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只再等他一晚。
安頓好謝府的人後,錦瑟便服侍姜韞沐浴更衣,上榻歇息了。
午夜時分,姜韞剛合上眼,便被屋外不小的動靜驚醒了。
腳步聲凌亂無序,砰砰砰地由遠及近。
她在黑暗中睜開眼,下意識撫了撫小腹,隨後不疾不徐地坐起身來。
透過半掩著的窗往外瞧,屋外火光點點,熒如白晝。
姜韞蹙了下眉。
錦瑟睜著惺忪的睡眼進來了,驚慌道:「娘子,有人闖進府里來了!」
她聽見響動,原以為是姑爺回府了,誰曾想一隊人馬毫無禮數地破門而入,上來便是要見姜韞。
姜韞眉心緊鎖,一面加緊穿戴整齊,一面聽錦瑟稟報所見所聞。
「李晟?」她聽到這個名諱,動作一頓,不由側頭問。
錦瑟頷首,為她系好腰間的裙帶,道:「領頭那個報的就是這名諱,說是幽州刺史。」
見姜韞垂眼思忖,錦瑟這才想起來,之前給姑爺塞舞姬的不就是這位幽州刺史李晟嗎?
「叫他去正廳候著。」
「奴婢去多叫幾個人在正廳守著?」
姜韞不置可否。
二人一道往正廳去的時候,錦瑟本有些慌神,側眸見姜韞一臉的氣定神閒、不慌不忙,便又稍稍安了些心神。
姜韞踏進正廳之時,那位不速之客正坐在上首喝茶,見她進來了,才不緊不慢地起身,敷衍地講了下禮數。
她眯眼細瞧了幾眼。這幽州刺史李晟比她預想中的要年輕些,瞧著不過三十餘歲的年紀,已然是鎮守邊疆的一州之長了。沈煜手裡那近三萬的幽州鐵騎原是這李晟一手練出來的強兵。
她目光稍往下,瞥見他身上軟甲縫隙里的血污。
「事出緊急,驚擾沈夫人歇息,乃本官之過。」李晟話里客氣,語氣神色卻是半分歉意也不曾有的,「眼下夫人既已醒了,便連夜隨本官動身出城吧。」
錦瑟驚嚇不已,正欲出言之時,被姜韞一個眼神按捺住了。
「李太守是奉何人之意?」姜韞問這話時,察覺他眼裡一閃而過的不悅和傲慢。
李晟臉色有些沉,正欲開口之時,便聽她又問了句——
「是永平侯?」雖是問話,語氣卻是篤定的。
李晟訝然抬起眼,旋即又沉著臉道:「沈夫人既已知曉,還請抓緊時辰隨本官出城。侯爺讓本官給夫人帶句話,夫人只管回關東候他凱旋便是。」
姜韞抿了下唇,沉默地重又審視他片刻,忽然問:「太守是隴西人?」
李晟明顯頓了一下。
姜韞已然得到了答案,便也不再多問了。
「太守稍候。」言罷,她便折身出了正廳。
一出了正廳,錦瑟便忍不住急急發問:「娘子,您真要出城嗎?那人當真是奉侯爺之命?」
姜韞疾步往正房去,耐下心解釋:「他才從戰場上回城的,正交戰之時,他毫無道理回城來管我這一介後宅婦人的死活。況且他乃一州之長官,除了沈煜,無人能使喚得動他。再者,他恐怕是沈煜早先埋在幽州的棋,隴西李氏,可不就是我那婆母的娘家嗎?」
