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所以眼看其他被快馬帶過來的受傷兵士都由冀州左路軍接走,自己也有些猶豫。
蕭縉卻笑笑:「不妨事,此去一戰,若是靠我一人一劍,能成什麼事。說到底還是弟兄們忠君用命,挽救社稷,復我大晉江山正統。你以前就管著我的機要軍書,等下我們接管兵符印信,王妃剛好可以代為清點。」
這倒確實是玲瓏擅長的,她立時眼睛一亮:「既是如此,弟兄們可曾預備了沙土?」
「沙土?」蕭縉不由微微一怔,「要沙土做什麼?我們又不建築防禦工事。」
玲瓏揚眉一笑:「滅火。」
蕭縉心念一轉便明白了,不由撫掌叫絕:「這也就是你能想得到!」招手吩咐衛鋒,「即刻傳信,叫各隊前鋒帶一袋沙土,不用太多,也不挑什麼品質,乾燥沙土即可。」
玲瓏看著衛鋒雖然要領命而去,目光里還是有疑惑的,笑笑補了一句:「若是拿人的時候有人想焚燒什麼要緊的信件手書,拿水潑了也會洇了墨跡——」
「以沙土滅火,便能保留最多的文卷!」衛鋒恍然大悟,立刻躬身,「王妃英明!屬下這就去安排!」言罷轉身便跑著去呼哨安排隨後的換馬分隊、攜帶沙土甚至漁網等事。
蕭縉不由笑意越發舒展,親自牽了自己要換乘的馬,還是先將玲瓏扶上去:「如今我倒是要慶幸你不曾熟習騎射弓馬,不然這領兵的差事,怕是都得落到你手裡去。」
言罷自己也翻身上馬,從玲瓏身後探手過去牽了韁繩:「要不然,等下到宮裡的指揮,王妃也給本王參詳一二?」
玲瓏側頭白了他一眼:「這樣的大事在眼前,還渾說。等回頭我再收拾你。」
她此刻仍就身著甲冑,髮髻高盤,既無脂粉也無珠飾,但這一眼裡的風情,仍就讓蕭縉心頭很是熱了一瞬。
不過也就是一瞬而已,他還是很清楚此刻兵士們換馬、喝水、匆匆進食的修整就這麼一刻鐘。
蕭縉乾咳了一聲,低聲在玲瓏耳邊說了一句話,隨即在她反應過來之前肅了臉色,揚聲發令:「衛鋒,整隊出發!」
廣平八年的五月十五,是個有些陰沉的日子。
雖然已是盛夏,但京城內外心中冰涼憂慮的人卻不算少。
京城街市也不算太熱鬧,先前按著敕令舉國同哀的元嘉殿下大喪剛剛除服出祭沒多久,宮中的仁宗皇帝就又傳出了病勢更加沉重的消息。
雖說這與尋常升斗小民其實沒什麼關係,但京中的那些大商家大鋪面,誰家背後沒有宗室公卿,或是京官家中的股份或關係呢?
隨著仁宗龍體越發不好,朝上的局勢一日比一日更緊繃。先前榮親王在御前協理政務,其實有不少朝臣心中都覺得,或許山陵動搖之後便是兄終弟及的局面。
然而隨著西南的幾道軍報送上,榮親王居然奪爵流放,可仁宗接下來卻沒有叫平郡王代替榮親王補進內閣議事,反而提拔了有子孫可以過繼給皇后的恭親王與寧郡王入閣。
朝臣之間立時便有些混亂起來,陛下這還是想要過繼嗣子?
帶著這滿懷的驚懼思慮,可以說京中公卿朝臣,沒有一個心情是好的。哪怕是剛剛入閣的恭親王與寧郡王也不例外——誰想跟高太后對上呢?
