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第119章 刑場
謝昭真的和北燕的人勾結到一起了!
消息一出,滿朝震動。
而自左金吾衛崔伯修信誓旦旦說著自己從謝昭身上搜出了賣國的書信後,整個京城更是有如油入沸水,沸沸揚揚。
自然有看不慣謝昭的人蹦出來說著酸言酸語,覺得謝昭本就是個任性妄為、不顧大局之人,瞧著他過去和北燕太子好得那個樣兒,會做出這種事情也算是意料之中。
但與此同時,更有大批百姓替謝昭不平,認定此事荒謬不堪,蹊蹺甚多。
「謝太傅和謝將軍為大峪做了多少,難不成諸位全都忘了嗎?我絕不相信謝太傅會教養出一個目無王法、背信棄義之人!」
「京城中見過小謝大人的人不少,無論是賣糖炒栗子的阿婆還是賣糖葫蘆的叔公,誰不夸小謝大人謙恭溫和,與他相處有如春風拂面,怡然自得?若真是一個狼子野心、無心無德之人,有必要對著大家做戲到這種地步嗎?」
「是的,定是有人要誣陷小謝大人!」
「小謝大人進京後做了這麼多事,這時候跳出來落井下石陰陽怪氣的人是沒長眼睛嗎?之前馮德麟一家害得京城多少人叫苦連天,若不是小謝大人伸張正義,還不知那一家缺德人要害多少人,就憑這事,我也會記得小謝大人的好一輩子。」
……
謝家軍大敗的消息傳來後,朝廷也亂成一鍋粥。
戶部尚書張如晦認定此敗仗與謝昭脫不了關係,再加上又有崔伯修搜出的謝昭的信紙罪狀佐證,張如晦在義憤填膺地罵了謝昭半個時辰後,乾脆直接奏請丞相和太后,請求早日將謝昭午門問斬,以告慰廖將軍和謝家軍的英魂。
此奏摺一出,雖然有御史台和林錚等人反對,但也有大批官員表示贊同。
丞相徐一辛不敵朝中大半官員的進言,最後只能哀嘆一聲,順從官員們的意見,給謝昭定了死罪,即日問斬。
「欺人太甚!真是欺人太甚!」
何方氣紅了眼,下了朝竟然直奔午門。一大把年紀的人了,又是個文弱官員,這時候也不知是哪裡生出的氣力,居然直接掙脫了一旁看守的金吾衛,在眾目睽睽下直接拿起了鼓槌,重重敲擊了下去!
「嗡——」
鼓面被大力錘擊,發出厚重低沉的長鳴,震耳欲聾。
但比鼓聲更加讓人震動的,是何大人悲痛難忍的一聲怒吼。
「謝昭無罪——」
那一下敲得太過用力,以至於此刻虎口甚至有些發麻。可何方還是目眥欲裂,又再次握住鼓槌,用盡渾身氣力狠狠在鼓面上敲擊而下:「鳴鼓申冤,我替謝昭不服!何方願以項上人頭擔保,謝昭無罪!謝昭無罪!」
現在是什麼情況?
天子尚幼,丞相僭越,外有強敵掠城,內有紛爭無數,將士守城而死,良臣入獄難言,君不君,臣不臣,在這種情況下,這鳴冤鼓又有什麼用呢?
可何方還是要敲!
為了謝昭,為了他自己,為了這大峪尚且未亡的良心,這鼓他就是要敲!丟了官帽算什麼,丟了幾十年學的禮義廉恥,這才讓人心頭髮涼!
崔伯修下馬,見何方又要開始敲鼓鳴冤,不由驚怒交加:「何方真是瘋了!」
怒瞪了一旁怔怔發愣的金吾衛一眼,他急忙呵斥道:「還不快去把何大人帶下來!」
金吾衛們這才回過神來,慌慌張張地對視一眼就衝著鳴冤鼓跑去,一個個拉著何方的胳膊肩膀,把人從台上帶下來。
何方氣得直接踹了一個金吾衛一腳,一邊努力掙脫肩膀上傳來的桎梏,一邊惡狠狠罵道:「一群走狗,別碰我!」
雙拳難敵四手,何方到底還是被金吾衛們拉了下來。
崔伯修還沒喘口氣,便聽得鼓鳴聲再度響起!