至於沈煜為何派這麼個大人物來送她出幽州,她心中還未有定論。
官不小,脾氣架子也不小。
「去叫謝府的人跟在後面,一道出城。」姜韞捋了捋,一一吩咐下去。
待得一行人收整完畢,姜韞搭著錦瑟的手上馬車。夜裡點了火摺子仍是昏暗難視,她留神緊盯著腳下,以防不慎踩空摔了。
未料動作太慢,惹得那李晟打馬而來不耐地催促。
錦瑟惱了,她才不管是什麼大官呢,當即抬眼瞪了過去:「我家夫人有孕在身,勞煩太守客氣些!」
姜韞阻止不及,輕蹙了下眉。
那李晟聞言像是愣了一下,下一瞬又哼笑了一聲,嘲諷意味分毫不掩:「怪道他偏要遣某來送你出城,原是為了留子嗣。」
姜韞側眸睨了他一眼,眼神有些冷。
李晟言罷,便頭也不回地打馬往前去了。
有幽州長官護送,馬車趁著夜色,出城南下一路分外順暢。
馬車行進太快,顛得難受至極,姜韞忍了又忍,在出城後不久叫了停。
李晟不情不願地讓馬車停下來了,雖則臉色不善,到底並未多說些什麼。
不論是永平侯夫人這個名頭,還是姜家長房嫡女的身份,他都惹不太起。昨夜若不是氣頭上,也不至於態度如此惡劣。
他取了只水囊送了過去,卻不見姜韞接下。
姜韞臉色蒼白坐在車沿透氣,實在懶得搭理他。
李晟的手僵在半空中,只好又收回來了。他火氣又起來了,面無表情地問,又是昨夜那副譏諷的口氣:「沈夫人不是在鬧和離嗎?怎麼跑到幽州來玩什麼同生共死的把戲?」他原以為她不過是個妾室,被永平侯帶在身邊解悶兒的。被安排了這麼個任務,才知曉這位原是正房,京城姜家那位嫡出的天之嬌女。
只是姜家又怎樣?不過是個女人罷了。不安安分分待在後宅,偏要跑出來給男人添亂。沈煜仗著身份高、有本事,拿利益置換,對他頤指氣使也就罷了。一個後宅婦人,眼高於頂個什麼勁兒?
姜韞掀起眼皮子,不咸不淡地瞟了他一眼。
安頓好謝府的人後,錦瑟便服侍姜韞沐浴更衣,上榻歇息了。
午夜時分,姜韞剛合上眼,便被屋外不小的動靜驚醒了。
腳步聲凌亂無序,砰砰砰地由遠及近。
她在黑暗中睜開眼,下意識撫了撫小腹,隨後不疾不徐地坐起身來。
透過半掩著的窗往外瞧,屋外火光點點,熒如白晝。
姜韞蹙了下眉。
錦瑟睜著惺忪的睡眼進來了,驚慌道:「娘子,有人闖進府里來了!」
她聽見響動,原以為是姑爺回府了,誰曾想一隊人馬毫無禮數地破門而入,上來便是要見姜韞。
姜韞眉心緊鎖,一面加緊穿戴整齊,一面聽錦瑟稟報所見所聞。
「李晟?」她聽到這個名諱,動作一頓,不由側頭問。
錦瑟頷首,為她系好腰間的裙帶,道:「領頭那個報的就是這名諱,說是幽州刺史。」
見姜韞垂眼思忖,錦瑟這才想起來,之前給姑爺塞舞姬的不就是這位幽州刺史李晟嗎?
