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頁
皇上一路向殿外去,祿公公在後面追,卻被人攔下。
殿外的雨密密麻麻地下著。夏季的雨不似春季那樣柔和綿綿,一滴滴砸在人身上都是有重量的。
皇上出了殿門,見禁衛軍一如往日那樣守在門前,只是不聽他調遣,便明白這禁衛軍早已被宗豫拿下,深知情況不大樂觀。
外面暑氣蒸騰,落雨依舊燥熱。
皇上一頭扎入雨幕之中,在空曠的廣場中行了許多步,才赫然站好,整個人儀容全無,被淋成了落湯雞。
他回頭望一眼出來的眾臣,在瀟瀟雨幕下正要開口,便被宗豫打斷。
「皇上,起誓自該有個起誓的樣子。」宗豫不著痕跡地在心中算了時辰,不叫他立刻發誓,「在太廟中如何懺悔,在此時不也應當如何立誓?你為了證明清白,不會連這點誠意都沒有吧?」
皇上頓感屈辱,他登基以後連太廟都不曾去過,卻要在此處行太廟大禮,他如何受得了這份辱?
可惜他此時此刻倒與宗豫目標一致,都是為了拖延時間。
他只盼著零星暗衛快些去通風報信,叫京郊守軍速來清君側。
是以他應下這樣屈辱條件:「朕自是有這份誠意!不過朕並未做錯事,為何要懺悔?朕行大禮,是給皇兄與皇嫂交代,而非自認有錯!」
宗豫覺得時辰差不多夠了,便點頭應下:「隨皇叔怎麼說,只要你對天起誓,我父皇母后原諒了你,我自不會追究。」
百官們聽到他如此道,不免紛紛皺眉,露出不贊成的神情。這靖王籌謀至此,怎麼只求皇上在他不知道有沒有在天之靈的父皇母后跟前發個誓?
這難不成皇上真害了人,他父皇母后還能上來懲罰皇上不成?
實在太孩子氣了!
不少官員已經打定主意不再擁護皇上,卻沒想到宗豫來了這一手,一時間相對無言,不知道該怎麼勸。
何不一鼓作氣將人拿下?在這裡搞什麼玄學!
皇上看著宗豫信誓旦旦的模樣,心中忽然覺得有些好笑。他不明白宗豫為何執著於叫他對著先皇與先皇后發誓,但他樂見於此。
到底還是不成熟的小孩子。
發誓對他們這種大人來說是家常便飯的事,看著宗豫將發誓當成多麼認真重大的事情,他覺得這孩子怪可憐的。
雖不知是誰在背後幫宗豫出謀劃策,皇上覺得那人看到宗豫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模樣應該要氣得吐血。
雨還在下,澆在人臉上是熱的,像是放溫了的水。
皇上跪下,一時之間感覺時光錯亂,回到過去。這十幾年來,他從未向人跪過一次,連太廟都不去,今日陡然下跪,他心中多少不是滋味兒。
可別讓援軍入京,不然他要殺盡今日相關之人。
皇上狠下心來,抬起右手豎於耳際,開始念道:「我這一生,問心無愧。」這話也不算騙人,他根本沒有所謂的道德觀念,自然是問心無愧的。
然而天上的雷雲卻開始發作,發出震耳欲聾的嗡鳴聲,連大地都仿佛在為之震顫。
這麼一看,倒像是皇上的懺悔上達天聽,上天對他這話並不滿意。
眾人不由得一愣,紛紛看向宗豫,難不成先皇先皇后真有在天之靈不成?
皇上也不知道天上這雷怎麼就這麼巧,偏偏在他說話之後轟隆隆起來。他才不信什麼死後在天之靈,人死如燈滅,不然他害死那麼多人,怎麼這麼多年一直穩坐皇位?
今日是他失算,只要他過了今日……
皇上稍稍安下心來,繼續對天道:「皇兄,皇嫂,我所言不知你們可能聞於耳。豫兒長大了,我甚是歡喜,只是他聽信讒言,對我有誤會,今日我不得不打擾,在此澄清,你們也好做個見證。」他句句懇切,蓋因他對那死去的大哥大嫂沒有什麼敬畏之心罷了。
天上的雷這時候又不滾了,像是聽見他說話。
人們也覺得此事稀奇,屏聲靜氣地向下看去。
皇上也稍稍鬆了口氣,這雷沒動靜就好,他快些說完,事情也好了結。
「我,宗守義,對天起誓。」他沉下眉眼,裝模作樣,「我並未害過皇兄皇嫂,更未害過任何官員及其家人。若違此誓,天打雷劈!」
他語氣鏗鏘有力,理直氣壯極了。
天上的雷雲開始劇烈地轟隆作響。
皇上聽得心驚肉跳,不由自主地加快速度從地上起來,轉身要大步回來。
廣場空曠,便只有一道人影在其上快速動作。
百官們也紛紛豎起汗毛,覺得要有大事發生,一個個不禁口乾舌燥地看向皇上。
只見滾滾雷雲震耳欲聾,大地甚至隨之震顫。
密布的烏雲里陡然升起一絲光亮,一道雷就這麼直直落了下來,劈向那空曠之處唯一運動之人。
轟——
方才還倉皇逃竄的皇上被雷劈了個通透,整個人顫了顫,連一句話,甚至一聲驚叫都未留下,人轉瞬連著衣服一起被劈成了焦炭。
像一條燒火的木柴倒在了廣場中央。
祿公公直接跌坐在地上,喉嚨像被棉花堵住,連哭都哭不出來。只有他自己才能感受得到自己抖得有多厲害。
大臣們動了動嘴唇,手腳發涼,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他們頭暈目眩,如在夢裡,不肯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實發生的。
殿外的雨密密麻麻地下著。夏季的雨不似春季那樣柔和綿綿,一滴滴砸在人身上都是有重量的。
皇上出了殿門,見禁衛軍一如往日那樣守在門前,只是不聽他調遣,便明白這禁衛軍早已被宗豫拿下,深知情況不大樂觀。
外面暑氣蒸騰,落雨依舊燥熱。
皇上一頭扎入雨幕之中,在空曠的廣場中行了許多步,才赫然站好,整個人儀容全無,被淋成了落湯雞。
他回頭望一眼出來的眾臣,在瀟瀟雨幕下正要開口,便被宗豫打斷。
「皇上,起誓自該有個起誓的樣子。」宗豫不著痕跡地在心中算了時辰,不叫他立刻發誓,「在太廟中如何懺悔,在此時不也應當如何立誓?你為了證明清白,不會連這點誠意都沒有吧?」
皇上頓感屈辱,他登基以後連太廟都不曾去過,卻要在此處行太廟大禮,他如何受得了這份辱?
