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她的眼淚太灼人,比古來帝王都懼怕的死亡還令人膽怯。
武曌正是膽怯了,別開眼不願直視她閃爍的眼睛,卻痴痴望著那如生命般躍動的小火苗,沉沉地問:「婉兒,你害不害怕?」
害怕什麼?親眼見到不可一世的女皇如何向時間低頭?親眼見到此生眷戀的人如何一步步離開?
若是害怕,她何必留在這裡,若是害怕,她何必一次又一次地拒絕還朝去。
婉兒苦澀一笑,輕輕搖頭。
「可是我害怕!」武曌壓低的聲音儘是沙啞,閉上眼克制住將要劇烈起伏的呼吸,「我每次閉上眼,都感覺那幽黑的世界在慢慢逼近,我每次閉上眼,都害怕再也不能醒來。我怕我還沒有安排好就走,我怕見不到婉兒,更怕婉兒會跟著我走,最怕在婉兒的眼前離去,我捨不得,我實在捨不得!你那雙初見時就美得讓我驚心動魄的眼睛裡,怎麼可以見證那樣的景象!我害怕……唔!」
更多的恐懼盡被一吻封箴,武曌陡然睜開眼,看懷裡的婉兒努力地仰頭,吻上她喋喋不休的唇,是絕望,是寬慰,深不見底。就算在她走下神壇之後,婉兒看她,依舊是那種朝聖的眼神,絲毫未改。只是眼角滑落的淚像攫住了武曌的咽喉,強烈的窒息感難以平息,婉兒感到眼前的人虛軟下去,忙搭了把手,要摟住武曌。
「阿曌?」
撫膺剛順過氣,武曌便主動欺身上去,還以一吻回應婉兒的擔憂,她知道,明明婉兒也在害怕,夙夜的憂懼化為憔悴,明明白白地寫在臉上。她便移開環在婉兒腰間的手,去撫摩她的長髮,去描摹她額上的紅梅花,去輕車熟路地滑過脖頸和鎖骨,輕點在胸前。感受到懷裡的身子一顫,本能地要退後,武曌逼近一步,一手抱緊了她,將瘦弱的婉兒牢牢護在爐火前,不讓那一竄一竄的火苗灼傷她,指尖久違地探秘曾被造訪過多次的地方……
「婉兒,婉兒……」二十七年,把這個名字越喚越熟悉,越喚越成了眷戀,「婉兒,有時不是出於他們說的什麼欲,我近來總是迫不及待,迫不及待地想要把你的每一寸身體,都銘進心裡。」
「你得記住,你得好好地記住。」混亂的呼吸,只能支持婉兒發出含混的呢喃。
爐火上的酒釀圓子煮沸了,溫暖的酒氣很快氤氳在精緻的小廚房中,一窗隔絕,外面的北風依然呼嘯,檐上的積雪,又厚上了一寸。
冬十一月,李唐眾臣期待的時刻到來了。
北風捲地,大雪卻不容堆積,這回皇帝是帶著家室和百官來的,太初宮輟朝,在退位後,萬眾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到了女皇帝的身上。
仙居殿內,軟榻依舊設在窗下,噼噼啪啪的壁爐聲沒那麼清脆了,掩蓋在奔走的宮人之中,一切都肅穆得令人窒息。
上官婉兒立在榻邊,這回再沒有理由推託不見李顯了。皇帝跪在太上皇的榻前,低頭聽著最後的訓話。
說了些什麼?不過是些早就向婉兒透露過的「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歸葬乾陵」之類的交代,婉兒失神地站著,那熟悉的聲音,如今正在一點一點刺痛她緊繃的神經。
婉兒出神地想著,那天武曌問她的話。
是生離更好,還是死別更好?
