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阿瑪想要繼續攻打也沒錯,他是為大局考量,若換成是我,我也不會停戰,緬甸之戰已持續兩三年, 雙方皆有損耗,他們之所以選擇投降,無非是想留個喘息的機會。

  拔草需除根,只放火無用,春風一吹,野心又將萌芽,日後時機一到,他們仍會再捲土重來。

  所以清軍必須硬氣,趁勝追擊,即便現下傷亡慘重,也得堅持下去,趁這個大好時機將他們一網打盡,不給他們留有任何餘地!以少數人的犧牲,換的百姓的長治久安,這才是將士們該有的覺悟!」

  蘇音心道:果然虎父無犬子,他的確很有遠見,也狠得下心腸,而她的性子軟一些,心裡還是比較認同廣廷將軍的做法,若然因為瘴氣而損失那麼多優秀的將士,豈不得不償失?

  然而傅恆父子的顧慮亦是實情,所謂軍情,有太多的不確定,不到最後,誰也無法斷定,究竟哪個決定才是正確的,

  「所以這一仗,看似是贏了,實則緬軍還會有死灰復燃的跡象?」

  對於這樣的結果,福康安只覺後患無窮,「廣廷將軍撤軍撤得太快,對方能看出來,清軍也很想儘快結束戰事,所以他們後續會不會派人來京,會否上貢,皆是問題,若他們不履行承諾,廣廷將軍勢必會被皇上問責。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現下我阿瑪身染瘴氣之毒,雖有太醫調養,終難除根兒,看著阿瑪受此苦楚,我只恨自己沒有早出生幾年,但凡我年紀大些,便可代父出征,阿瑪便不必遭這樣的罪。」

  他的眼中儘是憂色,蘇音很能理解他的心情,忍不住抬起手,隔著衣袖覆住他手腕,柔聲安慰道:

  「行軍打仗既要有經驗,還得有威望,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萬莫自責,你總會有機會報效家國的,有太醫悉心調養,傅中堂也會慢慢好起來的。」

  側眸迎上她那堅定且充滿希望的眼神,福康安心下甚慰,反握住她的手,伸臂一攬,讓她依偎在他肩頭,

  「你說得對,平安歸來就好,一切還有希望,就不該沮喪。」

  兩人就這般談天說地,在橋邊坐了許久,才依依不捨的道別,各自回家。臨走前,他還特地囑咐道:「安心在家待著,不必掛慮那些瑣事,我會安排好一切。」

  蘇音點頭淺笑,眼前的這個男人,值得她相信。

  回去的路上,青枝瞧見那枚胸針,便猜到福三爺跟姑娘肯定是和好如初了,她雖替主子開心,卻還是不忘提醒一句,

  「姑娘,要不您將胸針先收起來吧?若是被表少爺瞧見,估摸著又要問您。」

  誤會開解,蘇音只顧高興,渾忘了這一點,青枝都能瞧出來,彥齊那麼心細,肯定能看出異常。未免再被他質問,她決定按照青枝的意思,將小鹿胸針取下,好好保存著。

  接下來的日子裡,蘇音並未在家中佩戴那枚胸針,但彥齊還是能明顯感受到蘇音的變化。

  以往這半年裡,她幾乎沒什麼笑容,偶爾笑一笑也是極為勉強,然而最近偶遇她時,他發現蘇音似乎逐漸開朗起來,那發自肺腑的笑容格外讓人心動。

  這本是好事,可他卻隱隱生出一種不祥的預感,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五日之後,海寧帶了位大夫回家,說這位徐大夫醫術高超,可讓他為妹妹治療啞疾。

  為著女兒的病況,舒穆祿氏沒少操心,這些年來為她請過無數大夫,就連外地的大夫也請過,皆無療效。

  失望的次數太多,她也就不敢再抱希望,懶得再去折騰。

  現下兒子驟然提及此事,舒穆祿氏心生顧忌,「音音已為此遭過不少的罪,我實不願看她再受折磨。」

  「額娘您有所不知,這位徐大夫與宮中的一位太醫師出同門,但他為人清高,不願入宮做官,一直住在天津那邊,很難請得動。好不容易才將人請來,總不能趕人走,額娘,就讓他試試吧!有一份希望終歸是好的。」

  兒子認為有必要,舒穆祿氏不忍拂他的意,遂答應讓其給女兒診斷。

  到得女兒的住所,舒穆祿氏帶著大夫進去,海寧則止步於月門前。

  路過附近的彥齊遠遠瞧見有人背著藥箱,看那裝扮,似乎是位大夫,他還以為蘇音出了什麼事,趕忙近前詢問,海寧笑慰道:

  「表弟勿憂,音兒無甚大礙,只是請了位大夫為她診治嗓子而已。」

  這位徐大夫的名號,彥齊略有耳聞,當初他身患重病咳血時,世子也曾想請這位徐大夫來為他看診,徐大夫卻不肯答應,無論出多少銀子,他都不為所動,卻不知海寧是如何將此人請來的。

  彥齊隨口問了句,海寧笑擺手,「我哪有這個本事,請他之人其實是富察家的三公子。」

  福康安?居然會是他?

  震驚的彥齊緊攥拳頭,滿心疑惑,蘇音不是說再也不會見他嗎?

  這半年他都不曾出現過,彥齊還以為他兩人真的了斷了,怎的福康安還會管蘇音的事,還要幫她治嗓子?

  福康安明明曉得蘇音可以說話,他做這一齣戲又是為哪般?

  難道……他有旁的打算?

  想到某種可能,彥齊渾身發顫,卻又無法在此刻去追問,只能焦急的等在外頭。

  實則在此之前,福康安已給蘇音寫了一封信,提前與她打過招呼。

  她的病已有多年,若是隨便找個大夫輕易就治好,似乎很難令人信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