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裴渠傷處隱隱痛起來,他轉過身皺眉道:「妙文兄先借我不行嗎?」
「我才不借呢。」徐妙文脖子一橫,傲慢地拒絕道。
裴渠低頭就往外走,徐妙文趕緊上前抓住他:「這樣好了。」
裴渠靜候下文。
「你家裡不是種了不少果樹嘛,什麼石榴啊鮮棗啊,也快熟了吧,今日天這麼好,你去東市賣嘛,賣完了直接去衣行取衣裳,你看多好!」他算算時辰:「現在去摘剛好,我再給你喊倆人來幫忙。」
他說著就將裴渠往果園拖,完全罔顧裴渠的傷和抗議。裴渠說:「長安現在的物價哪有那麼貴,賣完了也必定不夠」,徐妙文說:「不夠我借給你行不行?」
裴渠拗不過他,且因早有出門擺攤賣菜的經驗,自然不會怕丟人。一行人摘了幾大筐果子,扛上牛車徑直拖去東市。
這時候開市沒多久,卻已熱鬧至極。前陣子因為不停下雨,很少有人出門,集市亦冷冷清清。今日天好,便有許多人出門閒逛。從一丁點個子的總角小兒到七八十的老人家,從不修邊幅的壯漢到衣著精緻帶著帷帽的富家娘子,什麼樣的人都有。
徐妙文將裝滿果子的筐依次擺好,不拘小節地在藺草蓆子上坐下來,不要臉地吆喝道:「萬年縣裴少府快窮得吃不上飯啦,只能拿出些果子來賣,都來瞅一瞅呀。」
裴渠坐在他旁邊,面前擺著一隻裝滿鮮棗的筐子,抬頭看著來往路人。
有好事者聚過來,問道:「可是裴相公家的七郎?」
「正是正是。」徐妙文點點頭。
「啊,真的嗎?竟混到這地步嗎……」
「沒辦法呀……」徐妙文正打算描述裴渠的悲慘經歷,裴渠卻伸手指了一下面前筐子,對那人道:「都很新鮮,買一些如何?」
他說話時面上是慣常的微笑,看得那人愣了愣,忙說:「好啊好啊。」
徐妙文看他熟練地給人稱重算錢,心說果真是賣過菜吃過苦頭的,就是不一樣。他知他這些年在異國他鄉過得不易,遂推推他道:「你在那邊也賣過菜嗎?」
「那邊因為稀有可以賣得更貴些。」
「那你發了呀。」
「不過是掙了些回家路費,沒有很多。」
「……」
「……」
說話間又賣出去一些,因東市毗鄰平康坊宣陽坊常樂坊,來往的人出手亦闊綽得多,給錢給得很是大方。
賣得差不多時,徐妙文坐在一旁低頭拼命數錢,他生平頭一次收到這麼多銅板,簡直數得要暈了,最後報給裴渠一個數字,裴渠卻直截了當回說:「不對,算錯了,多點了十一個。」
徐妙文不信邪,低頭又重新數了一遍果然錯了。他吃了個癟,不大高興地坐著看人來人往。
這時已近黃昏,秋風習習斜陽暖,筐中果子也將要賣完,集市上人來人往談笑聲吆喝聲仍舊不減,這一份人間熱鬧再尋常不過。徐妙文支頤坐在蓆子上,看得有些著迷,裴渠看著也若有所思。
他忽道:「雲起啊,這陣子發生這麼多事,好像天都要塌了,覺得什麼都陰沉沉的壓著人喘不過氣。但這會兒看看他們,卻又覺得似乎什麼事也沒發生過,真像是大夢一場吶。」
裴渠唇角微微彎起弧度來,側臉在夕陽下分外平靜,這平靜中卻又緩慢騰起一些輕鬆的意味,他淡淡地說:「妙文兄,謝謝你。」
徐妙文知道他想通了,遂霍地站起來:「不浪費時間了,閉市之前趕緊去將嫁衣取來,我今日沒帶魚袋沒法搞特權的!」他拎著沉重的錢袋子:「雖然遠遠不夠,但我暫先借你好啦。」