又是哪裡來的湊熱鬧的!
崔伯修氣急敗壞地看去,卻見原本被何方慌亂中丟到一旁的鼓槌又被一個五官端正的青年人撿起。青年文官穿著一身青色官服,義憤填膺地扔掉了頭上的官帽,擼起袖子把手中的鼓槌狠狠砸向鼓面!
「潘岳不服,御史台不服!」
此人正是謝昭在御史台的同僚潘岳。
瞥到身後的金吾衛們開始向自己撲來,潘岳急急忙忙又敲下一槌,氣沉丹田,嘶聲喊道:「謝昭無罪——」
一個個的,御史台都是瘋子!
崔伯修嘴巴都要生出燎泡,他氣得拎著手中的長劍就要上前,只是劍還未拔,就有一雙潔白修長的手握住了他的手腕,牢牢把他的手握住。
裴邵南笑得斯斯文文:「怎麼,敲鼓鳴冤都不行?金吾衛權利該還沒大到這地步吧。」
崔伯修冷笑一聲要甩開他的手,卻沒想到裴邵南動作敏捷,不僅沒有被他碰到分毫,另一隻手反而順勢把長劍連劍帶鞘全都從他腰上抽離,然後摔在了不遠處的地上。
「且安靜看著。」
像是碰到了什麼髒東西,裴邵南從袖中拿出一抹摺疊得整整齊齊的方巾,然後細細擦拭自己的手指,斂眸嗤笑一聲道:「徐大人還沒說什麼,崔大人也不必做出一副要殺人滅口的模樣來。」
崔伯修陰冷一笑:「這關裴大人什麼事?」
像是聽到什麼天大的笑話,裴邵南也跟著一笑,好聲好氣地問道:「那何大人他們敲鼓鳴冤,又關崔大人什麼事?」
謝昭真的和北燕的人勾結到一起了!
消息一出,滿朝震動。
而自左金吾衛崔伯修信誓旦旦說著自己從謝昭身上搜出了賣國的書信後,整個京城更是有如油入沸水,沸沸揚揚。
自然有看不慣謝昭的人蹦出來說著酸言酸語,覺得謝昭本就是個任性妄為、不顧大局之人,瞧著他過去和北燕太子好得那個樣兒,會做出這種事情也算是意料之中。
但與此同時,更有大批百姓替謝昭不平,認定此事荒謬不堪,蹊蹺甚多。
「謝太傅和謝將軍為大峪做了多少,難不成諸位全都忘了嗎?我絕不相信謝太傅會教養出一個目無王法、背信棄義之人!」
「京城中見過小謝大人的人不少,無論是賣糖炒栗子的阿婆還是賣糖葫蘆的叔公,誰不夸小謝大人謙恭溫和,與他相處有如春風拂面,怡然自得?若真是一個狼子野心、無心無德之人,有必要對著大家做戲到這種地步嗎?」
「是的,定是有人要誣陷小謝大人!」
「小謝大人進京後做了這麼多事,這時候跳出來落井下石陰陽怪氣的人是沒長眼睛嗎?之前馮德麟一家害得京城多少人叫苦連天,若不是小謝大人伸張正義,還不知那一家缺德人要害多少人,就憑這事,我也會記得小謝大人的好一輩子。」
……
謝家軍大敗的消息傳來後,朝廷也亂成一鍋粥。
戶部尚書張如晦認定此敗仗與謝昭脫不了關係,再加上又有崔伯修搜出的謝昭的信紙罪狀佐證,張如晦在義憤填膺地罵了謝昭半個時辰後,乾脆直接奏請丞相和太后,請求早日將謝昭午門問斬,以告慰廖將軍和謝家軍的英魂。
此奏摺一出,雖然有御史台和林錚等人反對,但也有大批官員表示贊同。
丞相徐一辛不敵朝中大半官員的進言,最後只能哀嘆一聲,順從官員們的意見,給謝昭定了死罪,即日問斬。
「欺人太甚!真是欺人太甚!」
何方氣紅了眼,下了朝竟然直奔午門。一大把年紀的人了,又是個文弱官員,這時候也不知是哪裡生出的氣力,居然直接掙脫了一旁看守的金吾衛,在眾目睽睽下直接拿起了鼓槌,重重敲擊了下去!
