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闔家團圓,本是身心最愉悅的時候。
可偏偏因為方喻同夾在這兒,元昌和元愷都很不得勁。
只能眼睜睜瞧著方喻同和阿桂坐在那邊,兩人輕聲細語說著話。
看著方喻同不知跟阿桂說了什麼,哄得她捂著嘴直發笑,抑或是羞嗔地睨他一眼,眉目婉轉動人,美得不可方物。
元昌與元愷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再次看到了感慨。
女大不中留,當真是女大不中留啊!
......
自元昌被放出來之後,將軍府里的景象又全然不同。
阿桂遠山含黛般的眉眼徹底舒展開來,不必再掛心牢獄中的爹爹。
她聽方喻同說,她爹能放出來,也是用她三叔的兵權做的交換。
這還是方喻同和聖人去談妥的條件,也不知他是如何談判的,但阿桂光是想想和她爹娘還有聖人之間的那段恩怨情仇,心裡就直冒冷汗。
也就方喻同膽大,竟還敢要求聖上放人。
有了元昌和阿桂陪著,元愷的心情越發肉眼可見地好起來。
不過漸漸的,他也不需要阿桂來陪他一日三頓地用膳,反而時常白日裡需要補覺。
阿桂她爹還時常打趣,說你三叔定是夜裡做賊去了,不然怎的總是睡不夠。
阿桂淡笑聽著,心頭卻是覺得疑惑,不知三叔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可她也做不了什麼,只能平日裡對三叔多關心一些,卻又感覺三叔的狀態越來越好,也並不需要她的關心似的。
轉眼間,一年中最熱的日子都隨著暑氣消散,到了京城裡素來很是熱鬧的節日——七夕。
秋高氣爽,風和日麗,正是曬書的好時候。
顧念著爹爹和三叔都不怎麼待見方喻同,阿桂便沒想著出門見他。
反而在院子的涼亭里騰了一片空地出來,叫下人把石桌板凳都挪開,方便曬書。
阿桂算不上特別喜歡看書的人,但閒來無事的時候,便喜歡翻上一二。
尤其以前和方喻同一塊住的時候,他愛讀書,她便也坐在旁邊陪著他看。
不知不覺,也攢了兩箱子的書,今日全擺出來,去去霉濕之氣。
書已擺好,阿桂便屏退了下人,讓他們去各忙各的。
她則捧了一盞茶,吹著清風,嗅著書香,好不愜意。
忽而身後起了陣不小的風,好些書頁被吹起,散在了裙邊。
阿桂無奈地放下茶杯,彎腰去撿,卻又意識到了不太對勁的地方。
宣紙上,龍飛鳳舞,是她再熟悉不過的字跡,寫著——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①
她指尖一顫,下意識回過頭,左右張望道:「小同?」
身後人影一閃,方喻同唇角含笑走出來,清冽嗓音里夾雜著絲絲縷縷的無奈,「阿姐怎知我在這兒?」
「這上頭墨跡還是新的。」阿桂將那宣紙塞回他手裡,又眼尾挑起嗔他一眼,輕嗤道,「你如今膽子怎的這樣大了?竟敢翻將軍府的牆?」
方喻同聳聳肩,吊兒郎當道:「今日這樣的重要日子,我不可能不見你的。」
他向來臉皮厚,也愛胡攪蠻纏。
這等直白的話毫不猶豫地說出口,就像吃飯睡覺一樣稀鬆平常。
卻鬧得阿桂悄悄紅了臉,別開眼,她輕聲道:「既已見過,你便快些走吧,要是讓爹爹和三叔看見,又要將你——」
話才說到一般,陡然又對上方喻同湊到跟前放大的俊臉。
他沒皮沒臉地笑著,目光灼灼,不可逼視。
「這樣重要的日子,只見一面,怎麼夠?」
------
①出自秦觀的《鵲橋仙》
第118章 一更
阿桂終究還是受不住方喻同厚著臉皮的纏磨, 同意和他一塊上街。
只是又擔心三叔和爹爹瞧見,定會讓他們不高興。
原想著若是出府的半道上要是遇到了他們,該要作何解釋。
不過方喻同卻不知用什麼法子, 支開了她爹爹和三叔。
一路暢行無阻, 直到出了將軍府的大門,阿桂才鬆了一口氣, 這擔心成了多餘。
才踏上主街,迎面就奔來一群孩童,個個肩頭斜扛著一柄荷葉,葉柄細長似樹枝, 葉片碩大如斗笠,斜斜半遮住他們圓滾滾的小腦袋,只露出一隻沖天的小辮子。
小孩子們嬉鬧著玩耍,似風一般地跑過去, 撒下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 為人聲鼎沸的喧鬧主街又增添幾分清亮和生動的活力。
一個留著鵓鴣頭,身著交領短袖、窄腰肥褲的小孩子沒瞧見走過來的阿桂和方喻同, 撒了歡兒似的跑,不小心撞到了阿桂的腰間。
方喻同眼角立刻閃過一絲戾色, 卻見阿桂反倒彎下腰來,柔聲寬慰著那小孩,他便又恢復如常, 神色難辨。
阿桂沒瞧見這些, 只是不覺得要和小孩計較什麼,叮囑他以後走路看著些便是。
她許久不曾上街,如今見著什麼都新鮮。
「小同,我想去買些磨喝樂送給淑鷂。」阿桂指了指不遠處, 排著長龍的一間瓦子,「那兒怎排那麼多人?」
方喻同淡淡瞥了一眼,瞭然道:「那間鋪子的磨喝樂是京城中很有名氣的。」
「原是這樣。」阿桂恍然,挑唇笑道,「那咱們也去買幾個吧。」
可偏偏因為方喻同夾在這兒,元昌和元愷都很不得勁。
只能眼睜睜瞧著方喻同和阿桂坐在那邊,兩人輕聲細語說著話。
看著方喻同不知跟阿桂說了什麼,哄得她捂著嘴直發笑,抑或是羞嗔地睨他一眼,眉目婉轉動人,美得不可方物。
元昌與元愷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再次看到了感慨。
女大不中留,當真是女大不中留啊!
