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崔純滿腦疑惑。
那支利箭,差點要了他的老命,也真真實實地穿透了殷莫愁身體,射出這支箭的人,怎麼會是自己人?
「楚伯何時開始注意到龍隱門?」殷莫愁問。
「大皇子之死。」楚伯乾脆回答。
「可以具體說說嗎,咳。」殷莫愁實在沒力氣跟人兜圈子。
「李非這傻小子,怕我衝動冒險,讓我幫他調查全新教和馮標,卻說是為他的好友蕭硯復仇。大皇子遇害背後的陰謀半個字都不肯跟我講。我知道,他是為了保護我。呵,可我有那麼傻嗎?調查全新教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這惡教目的不簡單,並不是單純為斂財。隨著調查深入,我無意中發現全新教與一個江湖花名叫萬年青的幫派有關聯。而黑猴子就是在與萬年青爭地盤時鬥毆被殺。」
「黑猴子是何方神聖?」崔純問。
「十二年前,殺害大皇子夫婦的兇手。」楚伯回答。
在調查丁府酷吏之死時,李非曾向殷莫愁托出大皇子夫婦慘死的始末,李非也是那時發現「幽靈客棧」,由此順藤摸瓜到馮標。
崔純倒吸涼氣,看向殷莫愁,後者點頭表示認同。
十二年前,他還是懵懂少年,剛剛步入朝堂,殷莫愁也是剛剛嶄露頭角的殷家少帥。而龍隱門惡魔的手已經在黑暗中攪動風雲。
「但真正開始查到有效的線索,還是從我順著全新教而調查到齊王造反案說起。」
楚伯開口就是本朝第一案。
崔純瞳孔大震。
楚伯:「由於殷帥當場斬殺齊王,造反被快速平息。但齊王案餘波並未從此消散。一年後,發生蘇州沉船案,上百人罹難大運河,其中值得一提是,都察院徐杉一家亦在其中,全家溺水身亡。同年,京郊十八鋪半夜走水,時值秋季,風乾物燥,大火燒了整條街,近百人喪生。
還有遠在膠東的山匪,搶劫了原本要運往與高句國對峙前線的軍糧。膠東山多匪多,但從沒有惹到軍方頭上的。後山匪頭子被抓,據供述,說是因準備迎娶壓寨夫人,把軍糧當作聘禮,頗有烽火戲諸侯的意思。
這些案件死傷慘重,看上去都是意外事件,因此成為眾所周知的積案。」
崔純終於能接上話題:「這些卷宗被送到大理寺,從有限的線索來看,我們當時判斷是齊王餘孽所為。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以為內情如此。直到我開始調查全新教……」
殷莫愁給了崔純一個眼神,崔純立刻明白。她現在肺經受損,能少說話就少說,由崔純代勞,道:「受害者都很明顯是當年反齊王的人。」
楚伯:「不錯。」
崔純:「徐杉早年帶頭彈劾過齊王養府兵數量過多,有逾矩之嫌,甚至直接指出其居心不良。只是當年先帝已在重病休養,由還是太子的當今陛下監國。廢太子案傷透了先帝的心,陛下知道先帝不願再看見兒子們爭鬥,本著寬容和信任,並未採信徐大人奏摺。
京郊十八鋪曾是一個王姓商人的產業,齊王占領京城期間找他捐錢,他不肯。膠東各州鎮軍在齊王叛變時,第一時間出兵勤王,被認為遭報復。但我們也作過大膽推測,是有人借了齊王名號,合理作亂,只是找不到作亂的始作俑者和理由,這個猜測便被放在一旁。」
楚伯:「的確。看上去是齊王餘孽四處為禍。但這些人是真的的為齊王報仇嗎?一群指望齊王登上大寶、跟著雞犬升天的烏合之眾,在正主死後,竟還捨命為主復仇?