「嗡——」
鼓面被大力錘擊,發出厚重低沉的長鳴,震耳欲聾。
但比鼓聲更加讓人震動的,是何大人悲痛難忍的一聲怒吼。
「謝昭無罪——」
那一下敲得太過用力,以至於此刻虎口甚至有些發麻。可何方還是目眥欲裂,又再次握住鼓槌,用盡渾身氣力狠狠在鼓面上敲擊而下:「鳴鼓申冤,我替謝昭不服!何方願以項上人頭擔保,謝昭無罪!謝昭無罪!」
現在是什麼情況?
天子尚幼,丞相僭越,外有強敵掠城,內有紛爭無數,將士守城而死,良臣入獄難言,君不君,臣不臣,在這種情況下,這鳴冤鼓又有什麼用呢?
可何方還是要敲!
為了謝昭,為了他自己,為了這大峪尚且未亡的良心,這鼓他就是要敲!丟了官帽算什麼,丟了幾十年學的禮義廉恥,這才讓人心頭髮涼!
崔伯修下馬,見何方又要開始敲鼓鳴冤,不由驚怒交加:「何方真是瘋了!」
怒瞪了一旁怔怔發愣的金吾衛一眼,他急忙呵斥道:「還不快去把何大人帶下來!」
金吾衛們這才回過神來,慌慌張張地對視一眼就衝著鳴冤鼓跑去,一個個拉著何方的胳膊肩膀,把人從台上帶下來。
何方氣得直接踹了一個金吾衛一腳,一邊努力掙脫肩膀上傳來的桎梏,一邊惡狠狠罵道:「一群走狗,別碰我!」
雙拳難敵四手,何方到底還是被金吾衛們拉了下來。
崔伯修還沒喘口氣,便聽得鼓鳴聲再度響起!
又是哪裡來的湊熱鬧的!
崔伯修氣急敗壞地看去,卻見原本被何方慌亂中丟到一旁的鼓槌又被一個五官端正的青年人撿起。青年文官穿著一身青色官服,義憤填膺地扔掉了頭上的官帽,擼起袖子把手中的鼓槌狠狠砸向鼓面!
「潘岳不服,御史台不服!」
此人正是謝昭在御史台的同僚潘岳。
瞥到身後的金吾衛們開始向自己撲來,潘岳急急忙忙又敲下一槌,氣沉丹田,嘶聲喊道:「謝昭無罪——」
一個個的,御史台都是瘋子!
崔伯修嘴巴都要生出燎泡,他氣得拎著手中的長劍就要上前,只是劍還未拔,就有一雙潔白修長的手握住了他的手腕,牢牢把他的手握住。
裴邵南笑得斯斯文文:「怎麼,敲鼓鳴冤都不行?金吾衛權利該還沒大到這地步吧。」
崔伯修冷笑一聲要甩開他的手,卻沒想到裴邵南動作敏捷,不僅沒有被他碰到分毫,另一隻手反而順勢把長劍連劍帶鞘全都從他腰上抽離,然後摔在了不遠處的地上。
「且安靜看著。」
像是碰到了什麼髒東西,裴邵南從袖中拿出一抹摺疊得整整齊齊的方巾,然後細細擦拭自己的手指,斂眸嗤笑一聲道:「徐大人還沒說什麼,崔大人也不必做出一副要殺人滅口的模樣來。」
崔伯修陰冷一笑:「這關裴大人什麼事?」
像是聽到什麼天大的笑話,裴邵南也跟著一笑,好聲好氣地問道:「那何大人他們敲鼓鳴冤,又關崔大人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