......
自元昌被放出來之後,將軍府里的景象又全然不同。
阿桂遠山含黛般的眉眼徹底舒展開來,不必再掛心牢獄中的爹爹。
她聽方喻同說,她爹能放出來,也是用她三叔的兵權做的交換。
這還是方喻同和聖人去談妥的條件,也不知他是如何談判的,但阿桂光是想想和她爹娘還有聖人之間的那段恩怨情仇,心裡就直冒冷汗。
也就方喻同膽大,竟還敢要求聖上放人。
有了元昌和阿桂陪著,元愷的心情越發肉眼可見地好起來。
不過漸漸的,他也不需要阿桂來陪他一日三頓地用膳,反而時常白日裡需要補覺。
阿桂她爹還時常打趣,說你三叔定是夜裡做賊去了,不然怎的總是睡不夠。
阿桂淡笑聽著,心頭卻是覺得疑惑,不知三叔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可她也做不了什麼,只能平日裡對三叔多關心一些,卻又感覺三叔的狀態越來越好,也並不需要她的關心似的。
轉眼間,一年中最熱的日子都隨著暑氣消散,到了京城裡素來很是熱鬧的節日——七夕。
秋高氣爽,風和日麗,正是曬書的好時候。
顧念著爹爹和三叔都不怎麼待見方喻同,阿桂便沒想著出門見他。
反而在院子的涼亭里騰了一片空地出來,叫下人把石桌板凳都挪開,方便曬書。
阿桂算不上特別喜歡看書的人,但閒來無事的時候,便喜歡翻上一二。
尤其以前和方喻同一塊住的時候,他愛讀書,她便也坐在旁邊陪著他看。
不知不覺,也攢了兩箱子的書,今日全擺出來,去去霉濕之氣。
書已擺好,阿桂便屏退了下人,讓他們去各忙各的。
她則捧了一盞茶,吹著清風,嗅著書香,好不愜意。
忽而身後起了陣不小的風,好些書頁被吹起,散在了裙邊。
阿桂無奈地放下茶杯,彎腰去撿,卻又意識到了不太對勁的地方。
宣紙上,龍飛鳳舞,是她再熟悉不過的字跡,寫著——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①
她指尖一顫,下意識回過頭,左右張望道:「小同?」
身後人影一閃,方喻同唇角含笑走出來,清冽嗓音里夾雜著絲絲縷縷的無奈,「阿姐怎知我在這兒?」
「這上頭墨跡還是新的。」阿桂將那宣紙塞回他手裡,又眼尾挑起嗔他一眼,輕嗤道,「你如今膽子怎的這樣大了?竟敢翻將軍府的牆?」
方喻同聳聳肩,吊兒郎當道:「今日這樣的重要日子,我不可能不見你的。」
他向來臉皮厚,也愛胡攪蠻纏。
這等直白的話毫不猶豫地說出口,就像吃飯睡覺一樣稀鬆平常。
卻鬧得阿桂悄悄紅了臉,別開眼,她輕聲道:「既已見過,你便快些走吧,要是讓爹爹和三叔看見,又要將你——」
話才說到一般,陡然又對上方喻同湊到跟前放大的俊臉。
他沒皮沒臉地笑著,目光灼灼,不可逼視。
「這樣重要的日子,只見一面,怎麼夠?」
------
①出自秦觀的《鵲橋仙》
第118章 一更
阿桂終究還是受不住方喻同厚著臉皮的纏磨, 同意和他一塊上街。
只是又擔心三叔和爹爹瞧見,定會讓他們不高興。
原想著若是出府的半道上要是遇到了他們,該要作何解釋。
不過方喻同卻不知用什麼法子, 支開了她爹爹和三叔。
一路暢行無阻, 直到出了將軍府的大門,阿桂才鬆了一口氣, 這擔心成了多餘。
才踏上主街,迎面就奔來一群孩童,個個肩頭斜扛著一柄荷葉,葉柄細長似樹枝, 葉片碩大如斗笠,斜斜半遮住他們圓滾滾的小腦袋,只露出一隻沖天的小辮子。
小孩子們嬉鬧著玩耍,似風一般地跑過去, 撒下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 為人聲鼎沸的喧鬧主街又增添幾分清亮和生動的活力。
一個留著鵓鴣頭,身著交領短袖、窄腰肥褲的小孩子沒瞧見走過來的阿桂和方喻同, 撒了歡兒似的跑,不小心撞到了阿桂的腰間。
方喻同眼角立刻閃過一絲戾色, 卻見阿桂反倒彎下腰來,柔聲寬慰著那小孩,他便又恢復如常, 神色難辨。
阿桂沒瞧見這些, 只是不覺得要和小孩計較什麼,叮囑他以後走路看著些便是。
她許久不曾上街,如今見著什麼都新鮮。
「小同,我想去買些磨喝樂送給淑鷂。」阿桂指了指不遠處, 排著長龍的一間瓦子,「那兒怎排那麼多人?」
方喻同淡淡瞥了一眼,瞭然道:「那間鋪子的磨喝樂是京城中很有名氣的。」
「原是這樣。」阿桂恍然,挑唇笑道,「那咱們也去買幾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