很自然的,當主家的心情這樣戰兢沉重,這些大商鋪的大掌柜們也都個個謹慎小心到了極處,便是開門營業的也沒有平時的喜氣。
眼看到了晌午時分,京城上空的雲層越來越厚,似乎是要下雨,悶熱的叫人喘氣都不痛快,卻又像是老天爺耍人玩一樣,只是陰陰地不肯落雨。
有些商鋪開業時就是提著心的,看著這天色索性就藉口避雨,提前關門了事。
而那些晌午沒關門的,到了午時三刻也紛紛關了。
因為京城的街上,驟然出現了迅疾如驚雷的馬蹄聲。
說起來人數並不是太多,看那服色也不是從來沒見過的。
到底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區,哪怕是小跑堂的也都見過許多世面,什麼大官出行,狀元遊街,公主下降之類的熱鬧大禮。至於京外來人送摺子送書信送軍報,見得就更多了。
可也不知是因著這天又悶又陰的叫人難受,還是這些日子裡京城的氣氛太緊繃,又或真的這些馬就是比尋常的信使馬匹更加強壯剽悍些,那馬蹄聲得得如雷,聽著直讓人心驚肉跳,就跟要出什麼大事似的。
當然,那些或早或晚關門閉戶的掌柜們並不會想到,他們此時的直覺,是對的。
至於他們心中那種說不清道不明,仿佛要出大事的想法,也是對的。
因為那迅疾如風,侵略如火的馬蹄聲,僅僅在半個時辰之後,便已經踏入宮門,直至御前。
傳聞中病入膏肓的仁宗皇帝由皇后扶著走出了乾元殿,親自接見了翻身下馬,滿面風塵的榮親王夫婦。
「陛下。蒙陛下天恩庇佑,臣未辱君命。」蕭縉的甲冑在到得乾元殿前已經從匆匆除去,只是身上沾染的血跡已經顧不得遮掩除去,直接跪地行禮,同時右手一引,指向身旁的玲瓏。
玲瓏身上並沒有血跡,只是衣衫也不免有些凌亂,畢竟是隨著幾路先鋒隊先後收繳了六處印信,又在進宮之後匆匆去甲。
因著並沒來得及預備什麼托盤,便將所有收繳的太后一系將領兵符都放在護心鏡上,雙手捧了,下跪奉上:「陛下,這是我們收繳的京南大營、京策軍並冀州軍右路兵符。御衛司與京衛衙門都是就地移交,如今皆單奉聖意,萬無二心。」
蕭縉卻笑笑:「不妨事,此去一戰,若是靠我一人一劍,能成什麼事。說到底還是弟兄們忠君用命,挽救社稷,復我大晉江山正統。你以前就管著我的機要軍書,等下我們接管兵符印信,王妃剛好可以代為清點。」
這倒確實是玲瓏擅長的,她立時眼睛一亮:「既是如此,弟兄們可曾預備了沙土?」
「沙土?」蕭縉不由微微一怔,「要沙土做什麼?我們又不建築防禦工事。」
玲瓏揚眉一笑:「滅火。」
蕭縉心念一轉便明白了,不由撫掌叫絕:「這也就是你能想得到!」招手吩咐衛鋒,「即刻傳信,叫各隊前鋒帶一袋沙土,不用太多,也不挑什麼品質,乾燥沙土即可。」
玲瓏看著衛鋒雖然要領命而去,目光里還是有疑惑的,笑笑補了一句:「若是拿人的時候有人想焚燒什麼要緊的信件手書,拿水潑了也會洇了墨跡——」
「以沙土滅火,便能保留最多的文卷!」衛鋒恍然大悟,立刻躬身,「王妃英明!屬下這就去安排!」言罷轉身便跑著去呼哨安排隨後的換馬分隊、攜帶沙土甚至漁網等事。
蕭縉不由笑意越發舒展,親自牽了自己要換乘的馬,還是先將玲瓏扶上去:「如今我倒是要慶幸你不曾熟習騎射弓馬,不然這領兵的差事,怕是都得落到你手裡去。」
言罷自己也翻身上馬,從玲瓏身後探手過去牽了韁繩:「要不然,等下到宮裡的指揮,王妃也給本王參詳一二?」
玲瓏側頭白了他一眼:「這樣的大事在眼前,還渾說。等回頭我再收拾你。」
她此刻仍就身著甲冑,髮髻高盤,既無脂粉也無珠飾,但這一眼裡的風情,仍就讓蕭縉心頭很是熱了一瞬。
不過也就是一瞬而已,他還是很清楚此刻兵士們換馬、喝水、匆匆進食的修整就這麼一刻鐘。
蕭縉乾咳了一聲,低聲在玲瓏耳邊說了一句話,隨即在她反應過來之前肅了臉色,揚聲發令:「衛鋒,整隊出發!」
廣平八年的五月十五,是個有些陰沉的日子。
雖然已是盛夏,但京城內外心中冰涼憂慮的人卻不算少。
京城街市也不算太熱鬧,先前按著敕令舉國同哀的元嘉殿下大喪剛剛除服出祭沒多久,宮中的仁宗皇帝就又傳出了病勢更加沉重的消息。
雖說這與尋常升斗小民其實沒什麼關係,但京中的那些大商家大鋪面,誰家背後沒有宗室公卿,或是京官家中的股份或關係呢?
