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啊,他是個好孩子,可惜……」可惜死的早。

  當年太子一死無數人償命,可皇帝心底卻一直懷疑太子之死與那幾個王爺有關,此事他從未與旁人提起過,也一直找不到證據。

  但一年一年過去,他膝下無子,幾個王爺的世子卻入宮候選,這般步步緊逼的姿態讓皇帝心中更加懷疑。

  這顆疑心的種子早就開始生根發芽,這也是為什麼皇帝一直不願選定太子,一旦選定,他就有一種自己將這帝位傳給了殺子仇人的感覺。

  可如今朝堂越發不安穩,他年紀大了還不知道能活幾年,那幾個就越發的沉不住氣了。

  垂垂老矣的身軀讓皇帝心底發沉,他伸手撫摸著女兒的秀髮,忍不住開始擔心唯一的女兒將來的下場。

  別看那幾個如今一副優待的模樣,可等他們登上帝位,等自己死去多年,他們還會善待這唯一的公主嗎?

  皇帝微微吐出一口氣,忽然問道:「長樂,你該選駙馬了。」

  長樂公主微微一顫,抬頭問道:「父皇,兒臣難道就不能不選駙馬,一直留在你身邊嗎?」

  皇帝心底一嘆,帶著幾分愛憐又有幾分無奈:「朕老了,終有一天會死,到時候朕也沒辦法護著你一輩子。」

  長樂公主眼底含淚,只靠在他的懷中不說話。

  皇帝一下又一下的撫摸著女兒的頭髮,許久才說:「長樂,你是朕的公主,即使選了駙馬嫁了人,這座宮殿也依舊是你的家。」

  長樂公主沒有說話,心底卻對這句話嗤之以鼻,從過去到現在,甚至是將來,這座宮殿從來不是屬於她的,她是一位公主,而不是皇子,她的出生註定背負許多人的失望。

  即使父皇這般的疼愛她,長樂公主卻十分清新的明白這一點。

  這一刻的宮殿之中,父女倆相互依偎的模樣看似還有幾分溫情,皇帝又說:「這一次會試定然英傑輩出,若是長樂看不上那些勛貴子弟,不如看看這些人。」

  比起新鮮出爐的進士而言,皇帝自然更想讓女兒嫁入高門,那般即使他不在了新帝也不會貿貿然去動這一位公主。

  可長樂公主自己不樂意,皇帝只有這一個女兒也是心軟,便任由她拖了許多年,一直到現在再也拖不下去了,皇帝才又提起這話。

  長樂公主只是靠在他懷中,淡淡說道:「父皇覺得好的人,必然都是好的。」

  皇帝卻搖頭說道:「父皇喜歡的,你未必會喜歡,不如等到杏花宴的時候你親自去看看,若有看得上眼的父皇就為你們賜婚。」

  長樂公主眼底閃過一絲光芒,臉上難得有些羞怯:「父皇……」

  皇帝卻哈哈大笑起來:「挑一個長得好的也行。」

  心底暗道這碌國公府的人就喜歡長得好的,自家公主的親娘就出自碌國公府,當年別人覺得他是皇帝,魏妃卻覺得他長得好才喜歡。

  這般想著,皇帝心底倒是高興了幾分,恍惚自己又回到了年輕的時候,甚至打趣道:「魏家那小子不是跟趙景煥最要好,趙景煥你也見過,長得著實不差,更難得肚子裡頭還有一些墨水,人品家事倒是都不差。」

  長樂公主扭過身子說道:「父皇,你再說我可就走了。」

  皇帝連忙說道:「行行行,父皇不說了,到時候你自己看。」

  長樂公主這才重新跟他說話,心底卻閃過了一個念頭,這念頭在她心底生根發芽,既然早晚都要成親的話,她為何不選一個能夠合作的對象呢?

  第172章 殿試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會試的名次一出來,頓時將守孝三年門庭冷清的趙家推到了眾人面前,即使人人都知道趙景煥師承曾先生,但卻沒想過他能以十七歲稚齡奪得案首的位置。

  就連趙老夫人也沒想到孫兒能奪得頭名,在此之前她整個人都心驚膽戰,生怕孫兒名落孫山,要知道她與黃氏商量好的便是,會試之後兄弟倆就分家。

  如今趙景煥考中了頭名,再想想他可是在皇帝面前留了名字的人,到時候殿試必然沒有問題,這般進士的功名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最讓趙老夫人舒心的是,在此之前家裡頭三個孩子裡頭,就是趙景煥的婚事上不上下不下,他沒有父親依仗,更加沒有忠勇伯的爵位,在旁人看來就大有不足。

  可現在卻不同了,趙景煥板上釘釘即將入仕,十七歲的進士在哪裡都是少有的,趙老夫人總算是吐出一口氣,還是琢磨起孫媳婦的人選來。

  趙景煥還不知道自家祖母已經從會試殿試發散思維到了他的婚事,他現在一門心思準備杏花宴的事情。

  對,不是馬上要舉行的複試,更不是即將開始的殿試,而是殿試之後的杏花宴。

  就像趙老夫人想的那樣,趙景煥也不覺得皇帝會把自己從名單中撇出去,不提長樂公主,就算看他爹的份上也不至於。

  既然如此那就是最後名次的問題,對此趙景煥也有幾分信心。

  相比起來反倒是杏花宴比較重要,不管是對他還是對長樂公主,這都將是他們出手的第一步,這一步走好了將改變整個棋局。

  趙景煥向來是個先思後動之人,這幾日一次又一次的推算,看在旁人的眼中還以為他在緊張殿試,殊不知他心底的打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