若是生離更好,武曌便放她還朝,自此上陽宮的生死便與她無關,紛繁的朝政,將消磨生死的界線。
若是死別更好,武曌便任她陪著,直到不得不分道揚鑣的那一刻,順著時光,悄然放手。
死別是錐心刺骨的一慟,生離是綿延不息的悲哀。
可無論是生離還是死別,俱是「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旅人已漸行漸遠,居者只能自知珍重,期待一個夢裡或來生的相會。
無論是生離還是死別,終歸都有期待啊……
「你走吧。」榻上的武曌已不太能說得出話來了,趕李顯出去時,甚至有些催促的意味,「我要跟婉兒……單獨說說話……」
聽到叫她的名字,遊走的靈魂又仿佛回到了身體裡,婉兒總是這樣敏感於她的呼喚,忙俯下身,凝望武曌毫無血色的一張臉,聽得李顯帶著眾人出去,「吱呀」一聲關上殿門。
「婉兒。」仿佛方才的交代都只是應景,對於婉兒,武曌始終都是寵溺,她要伴到最後一刻,那就成全她的有始有終。
「阿曌。」婉兒坐在床邊,顫抖著唇,只能喚她的名字。
板著臉交代了半晌,直到此刻,武曌才終於揚起了一抹笑,沒什麼力氣抬手,只是指尖一動,便被婉兒會意,執起手來,放在自己面上。武曌深吸了口氣,用盡力氣撫上婉兒額間的紅梅,那個最刻骨銘心的印記。
「婉兒,你要延續我的生命。」她還是放不下,要再添上這麼一句規勸。
她不安心,婉兒不忍在這時候留什麼遺憾,順從地點了點頭,應了一聲:「嗯。」
這聲應答是哽咽在喉頭的,武曌笑得更加虛無縹緲,輕聲提醒她:「我好久都沒有看到婉兒笑了……」
驚覺眼前模糊一片,她怎麼能錯過哪怕一分一秒凝望天神的機會?婉兒一抹淚珠,抖著嘴角,始終難以揚起武曌期待的一抹笑來。
「我記得……初見婉兒時,我讓婉兒來與我作伴,婉兒……婉兒愕然睜著一雙水眸,又驚又喜的一個笑,就好像開釋冰雪的春風……」武曌神往地說著,聲音越來越微弱,「你讓我再看一眼……我怕我忘了……」
武曌正是膽怯了,別開眼不願直視她閃爍的眼睛,卻痴痴望著那如生命般躍動的小火苗,沉沉地問:「婉兒,你害不害怕?」
害怕什麼?親眼見到不可一世的女皇如何向時間低頭?親眼見到此生眷戀的人如何一步步離開?
若是害怕,她何必留在這裡,若是害怕,她何必一次又一次地拒絕還朝去。
婉兒苦澀一笑,輕輕搖頭。
「可是我害怕!」武曌壓低的聲音儘是沙啞,閉上眼克制住將要劇烈起伏的呼吸,「我每次閉上眼,都感覺那幽黑的世界在慢慢逼近,我每次閉上眼,都害怕再也不能醒來。我怕我還沒有安排好就走,我怕見不到婉兒,更怕婉兒會跟著我走,最怕在婉兒的眼前離去,我捨不得,我實在捨不得!你那雙初見時就美得讓我驚心動魄的眼睛裡,怎麼可以見證那樣的景象!我害怕……唔!」
更多的恐懼盡被一吻封箴,武曌陡然睜開眼,看懷裡的婉兒努力地仰頭,吻上她喋喋不休的唇,是絕望,是寬慰,深不見底。就算在她走下神壇之後,婉兒看她,依舊是那種朝聖的眼神,絲毫未改。只是眼角滑落的淚像攫住了武曌的咽喉,強烈的窒息感難以平息,婉兒感到眼前的人虛軟下去,忙搭了把手,要摟住武曌。
「阿曌?」
撫膺剛順過氣,武曌便主動欺身上去,還以一吻回應婉兒的擔憂,她知道,明明婉兒也在害怕,夙夜的憂懼化為憔悴,明明白白地寫在臉上。她便移開環在婉兒腰間的手,去撫摩她的長髮,去描摹她額上的紅梅花,去輕車熟路地滑過脖頸和鎖骨,輕點在胸前。感受到懷裡的身子一顫,本能地要退後,武曌逼近一步,一手抱緊了她,將瘦弱的婉兒牢牢護在爐火前,不讓那一竄一竄的火苗灼傷她,指尖久違地探秘曾被造訪過多次的地方……
