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第三天,東印度公司那邊還沒消息,施琅焦躁的在水師提督衙門裡打轉,這兩天皇上並沒再問貨船的事,可他十分不甘,這件事就這麼過去?
以後說不定還會有多少種這樣的事發生。
那不然呢?他跟皇上主動提?顯得他是那樣無能,這點小事都辦不好。這兩天,皇上視察了水師各處,可正處在興頭上。
第四天,施琅都快放棄了,一個小吏突然跑進來,似見了鬼。
「怎麼回事?慌什麼!」施琅喝止道。
小吏指指外面,驚訝的說不出話。
很快,施琅也驚愕不已。葡萄牙人來了,還帶著被劫的商船,商船上貨物、人什麼都不少,好像他們根本沒被劫,只是去做客了一般。
做客?施琅被自己的想法嗤笑不已。
葡萄牙人很客氣,出乎意料的客氣,他們說他們調查清楚商船的事了,純屬誤會,這次他們就是來送回商船並為此道歉的。
這又驚到了施琅,肉包子打狗,還能回來?還道歉,他懷疑這些葡萄牙人有什麼陰謀。
他小心的應付。
果然,最後葡萄牙人提出,他們的達索馬少校請求覲見大清的皇上,想當面跟他道歉,葡萄牙永遠是大清最好的朋友。
他這番話,就上升到兩國關係上了,施琅沒權力處理,立刻稟告給康熙。
康熙這時正在水師視察紅衣大炮的改進工作,他一直挺重視這方面的。
這次新改良的大炮,射程足提升了三十米,威力也比原來強了很多,他心中歡喜,忍不住叫人當場試驗。
「轟隆」一聲,伴隨著巨大的黑煙,遠處一處小土丘直接被炸成平地,他臉上的笑意更多了些。
「皇上福澤庇佑,我大清必然日益昌盛。」旁邊的巡撫大人趁機道,其他人立刻跟著鼓吹,頓時一片讚揚之聲。
康熙知道這都是他們的溢美之詞,但心情還是不錯的。
就在這時,施琅來稟告,說葡萄牙人歸還了商船,還想求見皇上,當面跟皇上道歉。
中原歷史上一直有個現象,無論哪朝君主,除了元朝,都特別喜歡番邦上降書之類的,好像這樣他們就徹底臣服了一樣。
不戰自勝,自有大國威儀?或者受儒家文化影響太深,反正這個現象一直存在。
清朝也是如此,聽到葡萄牙人不但主動歸還商船,還要像皇上道歉,這些官員頓時有了吹捧的素材,說皇上神武,那些夷人肯定懼怕我朝,才會如此云云。
康熙心中有些疑惑,但還是答應下午見那些葡萄牙人。
下午,康熙端坐正中,文武站立兩旁,達索馬少校很恭敬的走了進來,行禮。他長得不錯,又溫文有禮,場中所有人都對他感官不錯。
很快,康熙就問起了正事。
達索馬少校確實是來道歉,並表達葡萄牙對大清的友善之情的。
末了,他為了表示誠意,還提出,要送一批先進的槍械跟機器給康熙。
「哦?」康熙很感興趣,他知道外國的槍械跟機器都很精巧。
達索馬少校當即提出演示給他看。
康熙同意了。
不一時,幾個葡萄牙人抬上來幾個箱子,一一打開,果然,這些槍械比大清用的都要好,旁邊更有一種叫織布機的東西,竟然能半自動織布,一台機器,足以抵得上十幾個女工。
眾位大臣看的眼亮心跳,這可都是好東西。
康熙也有些心動。
達索馬少校環視一周,見效果達到,臉上的笑意越盛,開始他的演講。首先,他讚美了大清朝跟康熙,說跟他們比,他們這些小玩意不值一提什麼的,隨後,他著重描述了他這些「小玩意」的好處,以及他們還有很多類似的東西。
最後,他說出了這次他來這裡的目的,希望能跟大清建立友好的關係,互通商貿。
換句話說,也就是他想跟大清做生意,就是用這些「小玩意」。
他還熱切的描述了未來的美好,以及康熙甚至眾位大臣能得到多少好處之類的,聽得眾位大臣都躍躍欲試。
康熙開始也仔細聽著,權衡利弊,猛然,他想起一件事,眸色一下沉了下去。
東印度公司是殖民者,他們統治或者說攫取財富的手段,不一定靠軍隊,首先是壟斷,貿易壟斷,他們當初就靠這個敲開了印度的大門,讓印度的統治者信任他們,隨後才暴露本質,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而這時那個被殖民的國家想反抗都晚了。
這個有點像夏眠對蒙古做的那樣,從經濟上控制蒙古,只是夏眠的出發點是救助蒙古百姓,後來康熙摻和進來,目的才有所偏移。但康熙也只是稍稍引導了一下而已,跟這些殖民者想榨乾大清百姓的最後一滴血,還有本質不同。
有蒙古的事例在前,現在達索馬少校竟然想像大清對蒙古那樣控制大清,康熙的心情可想而知!
