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已經快一個時辰了,公子您要尋侯爺?」

  「是,平日裡下早朝, 應該再過兩個時辰便能回來了吧?」召懷遇心神不定, 說出口的話也慌亂。

  小廝卻道:「公子您糊塗了, 侯爺前幾日便被下令去往江南任上,今早方已動身出城了。」

  「什麼,今日出城?」

  召懷遇當真是沒想到這事, 小廝的話宛如當頭棒喝,將他的宿醉一下子全都打散了。

  杯酒誤事。

  德昌侯不在朝堂的這一天,是陶宣打算將蘇疑碎升為正二品大將軍, 統領全軍的一天。

  「且慢。」

  陶宣鋪墊了那麼多,將召伯臣支走, 叫蔣崢嶸一病不起,就是為了等這一刻, 可惜還是被自己母親阻撓在了最後一步。

  「皇帝的決定,哀家不同意。」

  召未雨衣著肅穆,通身玄金長袍,堂而皇之地走上大殿。

  文武百官皆回首相望。

  她對這些目光視若無睹,只一心盯著坐在龍椅上的陶宣。

  她一步步走上台階,站在陶宣的龍椅前, 傲然睥睨,失望至極地看了他一眼。

  「母后……」陶宣慌道。

  召未雨沒有理他。

  她不再面對皇帝,而是轉身面對著下首的文武百官,鄭重其事地又說了一遍:「要讓蘇疑碎做大軍統領的決定,哀家以為,還有待商榷。」

  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壓的人喘不過氣來。

  姜均竹是典型的太后一派人物,此時自然要站出來附和她,「臣附議!臣以為,蘇將軍雖功夫了得,但尚且年輕,資歷不足,不夠沉穩,外頭諢稱乃是蘇閻王,若是叫這樣的人掌大軍之權,恐難以服眾。」

  「姜均竹!」陶宣不敢在朝堂上直接懟召未雨,只能一拍龍椅,對著姜均竹龍顏大怒。

  「臣也附議!」陶灼死後,新上任的京兆尹變成了召未雨的人,自然也是聽她的。

  「臣也附議!」

  「臣也附議!」

  一時間,反對蘇疑碎做這個正二品大將軍的人越來越多,一陣高過一陣的音浪衝擊陶宣的大腦。正月的天,他緊握龍椅扶手的掌心卻滿是緊張的冷汗。

  他太年輕了,他從未想過,即便是蔣崢嶸不在,他的母后也敢這么正大光明地站上朝堂,當眾反對他的所作所為。

  他這個皇帝做的失敗至極。

  「母后……」他見幾乎沒有人敢出來反駁,只能無奈地看著召未雨。可後者只留給他一個髮髻齊整的後腦勺,並未打算回過身來。

  「眾卿,哀家以為,如今德昌侯不在,蔣崢嶸將軍亦臥病在榻,並非是選立大將軍的最好時機。我大晏數年來海晏河清,四海昇平,這個大將軍,並非急著用武。何況再過不久便是科考,屆時等武狀元落定,再商議此事也是不遲。」

  相比起陶宣,召未雨的每一句話都顯得鏗鏘有力,落到實處。

  陶宣面如死灰,聽召未雨繼續替他主持著大局,「如若眾卿無事,今日早朝便先——」

  「咚—」

  「咚——」

  「咚———」

  外頭忽有一陣陣鼓聲傳來,一下比一下沉重,空曠的大殿上充斥著回音,既阻止了召未雨的話,又激起了群臣的好奇。

  「這是登聞鼓?」

  「是誰在敲登聞鼓?」

  群臣紛紛交頭接耳,左右相看,召未雨也沒料到這時候竟會有人敲登聞鼓,心下起疑的同時,回頭看了眼陶宣。

  陶宣直白的臉上明晃晃寫著不知此事。

  她遂回頭,甫一揮手,立在下首的大監扯著嗓子喊了一個洪亮的「宣——」字。

  敲登聞鼓的人被宣入朝堂。

  本就稍有嘈雜的長安殿在擊鼓之人出現後,又掀起了軒然大波。

  是成熙長公主。

  所有人都只關注著華貴的長公主高揚脖頸,目不斜視,徐徐踏進長安殿,只有混在群臣中的工部郎中秦空遠,在看清她身邊跟著的人是誰之後,心臟停止了跳動。

  是江韶華。

  成熙長公主帶著江韶華,敲了登聞鼓,進了長安殿。

  他們有什麼冤情可訴?

  「成熙拜見皇上,太后娘娘。」

  大殿之上,成熙該盡的禮數還是盡數盡到了。

  江韶華跟在她身旁,一言不發,她跪他也跪,她磕頭他也跟著磕頭。

  看著神情動作皆是同步的兩人,坐在龍椅上的陶宣的呼吸停滯了一瞬。

  他最害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真真切切地發生了。

  「成熙,你這是做什麼?」

  召未雨此前並未見過江韶華,月余前派人去蜀中打探他的來歷也只是因為他總是出言蠱惑陶宣。此時她看著跟在成熙身邊的陌生人,自是不相識,亦不明白他們葫蘆里究竟賣的什麼藥。

  成熙昂起頭,直視召未雨壓迫的眼神,「成熙此番擊登聞鼓,是為申冤。」

  「皇姐!」

  她剛說完一句話,陶宣便已經開始慌了,他從龍椅上躍起,激動地想要制止成熙。

  召未雨斜他一眼,不知他在慌張什麼。

  不明真相的她倒是還能泰然自若,與成熙相勸道:「成熙,這裡是朝堂之上,你要帶一個平民申冤,大可以去大理寺和京兆尹,在這裡,你要申什麼冤?」

  「成熙今日不為平民申冤!」成熙剛毅果決道,「成熙今日,是為自己的皇弟申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