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凌空:……

  他實在是看不出這隻只動了動退的蜘蛛哪裡表現出喜歡他。

  第83章 反派太子(8)

  太子離開後,朝堂上一陣兵荒馬亂,老皇帝很快就被人抬回了寢宮,太醫院傾巢出動,沒過多久,暈過去的老皇帝就睜開了雙眼。、他召見了幾個心腹老臣,靠在床上有些虛弱地吩咐著,「拿紙筆來,朕要下傳位詔書。」

  幾位老臣對視一眼,雖然太子殿下行事荒唐,但如今皇室子嗣凋零,這一代甚至只有太子和二皇子兩個男丁,皇帝就算再跟太子斗下去,將來坐在這皇位上的也是太子,這是何苦呢?

  而現在,皇帝竟要求提前退位,莫不是陛下想開了,不願再跟太子殿下斗下去了?

  幾位老臣心照不宣,按照皇帝的吩咐,拿來紙筆,為虛弱的皇帝陛下代筆。

  老皇帝靠在龍床上,他眯著眼睛沉吟了一會兒,一字一句地念出來,由最信任的老臣代筆。

  那老臣筆下揮灑自如,將皇帝的話一字不漏地記了下來。

  老皇帝一字一頓,終於說道了最關鍵的那一句,「……傳位於二皇子……」

  此時那代筆的老臣越寫越快,已經將「太子」二字寫上,乍聽到接下來的「二皇子」,他筆下一頓,一大滴墨汁就滴到了聖旨上。

  在場的其他幾位老臣也大吃一驚,怎麼的皇上竟不是要將皇位傳給太子殿下?

  老皇帝接著念下去,卻發現那老臣停了筆,不由道:「怎麼不繼續寫了?」

  「回聖上,老臣眼花耳聾,方才聽不清楚,懇請聖上再說一遍,是傳位給誰?」

  老皇帝有些不耐,卻還是道:「二皇子。」

  真是二皇子!

  那代筆的老臣不敢再寫下去,連忙道:「聖上不可啊,自古立長不立幼,更何況二皇子他……」

  接下來的話那老臣沒說下去,但在場眾人都明白了。

  雖然太子為人狠辣霸道,但他到底是嫡長子,且身強體壯、武功高強,此番更是大敗北國,聲望高漲。

  再者,太子名聲雖然不好,但到底是最名正言順的繼承人,朝臣們雖然畏懼他斬殺大臣時的狠辣與無情,但太子在大事上極少糊塗過,他們也時常嘆息太子為人太過狂妄霸道,時常不怕死地上前勸誡,希望能將太子引上正路,不求太子成為一代明君,只求他繼位後能擔起為君者的責任,守好南國的江山,誕下符合臣民期待的國君。

  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即使他們一直站在皇帝的這邊,也從來沒有想過等皇帝退位之後,扶持二皇子上位!

  比起太子殿下,二皇子雖然也是丰神俊朗,溫文而有君子之風,但二皇子身體實在是太弱了,一個身體孱弱到連出行都需要坐輪椅的皇子,能守好江山社稷?

  就算他真有那個精力和本事?那太子呢?太子會容忍一個身體孱弱的弟弟越過他登位?怕是到時候把太子惹惱了,他不顧兄弟親緣提劍將二皇子砍了,到時候皇室只有太子一個男丁,皇位還不照樣是他的?

  這也是朝臣們大多倒向太子的原因,皇帝老邁,子嗣單薄,唯一可算仁德的二皇子又是個藥罐子,隨時都會一個不小心就夭折了,這皇位怎麼折騰都是太子的,他們又何苦跟太子對著幹?

  因此聽到皇帝竟是真的要將皇位傳給二皇子,幾位老臣大吃一驚,連連勸諫皇帝三思後行。

  他們大致明白皇帝的心思,要是他們的長子也跟太子殿下一個德行,那當真是恨不得將之杖斃,免得禍害他人。

  然而太子不一樣,不說如今朝堂上大部分的大臣都倒向太子,單說太子此番大勝北國,手中握有兵權,太子若真的想要鬧起來,哪裡是年邁力竭的老皇帝應付得了的?

  皇帝原本以為這些心腹大臣是真正向著自己的,哪裡想到他們表面上奉承自己,暗地裡竟也倒向了太子,當下氣得渾身哆嗦,方才的虛弱之態全都消失了,老皇帝猛地從龍床上起身,中氣十足地將跪在面前的幾個老臣罵了個狗血淋頭。

  幾個老臣跪在地上,垂頭閉目默默承受著上方皇帝不斷噴下來的口水,心中早已淚滿衣襟。

  他們暗暗叫苦,陛下,不是我等不忠,實在是形勢所逼,身不由已啊!怪只怪……太子太過強大……

  皇帝還在寢宮中對著那幾個令他失望之極的老臣痛罵,沒注意到一直伺候他的總管太監悄悄向一個小太監使了一個眼色。

  那小太監點點頭,悄聲出去了。

  他出了皇帝居住的寢宮,一路向著東宮而去,將方才皇帝寢宮內發生的一切毫無疏漏地告訴了太子。

  老皇帝只怕到死都想不到,自己十分信任的心腹內侍竟然也是太子的人!

  「劉公公請殿下放心,他會時刻注意,絕不會讓殿下失望的。」

  「知道了……」

  凌空打發了小太監,正要出宮去安排一眾隨他進京的將士,卻被皇后以思念長子為由請了過去。

  見到皇后的時候,她正坐在窗邊,低頭默默垂淚,偌大的未央宮內竟沒有一個宮人。

  發現太子來了,皇后用絲帕抹了抹眼角,一副強忍傷心的模樣。

  這番作態,只怕任何一個有良心的子女都不忍心看到。

  凌空掃了眼她即使傷心哭泣亦沒有弄花半分的妝容,以及那捏著絲帕的,明顯精心修飾過的手指。靜靜地站在那裡沒有出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