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師叔,我只是走的有些累而已,沒事兒的,過上一陣就能緩過來。」

  能緩過來那自然是好的,不過能早些自然更好,所以泉道人完全沒將阿木帶回去的意思,反過來還對那已經老態龍鍾,開始帶徒孫的風老頭說到:

  「麻煩師叔幫著開解開解,這孩子一路看的東西許是有些……怕是魔怔了。這孩子自小聰明,這聰明人一想多,容易鑽牛角尖,我這真是怕啊,怕這孩子就此……」

  「行了,這我還能不懂,你走你的吧。」

  風老頭老歸老,眼神依然不差,心思依然清明,都不用泉道人多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一個勁的趕人,眼睛還看著阿木含義深刻。

  死小子唉,你也有落到我手裡的一天,嘿嘿,這麼好的壯勞力,不使勁的借著這個時機多使喚幾次,那才是虧大本了。

  得,阿木這是剛脫離了江湖的險惡,又落到了周扒皮的狼窩啊!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勞動或許真的是最好的解壓方式,三五天之後,阿木精神頭還真是回來了不少,看,這不是,在風老頭這裡他又鬧騰上了。讓這個常年清幽的地方,一日日的吵鬧了起來。不過鬧騰歸鬧騰,使喚勞力歸使喚勞力,風老頭當長輩還是有些樣子的。

  這一日夕陽西下,紅霞漫天,風老頭和阿木剛完成一次例行的你追我趕,坐在田埂上,風老頭開啟了阿木到來後的第一次深刻談話。

  「說吧,可是看到了什麼不忍言的,有些想不通?」

  「風爺爺,這世上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我有什麼可想不通的?」

  「那你板著個臉是個什麼意思?糊弄人玩呢?」

  「哪有這樣的心思,不過是突然感覺……道士是個好職業而已。」

  「嗯?」

  「少了案牘勞形,少了血脈紛爭,少了你爭我奪,少了閒言碎語,少了陰謀詭計,真是太平啊。風爺爺,你說,這世人怎麼就沒想過讓道家教導天下?我瞅著咱們道門比儒家靠譜多了。若是人心不那麼貪求,這世上豈不是少了許多的紛擾?」

  嗯?這個想法……相當的大膽啊,還頗有些叛逆,這要是道家的理念治理天下,那儒家……想想風老頭就覺得這是沒事兒找事兒,是要掀起大亂啊!可在這樣的想頭背後,老頭詭異的卻有浮現出了幾分驕傲和自得來。

  輕咳幾聲,暗暗的壓下自己心裡的那點子對道門的各種吹捧,然後故作無所謂的說到:

  「漢朝最初用的治國之法就是黃老之學,那就是道門的東西,因為這個,文景之治攢下了漢武帝征伐匈奴,征服各部的底氣。可最終這樣的治國之道卻依然被淘汰了,你可知道為什麼?」

  為什麼?阿木眼睛一凝,嘆了口氣,說到:

  「因為帝王需要儒家為他鞏固皇權,需要兵家為他征戰天下,需要法家為他震懾宵小。」

  「既然你明白,你又何必再說這些?道家。休養生息之時雖得用,可終究太過溫潤,帝王……王道也罷,霸道也好,都與道家不是一條路。阿木啊,人能選擇自己的路去走,國卻有太多的利益牽扯,無法自己選擇。」

  這個話題牽扯太大,含義太深,高度太嚇人,阿木不敢繼續再說,不過只是這一星半點,阿木就獲益匪淺。都說漢代儒家一舉定乾坤,勝了黃老之學。自此一家獨大,貫穿千年風流。可按照風爺爺這麼說,這或許並非是道門戰敗,而是順水推舟的結果。畢竟漢武之心,當時朝堂的人有哪個不清楚?

  不善兵伐爭鬥,不喜陰謀齷齪的道門急流勇退,雖退出了這一家天下的顯赫,卻也是百家之中難得留下完整傳承,並與儒家並列千百年的顯學,比那早年曾風流一時的其他門派不知道強了多少去。

  這麼一想,阿木的心像是一下子被點亮了一樣,眼睛都多了幾分神采,手重重的在地上那麼一拍,哈哈一笑,朗聲說到:

  「是了,他們愛爭愛奪那是他們的事兒,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造的孽自己受,我們且顧著自己,冷艷看著就是。」

  嗯,感覺似乎有什麼不對?風老頭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和阿木的腦迴路沒搭上啊!他這安慰的是什麼?那孩子糾結的又是什麼?怎麼感覺說的不是一個事兒呢?

  呵呵,風老頭,那你說的又是什麼事兒?讀者們,你們可看明白了?

  第142章 番外三:了結篇

  躺在床上已經起不來身的陳福明靠著引枕,愣愣的看著窗外,靜靜的,像是在等著些什麼,眼神里布滿了希望和恐懼。他不知道這是第幾次期待,也不知道這一次是不是能有個好結果,可他依然不敢放棄。

  沒法子放棄啊,一輩子的執念,在這臨死的時間裡,就像是一根刺,不□□,就沒法子閉眼。好在這次的等待似乎有了好消息,他已經漸漸有些不怎麼頂用的耳朵,好像聽到了老僕歡快的呼喊?

  是的,是歡快的,看那走進來的步子都帶著輕鬆,臉上也帶著笑,想來這一次真的是有好結果了。

  「老爺,找到了,找到了。」

  「真的……真的找到了?」

  明明是那麼的期待,明明眼睛已經開始激動的冒淚,可他下意識的還是反問了這麼一句,而那老僕除了點頭,嘴巴更是停不下來,突突突的開始往外冒。

  「那賣餛飩的老趙頭沒說錯,老爺,您真的有個兒子,老奴這一次沒算錯,那孩子,那孩子真的活著,就是當年您以為被燒死的那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