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初審到張榜,一共花了十來天,直到三月十二日,結果才公布出來。

  之前茶館徵稿的那些優秀者,都在上榜的名額中。蕭彧覺得真正的才能果然還是做不了假的。

  榜單結果出來後,整個番禺城內都洋溢著喜氣洋洋氛圍,那些上榜者到處都在互相道賀、宴請好友。雖然還有面試,但他們都覺得問題不大,對前途充滿了信心。

  蕭彧看著上榜的名單,錄取的一百零三人中,庶族出身的士子占了六成。

  當然並非是士族子弟學識真就不如庶族子弟,而是在這次考試報名的名額中,庶族士子就占到了七成以上。

  大多數士族子弟都還在觀望中,他們也許是不太確定蕭彧這個皇帝能做多久,也許是不太相信這種選拔考試,又或許是愛惜名聲,不願意輕易參加考試,萬一考不過庶族子弟,那多丟人。

  不過這一次,的的確確讓庶族子弟長臉了,他們以壓倒性的優勢勝過了士族子弟,這說明他們的學問與能力並不輸於資源豐富的士族子弟。

  筆試結束之後,便是面試,面試官為三人:裴凜之、閔翀和王啟。士子要經過數位考官狂轟濫炸的問題,心理素質不好,還真應對不好。

  面試的時候,蕭彧坐在屏風後面,有想問的問題時,便寫出來,交給吉海拿出去,遞給裴凜之,由他代問。

  因為最後一輪的面試還是蕭彧本人,挑選出其中最為優秀的十人進行面試。

  第一次選拔考試,狀況百出,但結果還是不錯的。經過半個多月的緊張考試與面試,三月十八日,正式榜單張貼出來,最終選拔出來的人為一百名,有三人在面試時被淘汰。

  接下來,這一百人將經過挑選分配到各個職位上去,蕭彧終於有自己的人手了。

  第100章 出征

  三月初一, 崖州也進行了選拔考試。崖州的人口約為廣州的十分之一,報名人數卻有將近二百人,這說明了蕭彧以及新政在崖州的影響要遠大於廣州。

  也是同樣的考題,考試結束後, 先由姚陶、唐敬雲、孟洪、關山等進行初審, 再將試卷送往番禺進行最後的審核。

  這是為了以防試卷在運送途中出現遺失與損壞,考生至少還有一個成績。

  崖州報考的人數雖然多, 但成績沒法與廣州的比, 最後錄取的人數在五十人左右, 前六的考生被選中前往廣州,由蕭彧親自面試,且大概率會留在朝中任職。

  也就是說, 第一次選拔考試,錄用了一百五十人。此外武科也招收了五名考生,因為報考武科的考生太少了。

  分配的時候,番禺留了二十幾人,分別安排到各個衙門中,從基層做起。

  蕭彧當初設計的六部中央機構,目前僅有兵部與戶部成立起來了, 兵部由裴凜之領銜,戶部是閔翀負責。

  這次考試結束之後, 蕭彧打算將禮部開設起來, 由王啟為尚書, 負責教育、禮樂、民族與外交問題。

  蕭彧深知,王啟代表的是傳統儒家思想, 他統領禮部, 教育改革的阻力會比較大。

  但放眼整個天下, 能夠認同他思想的,除了裴凜之和閔翀,也就是他親自教出來的那些學生。

  而這些學生都還太年輕,根本擔不了如此重任,只能慢慢來。好在現在班底不大,他可以自己多費點心,引導一下教育的方向。

  蕭彧去請王啟出山的時候,王啟拒絕了:「恕難從命。如今我乃陛下階下囚,怎能擔此大任。」王啟終於改口了,也就意味著,他已經認可了蕭彧的身份。

  蕭彧言辭懇切地說:「我也深知王大人的憂慮。但思慮再三,似乎沒有更合適的人選。如今我朝初創,百業待興,人才奇缺。雖說剛考完選拔試,但到底都是新人,禮部尚書此等職務,非德高望重者不能擔當,所以才請王大人出來主持。請王大人協助我!」

  王啟捋著鬍鬚,嘆氣:「非我不願,實不能也。我若是真在你朝擔任官職,只怕族中父老受我牽連。」

  蕭彧點頭:「確是我強人所難了。如今禮部尚書之位只能虛位以待了,王大人何時想通了,便可來找我。不過往後我若還是有什麼疑問,希望還能得到王大人的釋疑解惑。」既然不能來當官,那就給自己當個顧問吧。

  這點王啟倒是沒拒絕:「願意為陛下效勞。」

  所以儘管王啟沒擔任官職,蕭彧還是按照禮部尚書的職務為他發放俸祿,如今王啟回不去建業,又不能出仕,一家子總不能坐吃山空。

  禮部還是創辦起來了,蕭彧任命一名叫謝從的崖州士子為禮部侍郎,專門負責教育事宜,因為他從前在崖州擔任學塾夫子,由他來督辦各地學塾是再合適不過了。

  廣州人口過百萬,學童數量自然與崖州不能相提並論。除了要修建更多的學塾,聘請更多的夫子,還要準備更多的教材。

  廣州學童受教育程度普遍要比崖州高一些,有不少已經上過家塾與私塾,所以並非都是初級班,因而教材也就不是只有四書五經便足夠。

  況且就算四書五經,他們也沒刻完雕版。雕版印刷的效率太低,成本太高,蕭彧決定弄活字印刷。

  晚上睡覺的時候,蕭彧對裴凜之說:「凜之,你明日安排人去一趟崖州,將刻版師傅都接過來,還要帶兩名優秀的陶工過來。」

  裴凜之有些意外:「你打算在廣州燒瓷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