隨著仁宗龍體越發不好,朝上的局勢一日比一日更緊繃。先前榮親王在御前協理政務,其實有不少朝臣心中都覺得,或許山陵動搖之後便是兄終弟及的局面。
然而隨著西南的幾道軍報送上,榮親王居然奪爵流放,可仁宗接下來卻沒有叫平郡王代替榮親王補進內閣議事,反而提拔了有子孫可以過繼給皇后的恭親王與寧郡王入閣。
朝臣之間立時便有些混亂起來,陛下這還是想要過繼嗣子?
帶著這滿懷的驚懼思慮,可以說京中公卿朝臣,沒有一個心情是好的。哪怕是剛剛入閣的恭親王與寧郡王也不例外——誰想跟高太后對上呢?
很自然的,當主家的心情這樣戰兢沉重,這些大商鋪的大掌柜們也都個個謹慎小心到了極處,便是開門營業的也沒有平時的喜氣。
眼看到了晌午時分,京城上空的雲層越來越厚,似乎是要下雨,悶熱的叫人喘氣都不痛快,卻又像是老天爺耍人玩一樣,只是陰陰地不肯落雨。
有些商鋪開業時就是提著心的,看著這天色索性就藉口避雨,提前關門了事。
而那些晌午沒關門的,到了午時三刻也紛紛關了。
因為京城的街上,驟然出現了迅疾如驚雷的馬蹄聲。
說起來人數並不是太多,看那服色也不是從來沒見過的。
到底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區,哪怕是小跑堂的也都見過許多世面,什麼大官出行,狀元遊街,公主下降之類的熱鬧大禮。至於京外來人送摺子送書信送軍報,見得就更多了。
可也不知是因著這天又悶又陰的叫人難受,還是這些日子裡京城的氣氛太緊繃,又或真的這些馬就是比尋常的信使馬匹更加強壯剽悍些,那馬蹄聲得得如雷,聽著直讓人心驚肉跳,就跟要出什麼大事似的。
當然,那些或早或晚關門閉戶的掌柜們並不會想到,他們此時的直覺,是對的。
至於他們心中那種說不清道不明,仿佛要出大事的想法,也是對的。
因為那迅疾如風,侵略如火的馬蹄聲,僅僅在半個時辰之後,便已經踏入宮門,直至御前。
傳聞中病入膏肓的仁宗皇帝由皇后扶著走出了乾元殿,親自接見了翻身下馬,滿面風塵的榮親王夫婦。
「陛下。蒙陛下天恩庇佑,臣未辱君命。」蕭縉的甲冑在到得乾元殿前已經從匆匆除去,只是身上沾染的血跡已經顧不得遮掩除去,直接跪地行禮,同時右手一引,指向身旁的玲瓏。
玲瓏身上並沒有血跡,只是衣衫也不免有些凌亂,畢竟是隨著幾路先鋒隊先後收繳了六處印信,又在進宮之後匆匆去甲。
因著並沒來得及預備什麼托盤,便將所有收繳的太后一系將領兵符都放在護心鏡上,雙手捧了,下跪奉上:「陛下,這是我們收繳的京南大營、京策軍並冀州軍右路兵符。御衛司與京衛衙門都是就地移交,如今皆單奉聖意,萬無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