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蕭彧笑著說:「不用跪拜,起來吧。尚書大人應當也與你們說過我這裡的規矩了, 我不喜這些禮儀。都說說自己喜好與擅長, 從前在京中可有任職?」

  蕭彧並不問他們九品中正的品階,只問他們的喜好與特長, 有什麼工作經驗。

  這些人除了年紀最大的王霖擔任過著作郎外,余者皆未出仕,王啟算是身居高位了,可見太原王氏在安國也不怎麼得勢。

  蕭彧說:「正好, 我朝中正缺著作郎, 便由王霖來擔任吧,歸禮部管。其他幾個便都由王大人安排去學塾先擔任夫子吧, 待明年三月選拔考試時再與其他學子一併考校。」著作郎便是史官。

  這個結果不僅令王家子弟十分意外, 也令王啟很意外, 他以為朝中如此缺人,他王家子弟都是才俊,隨便都能撈個官做,沒想到蕭彧竟然讓他們直接去當夫子。

  王啟也不好說什麼,只得說:「臣領旨。」

  王啟帶著族中子弟離開的時候,蕭彧說:「王大人留步。」

  等其他人都離開之後,蕭彧才說:「王大人是否有些疑惑,我為何讓你族中子弟去當夫子?」

  王啟低下頭:「臣不敢妄測聖意。」

  蕭彧說:「王家子弟都是才俊,然世家子弟自小錦衣玉食,不知真實的民間生活,所以我想讓他們都先去學塾中體驗一番廣州民生,如此才能真正為民做主。望王大人安撫好子弟情緒。」

  「陛下深謀遠慮,臣佩服不已。臣會謹遵聖意,安排子弟去各地學塾擔任夫子。」王啟心裡其實也有點兒高興,他族中子弟都自視頗高,來番禺後,皆有一種城裡人下鄉的優越感,連他這個族叔都不怎麼放在眼中,如今蕭彧要打磨這些人的銳氣,可不是個好機會。

  王啟出了府,族中的子弟都在門外等著他,一個膽子大的問:「五叔,這陛下是什麼意思?不是讓我們去做官呢?」

  王啟說:「不是說得很清楚了嗎?讓你們去學塾當夫子,明春參加選拔考試,再統一安排官職。」

  「我們還要考試?我們都中正過了。」

  「那是那邊中正的,我們這邊不認。」

  另一個說:「我是先帝的時候就中正的,他不認那位,總要認先帝吧。」

  王啟說:「先帝的也不認。兩邊的規矩不一樣,來了這邊,就得按照這邊的規矩來。上車吧。」

  等上了車,話題又繼續起來,一個:「我不想去當什麼夫子,等明年直接考試吧。」

  王啟施施然道:「陛下已經發話了,說你們初來乍到,不了解廣州的風物人情與民生現狀,讓您們去做幾個月夫子體驗一下,以後才能做個好官。做夫子還有額外的好處,我手下的禮部侍郎謝從,一個寒門子弟,從前就在崖州當夫子,陛下器重他,直接提拔為侍郎了。你們也好好把握機會,陛下是有大才之人,定然不會屈居在這小小一隅。現在百業待興,又當用人之際,可不是你們的好機會?」

  王霖說:「五哥今日所說的活字印刷,真是陛下親自設計的嗎?」他是這幫子弟中唯一與王啟同輩的。

  「是陛下的主意,讓工匠去做的。你們昨日看到的脂玉白,也是陛下在崖州的作坊所造。陛下遠比你們認為的有才幹。」王啟是打心眼裡佩服蕭彧的。

  「陛下倒是喜歡些奇技淫巧的東西,沒準他會很欣賞三哥呢。」叫王川的十幾歲少年道。

  一個人接話:「得了吧,三哥成天就知道搗鼓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一樣都派不上用場。你想讓他去行宮拆家嗎?」

  王啟聽他們這麼,想起來還有人不在:「對了,今日怎不見王涓?」

  「三哥對做官不感興趣,去城外研究那個會轉動的水車去了。」王川說。

  王啟一愣,說:「那叫筒車,又叫蕭車,也是陛下想出來的。」

  眾人驚訝之極:「陛下竟如此厲害!」

  王啟說:「所以你們別小瞧了他。他為人謙和,看著像沒什麼威嚴,但絕頂聰明,這也是我選擇留下來輔佐他的原因,若他能統御天下,將會是萬民之福。」

  蕭彧不知道王啟在自家子弟面前將他誇成了一朵花,此刻他正拔腿朝向陽的房間跑,因為有人告訴他,向陽醒了!

  向陽已經在床上躺了二十幾天,剛開始孟思歸還信誓旦旦地說向陽很快便能醒轉,但向陽一直都沒甦醒,弄得思歸都快失去信心了,也不敢保證一定會醒來了。

  如今向陽可算是醒了,怎能不令人激動。蕭彧衝進向陽的房間:「向陽!」

  床邊有幾人圍著,孟思歸正在為向陽扎針,向陽聽見蕭彧的聲音,轉過頭來,看著蕭彧,張了張嘴,沒發出聲來,便衝著蕭彧笑,一笑,眼角便有眼淚滑落下來。

  蕭彧跑到床邊,握住向陽的手:「你可算是醒了,你都快嚇死我們了!謝天謝地,你總算醒了。」

  其他人也都七嘴八舌地跟向陽說著話,但向陽始終一言不發,蕭彧終於覺得不對勁了:「你怎麼了,為什麼不說話?」

  孟思歸說:「長時間不說話,可能會造成失語現象,應該等過一陣子就好了。」

  蕭彧放了心:「向陽你別急啊,慢慢就好了。我還記得那天約好了一起吃朝飯的,等你好了,一定要一起吃朝飯。」

  向陽腦袋輕輕動了一下,算是回應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