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趙景煥不得不將自己那件穿了好幾年的保暖衣取出來,幸虧系統出品質量扛得住,還能自動調整大笑,不然就他現在拔高一段的身材,恐怕早就已經穿不下了。
會試的貢院在京城內城東南面的地方,這一日吃過趙老夫人親自下廚做的狀元糕,趙景煥才坐上了林管家的馬車。
送他去赴考的依舊是林管家,原本是不需要他出馬的,但年前趙景煥與林管家談過幾次,等他們分府之後林管家跟著趙景謙走,幫他打理忠勇伯府。
一開始林管家是不答應的,比起趙景謙來,其實這一位管家私心裡也更偏愛大少爺,即使以前大少爺調皮搗蛋,可這是他一手帶大的孩子啊。
如今老爺走了,林管家自覺有義務幫著趙老爺看好這位大少爺,免得他走了彎路。
可趙景煥說得也對,黃氏是個撐不住場面的,趙景謙的年紀小,分家之後沒有趙老夫人壓著難免讓人覺得好糊弄。
若是林管家也不跟過去的話,到時候忠勇伯府剛剛成立便會一團亂,好說歹說,林管家知道其中利害才答應下來。
答應之後,林管家便搶了金寶駕車送人的活計,說要送趙景煥最後一次。
依舊是天色蒙蒙亮的時候他們就到了貢院外頭,趙景煥跳下馬車,笑著說道:「林叔,你先回去吧,不用在外面等著。」
林管家卻執意說道:「我看著少爺進門了再走也不遲。」
趙景煥拗不過他,只得擺了擺手走向排隊的隊伍。
他恍然想起在青州府的時候似乎也是這樣,每次他排隊入場的時候林管家和金寶總是伸長脖子在看著,只是一謊許多年過去,趙德海也已經不在了。
心底有些感慨,趙景煥深吸了一口氣揮去雜亂的心思。
忽然,一個人擋在了他的面前。
趙景煥抬頭一看倒是露出幾分驚喜:「你們什麼時候到京城的?怎麼也不告訴我一聲?」
來人卻是陶煜,當初他考中舉人之後也並未直接上京趕考,反倒是等了三年,三年過去他除了下巴上多了幾根鬍鬚之外變化倒是不大。
反倒是趙景煥整個人拔高了許多,以前陶煜還能居高臨下的看他,如今兩個人倒是反過來了,這讓陶煜心底更加彆扭。
趙景煥不知內里,奇怪問道:「怎麼了?又要跟我比?」
陶煜搖了搖頭,只說:「前幾日就到了,到的時間比較晚,父親說以後有的是時候說話,也就不先去打擾你了。」
「那你們住在哪裡?」趙景煥忍不住多問了一句。
終歸不可能是回到曾家的。
果然陶煜說道:「一家客棧。」
趙景煥還想要多說幾句,卻已經到了進場的時候,只得將剩下的話暫時咽下肚子,打算等考完之後再去找這一位師兄敘敘舊。
第169章 會試
寒風呼嘯中,趙景煥走進了自己的號房,讓他失望的是這號房並不比青州府的大多少,原本以為京城的貢院會考慮到南北士子的身高差距更高一些,結果依舊低矮。
當年趙景煥還慶幸自己年紀小身量不足,在號房裡頭能坐能站,如今就慘了,他站著就能頂到瓦片,總感覺得彎著腰,不然一個不下心就能捅破天。
憋屈的窩在號房之內,趙景煥唯一的慶幸就是自己跟其他士子不同,至少他不怕冷,不用蜷縮成一團還打哆嗦。
這一年大約是科舉會試的大年份,貢院裡頭坐得滿滿當當,據說統計完參考考生人數之後,這邊還連夜趕著新建了幾排。
估計到最後榜單出來,這一屆的考生錄取人數也會創歷史新高。
趙景煥卻沒有心思去分析這些,他滿腦袋想的都是這一次主持考試的林翰林的喜好。
以前趙德海在的時候,打聽考官喜好這種事情從來都不用趙景煥自己操心,現在親爹不在了,趙景煥卻還有師傅,曾先生曾經也進過翰林院,正好對這一位林翰林頗為熟悉。
等試題一出,趙景煥一看就樂呵起來,竟是曾先生押中的一道題,果然他家老師對這一位林翰林的了解十分透徹。
擁有一位好老師的好處凸顯出來,趙景煥摸了摸下巴,索性又把那朵牡丹簪花取出來帶上,趁著現在靈感泉涌開始答題。
不知道是不是頭上這一朵牡丹簪花的作用,這一場考試之中趙景煥只覺得自己文思泉湧,第一次覺得酣暢淋漓,有一種這幾位主考官就踩著他的點來出題的感覺。
會試考試的內容與鄉試十分類似,依舊圍繞著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文以及策問,而這些東西又都是趙景煥最為擅長的。
或許不是他擅長,而是曾先生擅長,這一位老師很有應試教育的風範,在趙景煥拜師的那一日開始就抓著他這幾個方向敲打。
這幾年的時間,若不是趙景煥還記得系統存在要積攢積分,所以有心思讀寫背誦其他的類目,不然這一位老師都能讓他暢遊在四書五經的海洋中。
曾先生的錘打效果顯著,至少在考官不隨性發揮的情況下,他總能快很準的猜中考題,然後順勢而為,答出讓人挑不出毛病來的卷子。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八年來勤學苦練的重複練習,讓趙景煥的書法在三個月前踏入了高級書法,也就是說他現在練字一次,就能拿到1000個積分。