可惜他此時此刻倒與宗豫目標一致,都是為了拖延時間。
他只盼著零星暗衛快些去通風報信,叫京郊守軍速來清君側。
是以他應下這樣屈辱條件:「朕自是有這份誠意!不過朕並未做錯事,為何要懺悔?朕行大禮,是給皇兄與皇嫂交代,而非自認有錯!」
宗豫覺得時辰差不多夠了,便點頭應下:「隨皇叔怎麼說,只要你對天起誓,我父皇母后原諒了你,我自不會追究。」
百官們聽到他如此道,不免紛紛皺眉,露出不贊成的神情。這靖王籌謀至此,怎麼只求皇上在他不知道有沒有在天之靈的父皇母后跟前發個誓?
這難不成皇上真害了人,他父皇母后還能上來懲罰皇上不成?
實在太孩子氣了!
不少官員已經打定主意不再擁護皇上,卻沒想到宗豫來了這一手,一時間相對無言,不知道該怎麼勸。
何不一鼓作氣將人拿下?在這裡搞什麼玄學!
皇上看著宗豫信誓旦旦的模樣,心中忽然覺得有些好笑。他不明白宗豫為何執著於叫他對著先皇與先皇后發誓,但他樂見於此。
到底還是不成熟的小孩子。
發誓對他們這種大人來說是家常便飯的事,看著宗豫將發誓當成多麼認真重大的事情,他覺得這孩子怪可憐的。
雖不知是誰在背後幫宗豫出謀劃策,皇上覺得那人看到宗豫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模樣應該要氣得吐血。
雨還在下,澆在人臉上是熱的,像是放溫了的水。
皇上跪下,一時之間感覺時光錯亂,回到過去。這十幾年來,他從未向人跪過一次,連太廟都不去,今日陡然下跪,他心中多少不是滋味兒。
可別讓援軍入京,不然他要殺盡今日相關之人。
皇上狠下心來,抬起右手豎於耳際,開始念道:「我這一生,問心無愧。」這話也不算騙人,他根本沒有所謂的道德觀念,自然是問心無愧的。
然而天上的雷雲卻開始發作,發出震耳欲聾的嗡鳴聲,連大地都仿佛在為之震顫。
這麼一看,倒像是皇上的懺悔上達天聽,上天對他這話並不滿意。
眾人不由得一愣,紛紛看向宗豫,難不成先皇先皇后真有在天之靈不成?
皇上也不知道天上這雷怎麼就這麼巧,偏偏在他說話之後轟隆隆起來。他才不信什麼死後在天之靈,人死如燈滅,不然他害死那麼多人,怎麼這麼多年一直穩坐皇位?
今日是他失算,只要他過了今日……
皇上稍稍安下心來,繼續對天道:「皇兄,皇嫂,我所言不知你們可能聞於耳。豫兒長大了,我甚是歡喜,只是他聽信讒言,對我有誤會,今日我不得不打擾,在此澄清,你們也好做個見證。」他句句懇切,蓋因他對那死去的大哥大嫂沒有什麼敬畏之心罷了。
天上的雷這時候又不滾了,像是聽見他說話。
人們也覺得此事稀奇,屏聲靜氣地向下看去。
皇上也稍稍鬆了口氣,這雷沒動靜就好,他快些說完,事情也好了結。
「我,宗守義,對天起誓。」他沉下眉眼,裝模作樣,「我並未害過皇兄皇嫂,更未害過任何官員及其家人。若違此誓,天打雷劈!」
他語氣鏗鏘有力,理直氣壯極了。
天上的雷雲開始劇烈地轟隆作響。
皇上聽得心驚肉跳,不由自主地加快速度從地上起來,轉身要大步回來。
廣場空曠,便只有一道人影在其上快速動作。
百官們也紛紛豎起汗毛,覺得要有大事發生,一個個不禁口乾舌燥地看向皇上。
只見滾滾雷雲震耳欲聾,大地甚至隨之震顫。
密布的烏雲里陡然升起一絲光亮,一道雷就這麼直直落了下來,劈向那空曠之處唯一運動之人。
轟——
方才還倉皇逃竄的皇上被雷劈了個通透,整個人顫了顫,連一句話,甚至一聲驚叫都未留下,人轉瞬連著衣服一起被劈成了焦炭。
像一條燒火的木柴倒在了廣場中央。
祿公公直接跌坐在地上,喉嚨像被棉花堵住,連哭都哭不出來。只有他自己才能感受得到自己抖得有多厲害。
大臣們動了動嘴唇,手腳發涼,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他們頭暈目眩,如在夢裡,不肯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實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