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沒有一起出城,而是四個人各帶了一些玄甲軍分別從光化門、金光門、明德門、延興門出的城。」

  陰弘智回答之後,擔心地問:「阿姐,你是覺得他們此舉有問題嗎?」

  「也不是。」陰德妃心中稍安,解釋道:「他們之所以從四個不同的方向出城,就是為了隱藏他們真實的目的,以免被人知曉行蹤。

  「當他們甩掉跟蹤的人,就會匯合,一起去接那位名醫。」

  說到這裡,陰德妃忍不住感慨:「沒想到,太子的腿都廢了,陛下還不肯放棄他,甘願為他做到這個地步。

  「看來,陛下念舊,尤其是對髮妻的情意,是我和淑妃她們都比不上的。」

  皇后畢竟是皇后,嫡長子的地位輕易撼動不了。

  陰弘智見阿姐傷感起來,不由安慰她:「阿姐,你放心,我的人先出城,一定能趕在他們之前殺了那位名醫。」

  「嗯,接下來,就等淑妃的消息吧。」

  此時的淑妃也在忙著聽消息。

  葉蘭站在淑妃身側,一邊給她剝橘子,一邊小聲匯報:「我的人先去了中書令的府邸,陛下確實跟中書令說過已經找到了能治好太子腿疾的名醫。

  「但是中書令不肯說那位名醫來自何處,我的人沒有辦法就去找了酆王。

  「後來,還是酆王親自上門,中書令才說出那位名醫來自洛陽。

  「主子放心,酆王已經得知那位名醫進京的路線,也已經派人去截殺那位名醫。」

  楊淑妃微微頷首,還是李元亨想得周到,無論刺殺太子能不能成功,只要那位名醫死了,就能斷了陛下和太子的念想。

  之後的事,可以再籌謀。

  「酆王說了,如果不能成功截殺那位名醫,後日之前,我們就得動手。

  「即便截殺成功,只要太子還活著,陛下肯定還會為他尋找其他的名醫,所以我們必須儘快動手。」

  楊淑妃又點了下頭:「酆王說得沒錯,我看就明日動手吧。」

  葉蘭將剝好的橘子遞過去:「酆王說了,他稍後會去東宮查探,為了避免太子起疑,還請蜀王和梁王、燕王一同前往。」

  「也好,人多一點,也方便查探。」

  於是,楊淑妃叫來李恪,對他說:「你帶上六郎,再叫上越王、燕王、郯王、趙王,等酆王進宮了,你們就一起去東宮探望太子。」

  李恪傾身向前,小聲問:「阿娘,您不會是今日就動手了吧?」

  「今日不動手,你告訴酆王,明日動手,讓他做好準備。」

  「是,阿娘。」

  ……

  東宮。

  兩位叔父和五位兄弟一起來探望自己,李承乾顯得特別高興,熱情地招呼他們坐下吃茶。

  「聽說你們幾個昨日還跑到朝堂上,當著百官的面發誓,我真的很感動,能做你們的兄弟,是我的福氣。」李承乾說得眼眶都紅了。

  李恪忙道:「長兄言重了,應該是我們的福氣才對。」

  「是啊,長兄……」李佑等人附和。

  李元景和李元亨看著這番兄友弟恭的場景,欣慰地笑了。

  眾人說笑了一番,李元亨突然起身:「太子殿下,五郎、六郎、七郎他們年紀還小,聽我們說話挺無趣的,不如讓四郎帶著他們去外面玩吧。」

  「好啊。」李泰立刻起身,也不等李承乾答應,就招呼三個小的:「五郎,六郎,七郎,走,我們去院子裡玩。」

  李佑不動聲色地和李恪交換了眼神,然後跟著李泰離開了殿內。

  接下來,李元亨起了個話頭,由李恪引導著李承乾和李元景說話,他則不動聲色地打量殿內布局,偶爾也會回應一聲。

  而李佑巧妙地找了個藉口,讓李泰帶著他們逛東宮。

  閒逛中,李佑默默地記下東宮的布局。

  得知李恪等人去了東宮,還和太子相談甚歡,李世民捋著鬍鬚笑了:「好孩子,都是孤的好孩子……」

  贊了一番之後,李世民命陳山去府庫挑選東西,重重賞賜了今日去探望太子的人。

  於是,李元亨等人離開東宮後,又去了千秋殿謝恩。

  ……

  李恪回去之後,先向楊淑妃匯報情況:「阿娘,我已將您的吩咐轉告了八叔,八叔讓您放心,他已制定了萬全的計劃,明日一定會成功。」

  「好!」楊淑妃高興地拍掌。

  下一瞬,楊淑妃意識到自己的聲音太大,又壓低聲音,對李恪說:「三郎,你給我聽好了。

  「明日,不管是酆王還是燕王先動手,只要太子一死,你就帶人衝進去……」

  李恪面露驚愕:「這樣一來,八叔不就死定了嗎?」

  「他死不死的跟我們有何干?」楊淑妃無情道。

  「可是,我們這樣做,勢必會惹怒八叔和燕王,到時候他們在父親面前供出我們,我們不就死定了?」

  李恪萬萬沒想到母親還打著這樣的主意,利用完李元亨和李佑,就殺人滅口。

  但此計風險甚大,一著不慎,別說儲君之位,恐怕連性命都難保。

  楊淑妃笑了:「真是個傻孩子,為娘若不是有把握,又怎會將你置於險境之中?

  「你放心,我都安排好了,明日會派兩個高手跟著你去東宮,一旦酆王和燕王殺了太子,你就把東宮的禁衛引過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