不再是可憐巴巴的10分,也不是100分,而是1000分,如果不是練字獲取積分每日只有一次,趙景煥簡直恨不得直接刷爆積分系統。
會試的貢院在京城內城東南面的地方,這一日吃過趙老夫人親自下廚做的狀元糕,趙景煥才坐上了林管家的馬車。
送他去赴考的依舊是林管家,原本是不需要他出馬的,但年前趙景煥與林管家談過幾次,等他們分府之後林管家跟著趙景謙走,幫他打理忠勇伯府。
一開始林管家是不答應的,比起趙景謙來,其實這一位管家私心裡也更偏愛大少爺,即使以前大少爺調皮搗蛋,可這是他一手帶大的孩子啊。
如今老爺走了,林管家自覺有義務幫著趙老爺看好這位大少爺,免得他走了彎路。
可趙景煥說得也對,黃氏是個撐不住場面的,趙景謙的年紀小,分家之後沒有趙老夫人壓著難免讓人覺得好糊弄。
若是林管家也不跟過去的話,到時候忠勇伯府剛剛成立便會一團亂,好說歹說,林管家知道其中利害才答應下來。
答應之後,林管家便搶了金寶駕車送人的活計,說要送趙景煥最後一次。
依舊是天色蒙蒙亮的時候他們就到了貢院外頭,趙景煥跳下馬車,笑著說道:「林叔,你先回去吧,不用在外面等著。」
林管家卻執意說道:「我看著少爺進門了再走也不遲。」
趙景煥拗不過他,只得擺了擺手走向排隊的隊伍。
他恍然想起在青州府的時候似乎也是這樣,每次他排隊入場的時候林管家和金寶總是伸長脖子在看著,只是一謊許多年過去,趙德海也已經不在了。
心底有些感慨,趙景煥深吸了一口氣揮去雜亂的心思。
忽然,一個人擋在了他的面前。
趙景煥抬頭一看倒是露出幾分驚喜:「你們什麼時候到京城的?怎麼也不告訴我一聲?」
來人卻是陶煜,當初他考中舉人之後也並未直接上京趕考,反倒是等了三年,三年過去他除了下巴上多了幾根鬍鬚之外變化倒是不大。
反倒是趙景煥整個人拔高了許多,以前陶煜還能居高臨下的看他,如今兩個人倒是反過來了,這讓陶煜心底更加彆扭。
趙景煥不知內里,奇怪問道:「怎麼了?又要跟我比?」
陶煜搖了搖頭,只說:「前幾日就到了,到的時間比較晚,父親說以後有的是時候說話,也就不先去打擾你了。」
「那你們住在哪裡?」趙景煥忍不住多問了一句。
終歸不可能是回到曾家的。
果然陶煜說道:「一家客棧。」
趙景煥還想要多說幾句,卻已經到了進場的時候,只得將剩下的話暫時咽下肚子,打算等考完之後再去找這一位師兄敘敘舊。
第169章 會試
寒風呼嘯中,趙景煥走進了自己的號房,讓他失望的是這號房並不比青州府的大多少,原本以為京城的貢院會考慮到南北士子的身高差距更高一些,結果依舊低矮。
當年趙景煥還慶幸自己年紀小身量不足,在號房裡頭能坐能站,如今就慘了,他站著就能頂到瓦片,總感覺得彎著腰,不然一個不下心就能捅破天。
憋屈的窩在號房之內,趙景煥唯一的慶幸就是自己跟其他士子不同,至少他不怕冷,不用蜷縮成一團還打哆嗦。
這一年大約是科舉會試的大年份,貢院裡頭坐得滿滿當當,據說統計完參考考生人數之後,這邊還連夜趕著新建了幾排。
估計到最後榜單出來,這一屆的考生錄取人數也會創歷史新高。
趙景煥卻沒有心思去分析這些,他滿腦袋想的都是這一次主持考試的林翰林的喜好。
以前趙德海在的時候,打聽考官喜好這種事情從來都不用趙景煥自己操心,現在親爹不在了,趙景煥卻還有師傅,曾先生曾經也進過翰林院,正好對這一位林翰林頗為熟悉。
等試題一出,趙景煥一看就樂呵起來,竟是曾先生押中的一道題,果然他家老師對這一位林翰林的了解十分透徹。
擁有一位好老師的好處凸顯出來,趙景煥摸了摸下巴,索性又把那朵牡丹簪花取出來帶上,趁著現在靈感泉涌開始答題。
不知道是不是頭上這一朵牡丹簪花的作用,這一場考試之中趙景煥只覺得自己文思泉湧,第一次覺得酣暢淋漓,有一種這幾位主考官就踩著他的點來出題的感覺。
會試考試的內容與鄉試十分類似,依舊圍繞著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文以及策問,而這些東西又都是趙景煥最為擅長的。
或許不是他擅長,而是曾先生擅長,這一位老師很有應試教育的風範,在趙景煥拜師的那一日開始就抓著他這幾個方向敲打。
這幾年的時間,若不是趙景煥還記得系統存在要積攢積分,所以有心思讀寫背誦其他的類目,不然這一位老師都能讓他暢遊在四書五經的海洋中。
曾先生的錘打效果顯著,至少在考官不隨性發揮的情況下,他總能快很準的猜中考題,然後順勢而為,答出讓人挑不出毛病來的卷子。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八年來勤學苦練的重複練習,讓趙景煥的書法在三個月前踏入了高級書法,也就是說他現在練字一次,就能拿到1000個積分。
不再是可憐巴巴的10分,也不是100分,而是1000分,如果不是練字獲取積分每日只有一次,趙景煥簡直恨不得直接刷爆積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