裴渠低頭收拾了竹筐,將空筐悉數搬上了牛車,兩人這才往衣行去。
衣行也快要閉門,夥計看到那一大袋子銅板簡直要哭,一個個數過來耗費了很長時間,等結清楚,閉市的街鼓聲已咚咚咚急促響起來。
衣行娘子急忙忙將做好的嫁衣取了來,按規矩得讓客人檢查有無錯漏方能取走。
對著堂前如丹夕陽,大紅嫁衣一點點鋪開,鮮艷得幾乎令人迷醉。金光中有細碎難辨的塵埃緩緩浮動,街鼓聲都慢了下來。
☆、第75章 七五如此
拋開裴渠的反應不說,就連站在一旁看嫁衣的徐妙文這時也有些許恍惚感。
他與髮妻成婚時都還十分年輕,皆是彼此不知珍惜的年紀,只因為家世年齡模樣相當被湊在一起。那時他不過是大理寺一個小小職官,而髮妻亦是官家出身不知體諒旁人辛苦的貴千金,兩人脾氣都不怎麼好,針尖對麥芒,早年間也是衝突無數。
本以為會這樣磕磕絆絆伴拖著對方走一生,但人事通常最無法預斷,髮妻很快離他而去,且是陰陽兩隔的分別,那是比生離更乾淨的了斷。
往後人生中不會有人皺眉抱怨他將公務帶回家,也沒有人嫌棄他衣服上的牢獄氣味……
抱怨和衝突是沒有了,可他卻還有許多話要講,就是沒了對象。
髮妻去世後很長一段時日內,徐妙文根本不回家,也不與什麼人來往。至交友人遠在異國他鄉,同僚中也沒有能聊得來的,回家更是一片清冷,只有高足案上厚厚卷宗陪他度日,偶爾挑燈剪燭時,竟能瞧見虛渺幻想,是髮妻著一身大紅喜服的模樣。
念至此,徐妙文倏忽閉上眼,揉了揉眉心竟是轉過身去。屋外夕陽愈發濃烈,地上鋪了一層金紅,衣行內已沒什麼客人,安安靜靜的,只聽得裴渠分外平靜的一句:「就這樣收起來吧。」
「我才不借呢。」徐妙文脖子一橫,傲慢地拒絕道。
裴渠低頭就往外走,徐妙文趕緊上前抓住他:「這樣好了。」
裴渠靜候下文。
「你家裡不是種了不少果樹嘛,什麼石榴啊鮮棗啊,也快熟了吧,今日天這麼好,你去東市賣嘛,賣完了直接去衣行取衣裳,你看多好!」他算算時辰:「現在去摘剛好,我再給你喊倆人來幫忙。」
他說著就將裴渠往果園拖,完全罔顧裴渠的傷和抗議。裴渠說:「長安現在的物價哪有那麼貴,賣完了也必定不夠」,徐妙文說:「不夠我借給你行不行?」
裴渠拗不過他,且因早有出門擺攤賣菜的經驗,自然不會怕丟人。一行人摘了幾大筐果子,扛上牛車徑直拖去東市。
這時候開市沒多久,卻已熱鬧至極。前陣子因為不停下雨,很少有人出門,集市亦冷冷清清。今日天好,便有許多人出門閒逛。從一丁點個子的總角小兒到七八十的老人家,從不修邊幅的壯漢到衣著精緻帶著帷帽的富家娘子,什麼樣的人都有。
徐妙文將裝滿果子的筐依次擺好,不拘小節地在藺草蓆子上坐下來,不要臉地吆喝道:「萬年縣裴少府快窮得吃不上飯啦,只能拿出些果子來賣,都來瞅一瞅呀。」
裴渠坐在他旁邊,面前擺著一隻裝滿鮮棗的筐子,抬頭看著來往路人。
有好事者聚過來,問道:「可是裴相公家的七郎?」
「正是正是。」徐妙文點點頭。
「啊,真的嗎?竟混到這地步嗎……」
「沒辦法呀……」徐妙文正打算描述裴渠的悲慘經歷,裴渠卻伸手指了一下面前筐子,對那人道:「都很新鮮,買一些如何?」
他說話時面上是慣常的微笑,看得那人愣了愣,忙說:「好啊好啊。」
