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忠親王妃對於她出逃的事一字未提,同她說起的卻是京中的一些事情。比如說各世家之間的關係,以及一些忌諱。

  正當她納悶的時候,對方說這些事情她以後都要學。她聽懂對方的意思,心裡說不出來的滋味。

  在來的路上,忠親王妃又和她細細說了一遍楊家的事。她們進來的時候,楊伯爺和楊家的公子已經離開了。

  忠親王妃一來,伊然成了眾人的中心。

  曲夫人眼神隱晦地看了蘇宓好幾眼,猜測著自家表姐的用意。很明顯表姐有意抬舉這個孩子,難道是想給這個孩子說一門好親事?

  楊家的大公子正在說親,莫非是衝著楊家來的?

  她會這麼想,旁人也會這麼想。

  一來二去不少目光似有似無的地看向蘇宓,暗道楊家這是什麼運道,怎麼總能和皇家扯上關係。

  不過這次,是福是禍不好說。

  楊老夫人和楊夫人恐怕也想到這一層,楊夫人面上倒是看不太出來什麼情緒,楊老夫人那張刻薄削瘦的臉立馬掛不住了。

  誰不知道這孩子是誰生的,誰不知道連陛下都不認這個孩子。他們楊家真招惹上了這個孩子,只怕得罪的不僅是吳國公府,連帶著還有大公主,簡直是百害而無一利。

  吳國公府老夫人打量了蘇宓好幾眼,雖說面色還算如常,但眼底不時閃過的恨意表明她恨極了蘇宓。

  最近城門一直嚴加盤查,不想查到有人偷運內庫的東西出去。那些東西都是一些陳年的料子與糧食,算不上什麼貴重之物。

  內庫一向是吳國公府負責的,往年也都是這麼做的。誰知這次陛下大發雷霆,不僅訓斥了吳國公你子,還勒令他們把往年的帳目補上。

  陛下小題大做,分明是藉機發作。

  吳國公老夫人知道,真正的原因怕是出在這個孩子身上,陛下怕是以為這個孩子前些天的失蹤和他們國公府有關。

  還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都是一樣的害人精。

  忠親王妃美目一掃,將這些人的心思盡收眼底。

  「你們不必拘束,一切照常。」

  還怎麼照常?

  楊老夫人那叫一個臉色難看,忠親王妃與她年紀相仿,但自來身份有別。她心裡十分不悅,生怕忠親王妃當眾開品提及親事。

  「王妃娘娘這位外甥女,應該定親了吧?」也不知是哪個看熱鬧不閒事大的,竟然哪壺一開提哪壺。

  這問話一出,楊老夫人和楊夫人心都提到嗓子眼。

  所有人都好奇不已,齊齊看向忠親王妃。

  忠親王妃但笑不語,先是不急不慢地抿了一口茶,然後慢條斯理地輕按唇角。在大家屏氣凝神的期待中,她環顧一圈。

  「定了。」

  這可真是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眾人還以為她是奔著和楊家結親來的。楊老夫人和楊夫人則是喜出望外,如同逃過一劫。

  「恭喜王妃娘娘,不知定的是哪家的公子?」有人又問。

  所有人的好奇心又被勾起,曲夫人隱約覺得不太對。沒聽說這個孩子定親了啊,如果真定了親總有一些風聲傳出來,難道定親的人家太過尋常?

  楊老夫人和楊夫人自覺逃過一劫,現在也起了好奇之心。

  這個孩子身份特殊,定的會是什麼人家?

  忠親王妃含笑看蘇宓一眼,拉過她的手拍了拍,「這孩子是我看著長大的,從小就長大王府沒怎麼出過門,我怎麼舍能讓她外嫁。」

  這是何意?

  眾人皆愣。

  不外嫁,那豈不是招婿上門?

  有人聯想到前段時間王府接見的那些學子們,隱約有了猜測,原來那時候王府是在給這位表姑娘相看。

  那些被召見的男子,大多是尋常人家的公子。很多人頓時失了興致,看蘇宓的眼神帶了些許複雜和同情。

  曲夫人道:「表姐心善,這孩子也算是有福了。」

  忠親王妃笑笑,「這孩子以往沒怎麼見過生人,所以我得帶她出來多見見。」

  有人心道,多見見有什麼用。

  一個普通人家的內婦,以後有什麼機會出席這樣的場合。

  楊老夫人道:「有王府照應著,總不會差的。」

  忠親王妃又笑了,「我年紀大了,以後這樣的出門做客需得她一人應付,所以趁著我還有精力,自是要多帶她出來幾回。」

  這話聽著不太對。

  什麼叫她一人應付?王府以後自有世子夫人,自有新王妃。

  曲夫人心生不好的預感,「表姐,她…到底定的是哪家公子?」

  忠親王妃笑得極為舒心,「我家的。」

  第58章 因為鶴兒喜歡你。

  一語出, 四座皆驚。

  所有人目瞪口呆,忠親王妃家的公子是何人?除了那位最近恢復身份的世子爺,王府還有別的公子嗎?

  所以忠親王妃口中自家的, 指的是世子司馬延。

  蘇宓適時害羞低頭, 實則是她自己也很意外。她自己都不知道和司馬延定親的事,雖然他們應該彼此有意。

  更讓她意外的是忠親王妃不僅對她沒有半分責怪, 反而如此輕易接受她,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她不知道的是,忠親王妃之所以對她逃出王府一事沒有怨言,是因為司馬延告訴自己的母親。她的離開是怕會連累他,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