「叫他去正廳候著。」
「奴婢去多叫幾個人在正廳守著?」
姜韞不置可否。
二人一道往正廳去的時候,錦瑟本有些慌神,側眸見姜韞一臉的氣定神閒、不慌不忙,便又稍稍安了些心神。
姜韞踏進正廳之時,那位不速之客正坐在上首喝茶,見她進來了,才不緊不慢地起身,敷衍地講了下禮數。
她眯眼細瞧了幾眼。這幽州刺史李晟比她預想中的要年輕些,瞧著不過三十餘歲的年紀,已然是鎮守邊疆的一州之長了。沈煜手裡那近三萬的幽州鐵騎原是這李晟一手練出來的強兵。
她目光稍往下,瞥見他身上軟甲縫隙里的血污。
「事出緊急,驚擾沈夫人歇息,乃本官之過。」李晟話里客氣,語氣神色卻是半分歉意也不曾有的,「眼下夫人既已醒了,便連夜隨本官動身出城吧。」
錦瑟驚嚇不已,正欲出言之時,被姜韞一個眼神按捺住了。
「李太守是奉何人之意?」姜韞問這話時,察覺他眼裡一閃而過的不悅和傲慢。
李晟臉色有些沉,正欲開口之時,便聽她又問了句——
「是永平侯?」雖是問話,語氣卻是篤定的。
李晟訝然抬起眼,旋即又沉著臉道:「沈夫人既已知曉,還請抓緊時辰隨本官出城。侯爺讓本官給夫人帶句話,夫人只管回關東候他凱旋便是。」
姜韞抿了下唇,沉默地重又審視他片刻,忽然問:「太守是隴西人?」
李晟明顯頓了一下。
姜韞已然得到了答案,便也不再多問了。
「太守稍候。」言罷,她便折身出了正廳。
一出了正廳,錦瑟便忍不住急急發問:「娘子,您真要出城嗎?那人當真是奉侯爺之命?」
姜韞疾步往正房去,耐下心解釋:「他才從戰場上回城的,正交戰之時,他毫無道理回城來管我這一介後宅婦人的死活。況且他乃一州之長官,除了沈煜,無人能使喚得動他。再者,他恐怕是沈煜早先埋在幽州的棋,隴西李氏,可不就是我那婆母的娘家嗎?」
至於沈煜為何派這麼個大人物來送她出幽州,她心中還未有定論。
官不小,脾氣架子也不小。
「去叫謝府的人跟在後面,一道出城。」姜韞捋了捋,一一吩咐下去。
待得一行人收整完畢,姜韞搭著錦瑟的手上馬車。夜裡點了火摺子仍是昏暗難視,她留神緊盯著腳下,以防不慎踩空摔了。
未料動作太慢,惹得那李晟打馬而來不耐地催促。
錦瑟惱了,她才不管是什麼大官呢,當即抬眼瞪了過去:「我家夫人有孕在身,勞煩太守客氣些!」
姜韞阻止不及,輕蹙了下眉。
那李晟聞言像是愣了一下,下一瞬又哼笑了一聲,嘲諷意味分毫不掩:「怪道他偏要遣某來送你出城,原是為了留子嗣。」
姜韞側眸睨了他一眼,眼神有些冷。
李晟言罷,便頭也不回地打馬往前去了。
有幽州長官護送,馬車趁著夜色,出城南下一路分外順暢。
馬車行進太快,顛得難受至極,姜韞忍了又忍,在出城後不久叫了停。
李晟不情不願地讓馬車停下來了,雖則臉色不善,到底並未多說些什麼。
不論是永平侯夫人這個名頭,還是姜家長房嫡女的身份,他都惹不太起。昨夜若不是氣頭上,也不至於態度如此惡劣。
他取了只水囊送了過去,卻不見姜韞接下。
姜韞臉色蒼白坐在車沿透氣,實在懶得搭理他。
李晟的手僵在半空中,只好又收回來了。他火氣又起來了,面無表情地問,又是昨夜那副譏諷的口氣:「沈夫人不是在鬧和離嗎?怎麼跑到幽州來玩什麼同生共死的把戲?」他原以為她不過是個妾室,被永平侯帶在身邊解悶兒的。被安排了這麼個任務,才知曉這位原是正房,京城姜家那位嫡出的天之嬌女。
只是姜家又怎樣?不過是個女人罷了。不安安分分待在後宅,偏要跑出來給男人添亂。沈煜仗著身份高、有本事,拿利益置換,對他頤指氣使也就罷了。一個後宅婦人,眼高於頂個什麼勁兒?
姜韞掀起眼皮子,不咸不淡地瞟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