呵呵,我做了這麼多年買賣,還沒見過天底下有這種傻子。所以我開始在這些看似合理的事件背後發現共同的幕後黑手——龍隱門。
他們用司空見慣的悲劇來掩飾造反意圖,到處煽風點火,見縫插針地蠱惑百姓、詆毀朝廷。十幾年來,一連串惡□□件造成的平民傷亡超過數萬人。」
所以楚伯和殷莫愁的調查路線意外地重合了。
「原來如此!」崔純醍醐灌頂般,「我們在調查龍隱門製造的一系列事端背後,發現詩銘詩衍的行跡……」
他們是楚伯的義子義女,出現在龍隱門案件背後的目的和崔純一樣,都是為了調查,卻被誤以為是幕後主使。
「不怪崔寺卿會懷疑到我頭上。怪只怪我自作主張,沒有與你們通氣。」楚伯攤手,「龍隱門在官府亦有耳目,我當時的想法是行動越少人知道越好。」
崔純喃喃道:「行事隱蔽是對的。即使在我們以壓倒性優勢清剿龍隱門叛軍時,隴右軍內部和太守府均出現向龍隱門告密的叛徒,防不勝防。你的調查,多一個人知道就多一分危險。」
楚伯點頭:「龍隱門向我們朝野大量滲透,我便借著全國做買賣的機會,派詩銘詩衍他們也在龍隱門各分部安□□們的人進去,最後查到龍隱門老巢就在靈州附近。我以為我能搞得定。哎。」
但龍隱門內部森嚴,楚伯的人始終遊走在底層,無法探知高層機密,查到羅威這條線已是極限。
「你也瞞著李非。」殷莫愁終於說,「他當時瞞著你,也是怕你自作主張,衝動復仇。你們倆都是為了對方好……」
「李非怕我衝動,我還怕李非任性咧!」楚伯嗔道。
殷莫愁又問:「羅威呢?」
楚伯:「羅威投靠龍隱門的時間正值他被驅逐出羅家。羅威這沒用的東西,一釣就上鉤。」
那支利箭,差點要了他的老命,也真真實實地穿透了殷莫愁身體,射出這支箭的人,怎麼會是自己人?
「楚伯何時開始注意到龍隱門?」殷莫愁問。
「大皇子之死。」楚伯乾脆回答。
「可以具體說說嗎,咳。」殷莫愁實在沒力氣跟人兜圈子。
「李非這傻小子,怕我衝動冒險,讓我幫他調查全新教和馮標,卻說是為他的好友蕭硯復仇。大皇子遇害背後的陰謀半個字都不肯跟我講。我知道,他是為了保護我。呵,可我有那麼傻嗎?調查全新教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這惡教目的不簡單,並不是單純為斂財。隨著調查深入,我無意中發現全新教與一個江湖花名叫萬年青的幫派有關聯。而黑猴子就是在與萬年青爭地盤時鬥毆被殺。」
「黑猴子是何方神聖?」崔純問。
「十二年前,殺害大皇子夫婦的兇手。」楚伯回答。
在調查丁府酷吏之死時,李非曾向殷莫愁托出大皇子夫婦慘死的始末,李非也是那時發現「幽靈客棧」,由此順藤摸瓜到馮標。
崔純倒吸涼氣,看向殷莫愁,後者點頭表示認同。
十二年前,他還是懵懂少年,剛剛步入朝堂,殷莫愁也是剛剛嶄露頭角的殷家少帥。而龍隱門惡魔的手已經在黑暗中攪動風雲。
「但真正開始查到有效的線索,還是從我順著全新教而調查到齊王造反案說起。」
楚伯開口就是本朝第一案。
崔純瞳孔大震。
楚伯:「由於殷帥當場斬殺齊王,造反被快速平息。但齊王案餘波並未從此消散。一年後,發生蘇州沉船案,上百人罹難大運河,其中值得一提是,都察院徐杉一家亦在其中,全家溺水身亡。同年,京郊十八鋪半夜走水,時值秋季,風乾物燥,大火燒了整條街,近百人喪生。
