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林瑞和侍衛抬著人往刑部走去。

  李青奕看看自己並未有血漬的衣袍,依然脫掉了外衣,「走,進宮面聖。」

  拿著卷宗文書和記錄李青奕走進了紫宸殿。

  皇帝一看見他就走下階梯,雙手扶住他的肩膀道:「朕都聽高統領說了,你沒事就好。」

  「高統領!」

  「臣在。」

  「去查!是誰這麼大膽子,連六皇子都敢刺殺。」

  「是!」

  高統領正要退下,李青奕道:「高統領留步。父皇,剛在那些刺殺的人裡面發現了個重傷昏迷未死的,我讓人送到刑部了,不知道能不能審問出是何人指使的。」

  「哦?」高統領疑惑道:「這些訓練有素的殺手如果沒死,一般都會自盡,怎麼還有漏網之魚?」

  李青奕沒有理會高統領,向皇帝稟告道:「父皇,那人被發現時並沒有死,正要含衣領服毒自盡時,被兒臣的屬下發現,及時阻止了。」

  高統領道:「可是林侍衛?」

  李青奕道:「正是林瑞!」

  高統領抱拳道:「以林侍衛的武功,確有可能。」

  皇帝道:「高統領,既然如此,你就同刑部一起,把這件事查清楚。」

  高統領退下,李青奕拿出這次南地之行的收穫,向皇帝說明了建造運河的相關調查。

  「父皇,兒臣這次南行,調查到:年後,春耕在即,被拉去充當勞力的百姓惦記自己家中的耕地,要求減免賦稅,雖說被徵用的百姓稅賦有所減少,但他們白日裡要建造運河,晚上不能耕田,減少的賦稅對他們來說依舊壓力很大,當地官員卻選擇不予理會,百姓自然不滿。」

  「於是,被征去建運河的百姓為了生計便開始裝病,寧可不減賦稅也要回家耕種,監工便不讓他們回去,有的人真的生了病,也讓幹活,不聽話就用鞭子抽打,運河兩岸百姓人心惶惶。」

  皇帝嘆氣,「建運河一事乃是利國利民之事,實不應該如此對待勞苦百姓。青奕,此事就由你負責,傳令下去,每戶若有一人被徵用建造運河勞力,此戶則免去當年賦稅,若一戶人家僅有一壯勞力願意建運河,不但免去賦稅還要發放工錢,來年若繼續徵用,依上一年法度而行。」

  李青奕道:「父皇,若如此,南地各城每年的稅收卻不減免,官府定然會增加商戶賦稅,到時,商戶為了盈利,貨品抬價,受苦的還是百姓。依兒臣之見,不如根據徵用耕地百姓人數,合理降低南地各城賦稅。」

  「自然,兒臣也想到這件事帶來的是朝廷用度來源的減少,兒臣建議,建造運河期間,先從宮中開始,避免奢華浪費,同時讓都城各世家貴族效仿皇族節儉之行而為。」

  皇帝大笑起來,「好呀,好呀,准奏!青奕呀,真不愧是朕看中的兒子。王平,擬旨!」

  聖旨剛擬完,通傳說太子殿下覲見。

  皇帝道:「宣。」

  太子一進紫宸殿,看見李青奕,故作驚異道:「月余未見六弟,沒想到六弟如今神清氣爽,看來這喜事當真衝去了六弟頑疾。」

  「太子哥哥吉言,青奕進來身子確實大好。」李青奕也不謙虛,直接應了下來。

  皇帝道:「太子什麼事呀?」

  太子揖禮:「父皇,前兩日工部來報,說春季雨水頻發,今年較往年更甚,宮內很多宮殿都需要加固修葺,這是工部上報的修葺帳目,請父皇過目。」

  只見皇帝拿著帳目微微皺眉,「太子你可能不知,青奕從南地帶來消息,朕決定減免南地賦稅,宮中即日起杜絕奢華,你這份帳目重做吧,以牢固為主即可。」

  「太子你先下去吧。」

  李青鰲看了一眼李青奕,神色不悅卻不敢表露,「是。」

  皇帝又問了李青奕一些沿途城池的情況,父子兩人相談甚歡,等李青奕從紫宸殿出來,天色都晚了。

  他心中暢快無比,很顯然此次南行讓皇帝很滿意,現在就等著徐統領審問那殺手的情況了,即使什麼也問不出來,那塊令牌也夠太子喝一壺了。

  坐在馬車上,李青奕又拿出了在南地的每個夜晚都會握在手中的荷包,輕撫著上面的並蒂蓮,嘴角帶笑。原本他計劃從科考開始,循序漸進對付太子,沒想到這次南地之行順利的超出了他的想像。

  今日在紫宸殿,明顯父皇是因為自己的提議拒絕了太子的帳目,如果按照他的計劃,接下來等待太子的又何止一二事,太子很快就會自顧不暇。

  思及此,李青奕不禁想到,如果他保護的足夠好,是不是就不用送落柔去鄰國了?

  李青奕歸家心切,將荷包重新貼身放進懷中,他想要把自己的這份喜悅分享給落柔,掀開車簾望著萬家燭火,想到府中也有一盞燭火等著自己,滿足感幸福感溢滿心間。

  今夜,他不想再同她爭什麼,只想抱著朝思暮想的人,安然入睡。

  第61章 胡謅  怎麼不過一拳就疼成……

  馬車停在府門前, 還未下車,就聽見林瑞和懷恩嘀嘀咕咕。

  林瑞:「怎麼府門口的燈籠滅了?」

  懷恩:「莫不是王妃太仁慈,這幫兔崽子, 趁著我不在就偷懶, 連府門口的燈籠滅了都不管。」

  林瑞:「不對呀,即使大門緊閉, 怎麼會沒有侍衛守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