這也就是夏眠的本意,她就是想讓康熙看清這些外國殖民者的狼子野心,順便,還把商船全要回來了,一石二鳥。
那些大臣還不知道康熙想到了這些,還覺得達索馬少校說的挺有道理,這兩年,海上貿易越多,或許他們真能考慮讓他來大清貿易。
達索馬少校則不著痕跡的輕哼了一聲,他已經等不及把公司搬到這個富饒的國家了,到時肯定能賺的盆滿缽滿,跟這個比,那幾艘商船,根本不算什麼。
以後說不定還會有多少種這樣的事發生。
那不然呢?他跟皇上主動提?顯得他是那樣無能,這點小事都辦不好。這兩天,皇上視察了水師各處,可正處在興頭上。
第四天,施琅都快放棄了,一個小吏突然跑進來,似見了鬼。
「怎麼回事?慌什麼!」施琅喝止道。
小吏指指外面,驚訝的說不出話。
很快,施琅也驚愕不已。葡萄牙人來了,還帶著被劫的商船,商船上貨物、人什麼都不少,好像他們根本沒被劫,只是去做客了一般。
做客?施琅被自己的想法嗤笑不已。
葡萄牙人很客氣,出乎意料的客氣,他們說他們調查清楚商船的事了,純屬誤會,這次他們就是來送回商船並為此道歉的。
這又驚到了施琅,肉包子打狗,還能回來?還道歉,他懷疑這些葡萄牙人有什麼陰謀。
他小心的應付。
果然,最後葡萄牙人提出,他們的達索馬少校請求覲見大清的皇上,想當面跟他道歉,葡萄牙永遠是大清最好的朋友。
他這番話,就上升到兩國關係上了,施琅沒權力處理,立刻稟告給康熙。
康熙這時正在水師視察紅衣大炮的改進工作,他一直挺重視這方面的。
這次新改良的大炮,射程足提升了三十米,威力也比原來強了很多,他心中歡喜,忍不住叫人當場試驗。
「轟隆」一聲,伴隨著巨大的黑煙,遠處一處小土丘直接被炸成平地,他臉上的笑意更多了些。
「皇上福澤庇佑,我大清必然日益昌盛。」旁邊的巡撫大人趁機道,其他人立刻跟著鼓吹,頓時一片讚揚之聲。
康熙知道這都是他們的溢美之詞,但心情還是不錯的。
就在這時,施琅來稟告,說葡萄牙人歸還了商船,還想求見皇上,當面跟皇上道歉。
中原歷史上一直有個現象,無論哪朝君主,除了元朝,都特別喜歡番邦上降書之類的,好像這樣他們就徹底臣服了一樣。
不戰自勝,自有大國威儀?或者受儒家文化影響太深,反正這個現象一直存在。
清朝也是如此,聽到葡萄牙人不但主動歸還商船,還要像皇上道歉,這些官員頓時有了吹捧的素材,說皇上神武,那些夷人肯定懼怕我朝,才會如此云云。
康熙心中有些疑惑,但還是答應下午見那些葡萄牙人。
下午,康熙端坐正中,文武站立兩旁,達索馬少校很恭敬的走了進來,行禮。他長得不錯,又溫文有禮,場中所有人都對他感官不錯。
很快,康熙就問起了正事。
達索馬少校確實是來道歉,並表達葡萄牙對大清的友善之情的。
末了,他為了表示誠意,還提出,要送一批先進的槍械跟機器給康熙。
「哦?」康熙很感興趣,他知道外國的槍械跟機器都很精巧。
達索馬少校當即提出演示給他看。
康熙同意了。
不一時,幾個葡萄牙人抬上來幾個箱子,一一打開,果然,這些槍械比大清用的都要好,旁邊更有一種叫織布機的東西,竟然能半自動織布,一台機器,足以抵得上十幾個女工。
眾位大臣看的眼亮心跳,這可都是好東西。
康熙也有些心動。
達索馬少校環視一周,見效果達到,臉上的笑意越盛,開始他的演講。首先,他讚美了大清朝跟康熙,說跟他們比,他們這些小玩意不值一提什麼的,隨後,他著重描述了他這些「小玩意」的好處,以及他們還有很多類似的東西。
最後,他說出了這次他來這裡的目的,希望能跟大清建立友好的關係,互通商貿。
換句話說,也就是他想跟大清做生意,就是用這些「小玩意」。
他還熱切的描述了未來的美好,以及康熙甚至眾位大臣能得到多少好處之類的,聽得眾位大臣都躍躍欲試。
康熙開始也仔細聽著,權衡利弊,猛然,他想起一件事,眸色一下沉了下去。
東印度公司是殖民者,他們統治或者說攫取財富的手段,不一定靠軍隊,首先是壟斷,貿易壟斷,他們當初就靠這個敲開了印度的大門,讓印度的統治者信任他們,隨後才暴露本質,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而這時那個被殖民的國家想反抗都晚了。
這個有點像夏眠對蒙古做的那樣,從經濟上控制蒙古,只是夏眠的出發點是救助蒙古百姓,後來康熙摻和進來,目的才有所偏移。但康熙也只是稍稍引導了一下而已,跟這些殖民者想榨乾大清百姓的最後一滴血,還有本質不同。
有蒙古的事例在前,現在達索馬少校竟然想像大清對蒙古那樣控制大清,康熙的心情可想而知!
這也就是夏眠的本意,她就是想讓康熙看清這些外國殖民者的狼子野心,順便,還把商船全要回來了,一石二鳥。
那些大臣還不知道康熙想到了這些,還覺得達索馬少校說的挺有道理,這兩年,海上貿易越多,或許他們真能考慮讓他來大清貿易。
達索馬少校則不著痕跡的輕哼了一聲,他已經等不及把公司搬到這個富饒的國家了,到時肯定能賺的盆滿缽滿,跟這個比,那幾艘商船,根本不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