首先要護住的是皇上的子嗣和太后娘娘。

  蕭沁雅並未搭理魏王的話:「幾位大人,對京都城之事有何想法,也要逃嗎?」

  「京都城光百姓就二十萬,逃?忘哪裡逃?」蘇哲搖頭道。

  「可京都城御林軍都被皇上帶走了,只剩下兩萬皇城司禁軍,且禁軍一貫之認金羽令不認人的!即便是能夠調動這兩萬人,對戰八萬人,也無疑是杯水車薪啊!」

  蕭沁雅看了眼兩人,轉頭看向一字未發的陳太傅。

  「陳太傅有何想法?」

  陳太傅發須都白了,可精神依然是飽滿的,絲毫不輸給年輕人。

  「皇貴妃得到消息後,並未離開而是急招臣等入宮,是準備守城了嗎?」

  雖是疑問句,可陳太傅心中是肯定的。

  魏王頓時大驚,看著蕭沁雅。

  「陳太傅高見,是覺得本宮不知天高地厚在說笑嗎?」蕭沁雅看著陳太傅問道。

  「娘娘!」

  魏王急得滿頭大汗。

  「魏王叔,蘇左呼斯楞率領的大軍頃刻變到京都城外,逃?往哪裡套?又怎麼逃?是讓這京都城二十萬百姓斷後,做牽制,逃嗎?」蕭沁雅認真的看著魏王問道。

  面對這聲質問,仁厚的魏王如何也說不出讓百姓斷後的話來。

  「娘娘已有守城之計,何不說出來,老臣也能為娘娘補足一二。」陳太傅沒有回答蕭沁雅方才的問題,而是認真的說道。

  「陳太傅!」

  魏王有些生氣,陳太傅此時不跟著他一起勸說皇貴妃,怎麼鼓動起來了呢?

  第159章

  蕭沁雅看著陳太傅展顏一笑。

  「程喜!」

  程喜連忙將京都城圖域鋪好。

  「皇上離京前將調動皇城司禁軍的金羽令交給了本宮, 現在我們有的是這兩萬禁軍,且對方舟車勞累,即便是到了京都城外, 也比不上以逸待勞的禁軍, 雁城那邊如今只有七萬北疆軍隊, 我們不過是暫時守城京都城,一待皇上率大軍還朝,誅殺蘇左呼斯楞與城外。短則三日,長不過七日,大軍就會回京救援。如果現在逃了, 京都城二十萬百姓, 你我等在京都的家人都會淪為刀俎上的魚肉,本宮相信比起京都城強, 還是百姓的血肉之軀更為脆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