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昭容會理解我的感受嗎?也許當年女皇帝考察她的時候,用的是更加殘酷的辦法。

  於是我又想起她額間的那朵紅梅,以生命為土壤,滋養起來的國朝最美的一朵紅梅。

  我停下手中的筆,默默關上了胭脂盒,從那天開始,我不再跟風點紅梅妝,我覺得我配不上。

  「柴晏。」人頭攢動的中書省里,她把剛寫完的信箋給我,「你跑一趟,親手交給外面蘇相公的使者。」

  神龍三年,入夏以來,國朝從未間斷的災荒就更甚了,中書省忙得團團轉的都是災荒的事。侍中蘇瑰被派往受災最嚴重的河北,為了讓蘇瑰心安,昭容再忙也會親筆給他寫信,再讓親信近侍把信交給蘇瑰的使者。

  她讓我去,那麼……我已經算是她的親信了嗎?

  我小心接過信箋,應了一聲「是」,轉身就要走,卻見一身盔甲的賀婁穿過紛雜的人群闖了進來。

  「昭容!太子起兵了,正往宮裡來!」

  皇太子李重俊,由於庶出,處處被安樂公主壓了一頭,我們這些人雖然不了解他,卻也知道「起兵」兩個字是什麼意思。

  太子反叛了!那個沒有什麼存在感的太子,竟然反叛了!

  我看到昭容慢慢站起來,目光投向賀婁,想要確定什麼。

  賀婁心領神會,回稟道:「太子方才去了梁王府,聽說已經斬殺了梁王和駙馬,正往這邊來,還說要殺昭容!」

  中書省震驚噤聲,都在等著昭容的判斷。

  大白天的突然起事令所有人始料未及,而我更關心的是,太子為什麼會衝著昭容來。昭容做的是一個首相應該做的事,在紛繁複雜的政局中小心周旋,何以被人惦記上性命?

  是了,我想起來了,住在宮外時,連光德坊那樣的地方都有各種傳言,說昭容幫著皇后大搞斜封官的,說昭容貪財大興土木的,說昭容私下裡養了無數男寵的,我嗤之以鼻。坊間傳聞說什麼的都有,可我就知道,昭容在群賢坊的府第只有東南一隅,沒有像宗相公那樣霸占寺廟的土地,小心地避開了尼寺中的神佛,連賀婁都收了養女,昭容卻始終是個孤臣。

  「柴晏,還不快走?」她出聲提醒,我忙跟了上去。

  這一回是前所未有的驚險,我剛剛跟著進了肅章門,回頭就能望見叛軍的兵戈閃爍,賀婁關上了那道閣門。我這才反應過來,如果太子一定要衝著昭容去,那我這個昭容身邊的女官也必死無疑,昭容特意提醒我,就是特意要救我。

  一橫心,我與賀婁並肩站在了一起:「昭容快走!奴婢在這裡抵擋!」

  「鬧什麼?」賀婁一手按著劍,一手把我推開,「你跟昭容一起走,這裡有我!」

  昭容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也不管我跟上來沒有,直奔皇帝的寢殿去了。

  我不知道後世寫史的人會如何記載這次政變,也許會把太子的敗死歸咎到昭容身上吧?又或許會因這一次事件徹底把昭容打入韋黨?我驚於自己竟然主動往最壞的方向考慮,昭容都能被人惦記上性命,那往後無論有什麼樣的髒水潑在她身上,似乎都不足意外。

  昭容在乎嗎?

  她好像並不在乎,那次事件沒有影響到她,她依然在努力做事,從來不問坊間對她的風評。

  但她好像又始終在乎,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經常看到她提筆反覆寫一聯詩:

  太平詞藻盛,長願紀鴻休。

  我原以為她隨手就能寫的應制詩是沒有意義的,駕幸三會寺的那次寫下的詩,也只是諸多奉承中的一句,可她後來反覆地寫,反覆地寫,用最鄭重的那種方式,用最典雅的正楷寫這十個字。

  她在渴望天下清平。

  一個權秉紫宸的人,在渴望著天下的清平。

  我不知道,這種渴望里,是否有一點點是為她自己,她是最風光的內宰相,卻始終難以渴望一生一世的清平。

  景龍四年正月二十八,一個非節非慶的日子,從來不會投修寺廟的她,突然擬了一道詔命,要擴建東都的聖善寺。

  都說南朝的寺廟多,其實大唐的寺廟也不少,兩京每個坊里都有那麼三四座,林立的佛塔多了,便少有人關心這裡是哪一座,那裡是哪一座。我在腦子裡搜索了半晌聖善寺是個什麼樣的寺廟,最後才艱難想起,那是在神龍元年女皇帝剛剛駕崩時,今上為母親祈福時修建的寺廟。

  如今雖然前朝後宮還時常提起那我未曾謀面的女皇帝,但沒有人關注女皇其人,他們只把她當成女人上位的先例,魔咒一般地在朝堂上提起。遠在東都的寺廟,儘管名義上是今上的一片孝心,可將近四年多以來,沒有人想起過它。

  在神龍末年那場驚險的政變後,昭容身上的孤獨感愈發明顯了,她努力到麻木,好像只有在提起女皇帝時,眼裡閃著有活力的光。

  她們之間……不是橫亘著世仇嗎?

  我耳聞過一些傳言,說昭容在女皇的身邊忍辱負重,以偽裝的忠誠博取信任,終於等到神龍政變的機會,為無辜被夷滅的家族報仇雪恨。好一個驚險刺激的臥薪嘗膽翻版故事!旁人當宮闈秘事聽,而我卻聽得冷汗涔涔,以女皇帝的聖明,真的會相信偽裝出來的忠誠嗎?

  我把昭容擬好的詔命接過來,本來要直接下發的,卻沒忍住偷窺了一眼,疑惑問道:「只擴建五十步,會不會太少了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