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想到等待她的是訓斥。

  柳皇后訓斥她管教無方,才致使府中下人生出那樣的心思。好在蘇宓機靈及時提醒,才讓那麼多人免受其害。

  言辭雖不算尖刻,但一字一字宛如刀子,割下了吳老夫人原本的體面。她進宮時有多得意,出宮時就有多狼狽。

  她尊貴了一輩子,被人捧了一輩子,沒想到會被柳家女如此這麼輕賤。她的女兒才是嫡妻,柳氏不過一個繼室。她被一個繼室像訓孫子似的訓了半天,一張老臉恨不得找個地縫埋起來。

  如果她的女兒還在,她怎麼會受這樣的羞辱。

  趙氏,柳氏,這些賤人!

  老母親被皇后斥責,吳國公終於感覺到了不對勁。

  他伴君多年,深知陛下是一個頗重情義之人。這突然之間的轉變,肯定是因為出了什麼事。國公府暗脈多,先前是他大意未留心,這一留心去查竟讓他窺出了端倪。

  母子二人關門閉談,當他問出妹妹是否與楊伯爺有情時,吳老夫人臉色大變。

  「所以宛兒和楊伯爺確實有過私情?」他問。

  「沒有的事,你從哪裡聽來的!」吳老夫人爭辯著,「你是宛兒的兄長,你妹妹都死了這麼多年,你竟然還問這樣的話。你莫不是想讓她九泉之下都不得安生!」

  「母親,不是我讓她不安生,而是她不讓我安生!」吳國公不敢想,陛下先是把端妃送出宮,又讓大公主去宮外侍疾到底是為什麼。如果真如他所想,他們國公府完了。

  吳老夫人以為他是聽人說了什麼話,才會有這麼一問,「我不管你是從哪裡聽來閒話,你趕緊割了那人的舌頭,沒得讓他們壞了你妹妹的名聲。」

  「母親,我只問你。當初太子還在,東宮側妃之位空虛,二皇子府亦然。那時所有人都以為如果太子沒了,最有可能繼位的是二皇子。父親與我都屬意二皇子,欲將妹妹送入二皇子府為側妃。為何你一力反對,非要將妹妹嫁給最低弱的三皇子?」

  「我…我還能有什麼心思。你妹妹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我不願意她屈於人之下。當三皇子妃有什麼不好,事實證明我的眼光最好。」

  是,吳老夫人確實眼光不錯。

  最後三皇子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成了新帝。

  只是那時三皇子分明不是最好的選擇。臣子之妻與宮妃,那自是宮妃地位更高,而且當時的東宮和二皇子府皆無皇孫。

  「母親,真是這樣嗎?」

  「不是這樣,還能是哪樣。你是不是非要盼著你妹妹有什麼事才好,我看你真是越發糊塗了。」吳老夫人指著兒子,手指在抖。

  吳國公目露糾結,「母親,我再問你一遍,這關乎到我們國公府的生死存亡。」

  「你在說什麼?怎麼就生死存亡了?」吳老夫人心頭划過不好的預感,難道女兒當年與楊伯爺有情之事被人傳到陛下的耳中。不應該啊,她都封了口。

  「母親,我再問你。妹妹婚後總往楊家跑,她和那楊伯爺…」

  吳老夫人呼吸急促,「兒啊,你告訴我,是不是出了什麼事?」

  「母親,你難道沒看出來了嗎?端妃、大公主都被送出宮了。」

  「不,不會的,陛下怎麼會知道。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你妹妹在未出閣時確實心悅楊伯爺。楊伯爺長成那個樣子,愛慕她的姑娘能從城東排到城西。可是我們堂堂國公府的姑娘,怎麼能嫁那麼一個破落戶。所以我苦口婆心勸宛兒,死了對楊伯爺的心。我心裡也是沒底,這才替她做主許給了三皇子。」

  「所以,妹妹和楊伯爺…」

  「不,你妹妹沒那麼傻,她都嫁為人婦了,不可能還有楊伯爺不清不楚。陛下就算是知道了,也不過是一時之氣,怎麼可能會遷怒大公主?」

  吳老夫人不敢往壞處想,吳國公卻不得不想。

  如果大公主不是李家的血脈…

  他倒吸一口涼氣,「母親,事情恐怕…你好好歇著吧。」

  吳老夫人哪裡還顧得上自己被柳皇后訓斥一事,她感覺自己整個人都不好了。她不停地安慰自己,女兒不可能那麼沒有分寸。

  但是想到女兒生孩子前後的變化,她的心沉得厲害。

  她病了,一病不起。

  沒多久,她聽到楊伯爺因為與有夫之婦私會時,被那家的男人砍死後她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怕。

  楊伯爺之死,仿佛是一個訊號。

  知道內情的人都知道,這是陛下開始動手了。

  與此同時,京外的別苑中李長晴一日比一日暴躁。父皇送她出宮為端母妃侍疾,她卻連端母妃的面也見不著。

  她身邊的那些宮女太監全換了,換成一些她從沒見過的宮人。這些宮人完全不聽她吩咐,一個個像木頭人似的。

  別苑完全比不上宮裡,這麼大熱的天,她屋子裡的冰卻總是不夠。別苑近山,蚊蟲更是多得數不清。那些宮人侍候得太不上心,害得她夜裡還被蚊子咬。他們完全無視她的脾氣,任她如何打罵也沒有用。

  吃的也不好,和宮裡完全沒辦法比。無論她問什麼,都沒有人回話。她吵著要見端母妃要見父皇,那些人更是像聾了一樣充耳不聞。

  她快要瘋了。

  到底是為什麼,父皇要這麼處罰她?

  難道是為了那個賤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