徐妙文看他熟練地給人稱重算錢,心說果真是賣過菜吃過苦頭的,就是不一樣。他知他這些年在異國他鄉過得不易,遂推推他道:「你在那邊也賣過菜嗎?」
「那邊因為稀有可以賣得更貴些。」
「那你發了呀。」
「不過是掙了些回家路費,沒有很多。」
「……」
「……」
說話間又賣出去一些,因東市毗鄰平康坊宣陽坊常樂坊,來往的人出手亦闊綽得多,給錢給得很是大方。
賣得差不多時,徐妙文坐在一旁低頭拼命數錢,他生平頭一次收到這麼多銅板,簡直數得要暈了,最後報給裴渠一個數字,裴渠卻直截了當回說:「不對,算錯了,多點了十一個。」
徐妙文不信邪,低頭又重新數了一遍果然錯了。他吃了個癟,不大高興地坐著看人來人往。
這時已近黃昏,秋風習習斜陽暖,筐中果子也將要賣完,集市上人來人往談笑聲吆喝聲仍舊不減,這一份人間熱鬧再尋常不過。徐妙文支頤坐在蓆子上,看得有些著迷,裴渠看著也若有所思。
他忽道:「雲起啊,這陣子發生這麼多事,好像天都要塌了,覺得什麼都陰沉沉的壓著人喘不過氣。但這會兒看看他們,卻又覺得似乎什麼事也沒發生過,真像是大夢一場吶。」
裴渠唇角微微彎起弧度來,側臉在夕陽下分外平靜,這平靜中卻又緩慢騰起一些輕鬆的意味,他淡淡地說:「妙文兄,謝謝你。」
徐妙文知道他想通了,遂霍地站起來:「不浪費時間了,閉市之前趕緊去將嫁衣取來,我今日沒帶魚袋沒法搞特權的!」他拎著沉重的錢袋子:「雖然遠遠不夠,但我暫先借你好啦。」
裴渠低頭收拾了竹筐,將空筐悉數搬上了牛車,兩人這才往衣行去。
衣行也快要閉門,夥計看到那一大袋子銅板簡直要哭,一個個數過來耗費了很長時間,等結清楚,閉市的街鼓聲已咚咚咚急促響起來。
衣行娘子急忙忙將做好的嫁衣取了來,按規矩得讓客人檢查有無錯漏方能取走。
對著堂前如丹夕陽,大紅嫁衣一點點鋪開,鮮艷得幾乎令人迷醉。金光中有細碎難辨的塵埃緩緩浮動,街鼓聲都慢了下來。
☆、第75章 七五如此
拋開裴渠的反應不說,就連站在一旁看嫁衣的徐妙文這時也有些許恍惚感。
他與髮妻成婚時都還十分年輕,皆是彼此不知珍惜的年紀,只因為家世年齡模樣相當被湊在一起。那時他不過是大理寺一個小小職官,而髮妻亦是官家出身不知體諒旁人辛苦的貴千金,兩人脾氣都不怎麼好,針尖對麥芒,早年間也是衝突無數。
本以為會這樣磕磕絆絆伴拖著對方走一生,但人事通常最無法預斷,髮妻很快離他而去,且是陰陽兩隔的分別,那是比生離更乾淨的了斷。
往後人生中不會有人皺眉抱怨他將公務帶回家,也沒有人嫌棄他衣服上的牢獄氣味……
抱怨和衝突是沒有了,可他卻還有許多話要講,就是沒了對象。
髮妻去世後很長一段時日內,徐妙文根本不回家,也不與什麼人來往。至交友人遠在異國他鄉,同僚中也沒有能聊得來的,回家更是一片清冷,只有高足案上厚厚卷宗陪他度日,偶爾挑燈剪燭時,竟能瞧見虛渺幻想,是髮妻著一身大紅喜服的模樣。
念至此,徐妙文倏忽閉上眼,揉了揉眉心竟是轉過身去。屋外夕陽愈發濃烈,地上鋪了一層金紅,衣行內已沒什麼客人,安安靜靜的,只聽得裴渠分外平靜的一句:「就這樣收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