「婉兒,婉兒……」二十七年,把這個名字越喚越熟悉,越喚越成了眷戀,「婉兒,有時不是出於他們說的什麼欲,我近來總是迫不及待,迫不及待地想要把你的每一寸身體,都銘進心裡。」
「你得記住,你得好好地記住。」混亂的呼吸,只能支持婉兒發出含混的呢喃。
爐火上的酒釀圓子煮沸了,溫暖的酒氣很快氤氳在精緻的小廚房中,一窗隔絕,外面的北風依然呼嘯,檐上的積雪,又厚上了一寸。
冬十一月,李唐眾臣期待的時刻到來了。
北風捲地,大雪卻不容堆積,這回皇帝是帶著家室和百官來的,太初宮輟朝,在退位後,萬眾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到了女皇帝的身上。
仙居殿內,軟榻依舊設在窗下,噼噼啪啪的壁爐聲沒那麼清脆了,掩蓋在奔走的宮人之中,一切都肅穆得令人窒息。
上官婉兒立在榻邊,這回再沒有理由推託不見李顯了。皇帝跪在太上皇的榻前,低頭聽著最後的訓話。
說了些什麼?不過是些早就向婉兒透露過的「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歸葬乾陵」之類的交代,婉兒失神地站著,那熟悉的聲音,如今正在一點一點刺痛她緊繃的神經。
婉兒出神地想著,那天武曌問她的話。
是生離更好,還是死別更好?
若是生離更好,武曌便放她還朝,自此上陽宮的生死便與她無關,紛繁的朝政,將消磨生死的界線。
若是死別更好,武曌便任她陪著,直到不得不分道揚鑣的那一刻,順著時光,悄然放手。
死別是錐心刺骨的一慟,生離是綿延不息的悲哀。
可無論是生離還是死別,俱是「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旅人已漸行漸遠,居者只能自知珍重,期待一個夢裡或來生的相會。
無論是生離還是死別,終歸都有期待啊……
「你走吧。」榻上的武曌已不太能說得出話來了,趕李顯出去時,甚至有些催促的意味,「我要跟婉兒……單獨說說話……」
聽到叫她的名字,遊走的靈魂又仿佛回到了身體裡,婉兒總是這樣敏感於她的呼喚,忙俯下身,凝望武曌毫無血色的一張臉,聽得李顯帶著眾人出去,「吱呀」一聲關上殿門。
「婉兒。」仿佛方才的交代都只是應景,對於婉兒,武曌始終都是寵溺,她要伴到最後一刻,那就成全她的有始有終。
「阿曌。」婉兒坐在床邊,顫抖著唇,只能喚她的名字。
板著臉交代了半晌,直到此刻,武曌才終於揚起了一抹笑,沒什麼力氣抬手,只是指尖一動,便被婉兒會意,執起手來,放在自己面上。武曌深吸了口氣,用盡力氣撫上婉兒額間的紅梅,那個最刻骨銘心的印記。
「婉兒,你要延續我的生命。」她還是放不下,要再添上這麼一句規勸。
她不安心,婉兒不忍在這時候留什麼遺憾,順從地點了點頭,應了一聲:「嗯。」
這聲應答是哽咽在喉頭的,武曌笑得更加虛無縹緲,輕聲提醒她:「我好久都沒有看到婉兒笑了……」
驚覺眼前模糊一片,她怎麼能錯過哪怕一分一秒凝望天神的機會?婉兒一抹淚珠,抖著嘴角,始終難以揚起武曌期待的一抹笑來。
「我記得……初見婉兒時,我讓婉兒來與我作伴,婉兒……婉兒愕然睜著一雙水眸,又驚又喜的一個笑,就好像開釋冰雪的春風……」武曌神往地說著,聲音越來越微弱,「你讓我再看一眼……我怕我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