還有遠在膠東的山匪,搶劫了原本要運往與高句國對峙前線的軍糧。膠東山多匪多,但從沒有惹到軍方頭上的。後山匪頭子被抓,據供述,說是因準備迎娶壓寨夫人,把軍糧當作聘禮,頗有烽火戲諸侯的意思。
這些案件死傷慘重,看上去都是意外事件,因此成為眾所周知的積案。」
崔純終於能接上話題:「這些卷宗被送到大理寺,從有限的線索來看,我們當時判斷是齊王餘孽所為。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以為內情如此。直到我開始調查全新教……」
殷莫愁給了崔純一個眼神,崔純立刻明白。她現在肺經受損,能少說話就少說,由崔純代勞,道:「受害者都很明顯是當年反齊王的人。」
楚伯:「不錯。」
崔純:「徐杉早年帶頭彈劾過齊王養府兵數量過多,有逾矩之嫌,甚至直接指出其居心不良。只是當年先帝已在重病休養,由還是太子的當今陛下監國。廢太子案傷透了先帝的心,陛下知道先帝不願再看見兒子們爭鬥,本著寬容和信任,並未採信徐大人奏摺。
京郊十八鋪曾是一個王姓商人的產業,齊王占領京城期間找他捐錢,他不肯。膠東各州鎮軍在齊王叛變時,第一時間出兵勤王,被認為遭報復。但我們也作過大膽推測,是有人借了齊王名號,合理作亂,只是找不到作亂的始作俑者和理由,這個猜測便被放在一旁。」
楚伯:「的確。看上去是齊王餘孽四處為禍。但這些人是真的的為齊王報仇嗎?一群指望齊王登上大寶、跟著雞犬升天的烏合之眾,在正主死後,竟還捨命為主復仇?
呵呵,我做了這麼多年買賣,還沒見過天底下有這種傻子。所以我開始在這些看似合理的事件背後發現共同的幕後黑手——龍隱門。
他們用司空見慣的悲劇來掩飾造反意圖,到處煽風點火,見縫插針地蠱惑百姓、詆毀朝廷。十幾年來,一連串惡□□件造成的平民傷亡超過數萬人。」
所以楚伯和殷莫愁的調查路線意外地重合了。
「原來如此!」崔純醍醐灌頂般,「我們在調查龍隱門製造的一系列事端背後,發現詩銘詩衍的行跡……」
他們是楚伯的義子義女,出現在龍隱門案件背後的目的和崔純一樣,都是為了調查,卻被誤以為是幕後主使。
「不怪崔寺卿會懷疑到我頭上。怪只怪我自作主張,沒有與你們通氣。」楚伯攤手,「龍隱門在官府亦有耳目,我當時的想法是行動越少人知道越好。」
崔純喃喃道:「行事隱蔽是對的。即使在我們以壓倒性優勢清剿龍隱門叛軍時,隴右軍內部和太守府均出現向龍隱門告密的叛徒,防不勝防。你的調查,多一個人知道就多一分危險。」
楚伯點頭:「龍隱門向我們朝野大量滲透,我便借著全國做買賣的機會,派詩銘詩衍他們也在龍隱門各分部安□□們的人進去,最後查到龍隱門老巢就在靈州附近。我以為我能搞得定。哎。」
但龍隱門內部森嚴,楚伯的人始終遊走在底層,無法探知高層機密,查到羅威這條線已是極限。
「你也瞞著李非。」殷莫愁終於說,「他當時瞞著你,也是怕你自作主張,衝動復仇。你們倆都是為了對方好……」
「李非怕我衝動,我還怕李非任性咧!」楚伯嗔道。
殷莫愁又問:「羅威呢?」
楚伯:「羅威投靠龍隱門的時間正值他被驅逐出羅家。羅威這沒用的東西,一釣就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