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幸捂嘴笑:「你就得意吧。」說著把兒子丟到燕綏懷裡:「你說了要帶孫子的,喏,給你了。我去整理店鋪。」

  「我去!我什麼時候說過這話?」

  周幸哪裡理她,早跑的沒影了。阿狗和阿娟在一旁不厚道的笑。燕綏哪裡是肯吃虧的主?轉手就把娃丟給了廖雲,從此廖雲過上了帶侄子(外孫?)的苦逼生活!

  在孩子有人帶,小兩口沒有後顧之憂的前提下,果子鋪率先移進內城。既然是新店新氣象,不能再像外城一樣連個名字都沒有。別人稱呼起來直接叫好又多果子鋪,多少得跟個潮流起個名什麼的。周幸這個起名無能星人只好山寨了一個麥香村,本來想直接照搬某知名點心鋪的,後來想想成分主要是麥子,便改了一個字,便只能算山寨不能算盜版了。咳咳。羽絨服那邊更好辦,做的是冬天的生意,就叫暖暖居,又簡單又好記。兩家鋪子隔著一條風道,各占一邊。規劃上來講,二樓卻全做了羽絨服的生產工廠和宿舍,閣樓做倉庫,頂樓是曬場。夫妻兩個可以一邊顧家一邊顧生意,好奢侈的裝備!

  恰在此時,李二十一叔的鵝毛也送來了一些。買賣鵝,當然大部分是生的。李二十一叔的辦法是把有用的毛都給剃了!橫豎他是賣給相熟的酒樓,人家也不在意鵝長的是不是頂頂好看。沒有毛的鵝更能看出好歹來呢。也有賣給乾貨鋪子的,就更加了。那邊恨不得你把鵝都替他殺了。他自己也在集市上弄了鵝肉攤子,殺好的鵝剁開來,跟豬肉一樣論斤賣,內城條件中等的人家最*。橫豎他有渠道,鵝毛便大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當然也有整隻鵝賣出去的,這些丟掉的鵝毛實在沒法細究。好在東京閒漢奇多,從閒漢手裡買怕也不難。只是如今還沒開鋪子,不知道銷量如何,沒必要用到這一招。

  中秋乃果子鋪一年裡生意最好的時節,沒有之一。過年並沒有規定要吃果子,著重點還是在飯菜上頭。而中秋則是必須吃月餅的,當然此時叫月團。月餅要用到烤箱,不像粽子那麼好做,想要做的好吃不容易。大部分百姓家也懶的動手,多半是去各大果子鋪買了來。趁此良機,麥香村開業大酬賓了!

  開張之前周幸就沒閒著,中秋乃傳統佳節,發展到現在月餅的花樣已經五花十色,什麼口味都有。但傳統的月餅有一點不好,就是太大個了。多半四個為一斤,看起來固然體面,吃起來負擔卻不小。謝家做的並不是底層老百姓的生意,中層以上沒那麼缺衣少食,很多時候月餅都吃不完丟掉,或者硬塞下去。是以很多人到中秋,是看著月餅就愁。到周幸穿越之前,因物資的極度豐饒,月餅越做越小。想來這個到底繁華的東京也可以通用。

  麥香村今年的主題乃「繁花似錦」,只推出各色鮮花月餅,別的一概沒有。任何一家果子鋪,都必須有自己的特色。做雜了便又成了好又多,費力不討好。如今茶果子已經流行到各個角落,早不是他們家的優勢。謝威和周幸便拿鮮花做噱頭,定下了基調。

  月餅做的特別小個,只有雞蛋大小。按照月餅的口味,分了四種顏色的包裝。跟別處的月餅不一樣,周幸家的月餅幾種包裝可以拼成了十分華麗的圖案,再用精緻的藤盒包好,外面再有考究的封條和裝飾。整個看起來猶如一件藝術品!沒錯,周幸賣的就是禮盒裝,散的壓根就不賣!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並不是一句謊言。論勾心鬥角,古人比現代人怕還強些;論文學造詣,批量化生產的現代人更不如古人。但要論見識,幾千年的鴻溝可沒那麼好跨越。周幸的團隊並不是這個時代最強的,可是她和燕綏見過的東西卻是這個時代最多的。誰說月餅一定要做成傳統的模樣?千層酥包的玫瑰花餡,印上傳統的紋樣,我說它是月餅,它就是月餅!好追求新鮮的北宋人歡快的接受了新產品。因產量有限,沒買到的人捶胸跺足。周幸可沒本事搞飢餓銷售,可目前就產生了這樣的效果,麥香村內城的第一炮打的很不錯!

  中秋這日清晨,周幸才打開店門,就見一眼熟的身影戳在門口。定睛一看,竟是柳永!驚喜的跑至跟前喚道:「柳郎!?好久不見,你一向可好?」

  ☆、故人

  柳永哪裡還認得出周幸,眯著眼睛瞧了半天,只覺得眼熟。東京城裡認識他的人多了,也不在意周幸仿佛很熟捻的語氣,只笑問:「聞得娘子家的鮮花月團煞是好吃,娘子可還有貨?」

  周幸抿嘴笑道:「柳郎倒不認識我了,我是倖幸呀!月恆娘子的小女使,我的字還是你教的呢!」

  柳永一拍額頭笑道:「倖幸!竟然是你!你竟長這麼大了!」

  「是呀,我都當娘了呢!」

  「我都不知道,你還好?許給誰家了?」說著又用眼神掃了一圈店面:「你是老闆?」

  周幸點頭:「多虧了燕綏娘子幫忙才有今天。我家良人麼,柳郎怕也有點印象,往日常跟我打架的謝家小郎,可還記得?」

  名噪一時的花魁柳永當然記得,謝威卻是早忘了,便只說:「你過的好便好。後來我去教坊,都說你跟人走了,我還懸心來著。原來竟是跟著陳大家?她原就跟月恆好,最和氣不過的人。能照看你很不錯。她如今在何處呢?」

  「在後頭屋裡,她現在是我的養娘。」

  柳永點點頭:「果真?可方便與我敘敘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