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吉山問:「那還有必要找西戎與柔然嗎?」

  閔翀說:「西戎使者暫時沒有必要找了。回頭你帶人去找西戎的養馬人,用海外的香料與珍寶同他們換一些馬匹。至於柔然的,用茶葉與地毯去換即可。」

  「是,大人!」吉山剛從海外回來,又帶回了不少奇珍異寶,這些東西特別受胡人貴族的喜愛,尤其是波斯地毯,簡直就是胡人貴族身份的象徵。

  東戎使團離開之前,嵇高悄悄拜見了一次閔翀,答應了這次交易。閔翀以糧食換到了兩千匹駿馬,有了這兩千匹馬,安國的騎兵戰力將會得到有力的擴充。

  今年北方大旱,又有蝗災,遠在長城以北的柔然受影響最小,只要沒出現大雪災,他們今冬應當不至於進犯南邊。

  而東西戎缺糧,勢必會朝南邊的安國伸手,賣糧食給東戎,一是為了換馬匹,二是為了減少敵人。有了糧食,東戎人便不會餓肚子,但糧食也沒有多得能讓東戎進行一場持久的戰爭,所以他們輕易不敢出兵。

  西戎沒買到糧食,他們嚴重缺糧,今年秋冬必定會進犯安國。

  正在雍州境內訓練騎兵的裴凜之得知蕭彧在後方已經替他掃清了障礙,只需要專心對付西戎即可,便抓緊時間進行訓練,爭取打幾個漂亮的仗。

  抓緊時間練兵的不光有裴凜之,還有正在梁州境內練兵的蕭繇,仇人就在眼前,他恨不能血刃了所有西戎人。

  蕭彧一邊敦促閔翀進行戰爭儲備,一邊主持第一次全國範圍內的選拔考試。

  十一月初一,全國各州進行了選拔初試,報名的學子多達一萬多名,初試一共選拔出一千名考生,於第二年三月初一在建業進行會試。

  從會試中選拔出前三百名參加殿試,選出最優秀的前三十名,由蕭彧親自閱卷、面試授官。

  其餘被錄取的優異者將被朝廷安排到各地去做官吏,當然也不僅僅錄用三百名,有優秀者,三百名開外的也能錄用。

  蕭彧打算利用數次選拔,將整個安國上下的官場進行換血,替換成自己錄用的人才,雖然這其中也免不了還是有士族,但至少是憑著真才實學上來的。

  他希望底層百姓能夠早日進入考場,參加選拔考試,為他們的階層發聲。

  讓蕭彧感到高興的是,今年崖州有不少學塾出身的貧家子弟參加選拔考試,其中就有當年他教過的孩子,想想就覺得欣慰,總算有種自己種的菜可以收穫的成就感。

  這些貧家子弟是無法負擔長途旅費的,所以蕭彧讓地方政府統一送初試優勝者入京參加考試,一來是能夠保證他們順利參加會試,二來也能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畢竟現在這個年頭,就算是蕩平了賊寇,也還有各種猛獸需要提防,統一行動就安全多了。

  第143章 征西戎

  這是第一次在全國範圍內舉行考試, 嶺北的學子接到通知的時候,離考試時間只剩下三個月,所以這次並沒有進行綜合考試, 而是分科進行的。

  科目包括政論、農學水利、法令、醫學、武科、文藝、科學等, 其中文藝囊括了詩文、書法、繪畫、樂律等, 科學則包括算數、天文、格物、造化等。

  蕭彧希望文化科技全面開花,而不是重文輕理, 他要挖掘各種能人異士, 讓有才幹的人都能發揮所長。

  報考政論的人數自然是最多的, 有的科目不少地方都無人報考。但這不要緊,只要有這方面的需求,學子就會根據這個方向和興趣愛好去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向。

  至於錄取比例,則是根據各地的報考人數劃定的。全國考試用的是同一套試卷, 但需要照顧到各地參差不齊的教學水平, 鼓勵落後地區的學子通過學習改變命運。

  十一月中旬,初賽成績公布出來, 有些離京城遠的學子,就可以提前準備進京趕考了,比如寧州的學子, 過完年後再趕考恐怕來不及,得提前出發才行。

  今年乾旱的時間長,從七月一直乾旱到十一月, 北方都沒下過大雨。

  雍州豫州這兩地災情最為嚴重,糧食顆粒無收, 被蕭禕搜刮多年的百姓家中很少有存糧, 眼見著就要斷炊。

  不過官府很快就給大家吃了定心丸, 說不會讓百姓餓肚子。官府從嶺南運了很多糧食過來賣, 並且嚴禁糧食漲價。

  官府對糧食進行統一配發,根據每家人口多寡分發糧票,憑票買糧,一家只能買一次,錢不夠可以賒帳,來年有了收成再慢慢還。

  這是為了防止有人多買,畢竟官府要保證每家都有飯吃,不能餓死人,也要防止有人從官府買糧出去倒賣。

  安國北部雖然遭了災荒,由於南方並沒有受災,兩地調控,對國計民生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而東西戎境內的情況則大為不同,旱災蝗災過後,赤地千里,百姓吃光了家中的存糧,無以為繼。

  為了活命,不少北地的漢人都悄悄地往南逃,進入安國境內,希望能夠討一口吃的,不少人還沒到安國,便已餓死途中,易子而食的情況並不鮮見。

  而且就算進了安國又能如何呢,他們進來的地方跟他們的家鄉一樣,也遭遇了旱災與蝗災,不過是靠著官府的救濟才勉強維持著生計,能有多少施捨給乞討的人呢。

  人到了飢餓的狀態下,都會變得瘋狂,不少人甚至開始偷搶砸燒,一度陷入混亂的境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