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嬤嬤順口問了句怎麼,小公主就巴巴的數落開了,說什麼她阿瑪額娘一直念叨去了東瀛以後要好好讀書,要有個大人樣子,還得好好尊敬公公婆婆,不能像在家裡似的驕縱。

  小公主哼了一聲,一時提到她婆婆,又有了個笑臉,喜滋滋道:「我婆婆跟我說,東瀛的東西不好吃,不過景致不錯,像京都同大和,一些唐風的建築特別有古韻,東瀛聖岳奇峰美景,四時不同。她尋了好些地方帶我去玩兒,但是拜託我多帶些存得住的吃食給她。嬤嬤……」她眼睛一眨,討好的看著她,「有什麼東西好吃又存得住呀?」

  「這就海了去了,像泡椒、酸筍、臘肉、臘腸……」顧嬤嬤如數家珍,一口氣列出了許多樣,又笑道:「就不知道喬夫人是什麼胃口了,喜酸喜甜,還是喜麻喜辣?」

  「這個好辦,我回頭問問額駙就是。」小公主不以為意,又七七八八的說了好一會子話,只等顧嬤嬤把偌大一片菜園子澆完了水,才小心翼翼的跑回了房裡。

  萬歲爺那邊兒還沒散場,見她過來,即招到跟前兒,又是好一番說教,「方朕與額駙說過,雖則如今大晉已與東瀛交好,可倭國人,究竟反覆無償,不可深供。你二人這趟過去,切記不要暴露身份,在學校里讀書,也不要爭鋒出頭,免得為他算計。再退一步,讀書學習也是次要,一切皆以平安為上,懂得麼?」

  都不知道是說第幾遍了,小喜兒頗是感嘆的看了她阿瑪一眼,卻乖乖道:「兒臣知道了,謹遵阿瑪教誨。」

  該交代的已經交代了半日,跟著他們小夫妻的隨從也已經檢點好了,聖上看眼明微,擺手道:「去吧,回去再收拾收拾,明兒我同你娘去南苑清靜兩日,你們到時候離京,就不必過來辭行了。」

  小公主長到十七歲,頭回出遠門,雖然也捨不得父母,究竟興奮占了上風,只跑去明微身邊拉了拉她的手,「娘親,你別難過呀,我同額駙過上一年,明年就回了。等到了東瀛,我會經常給你寫信的。」

  明微待孩子,雖疼愛卻不嬌養,他們這趟去東瀛讀書,聖上本是反對,還是叫她說服的。兩個並不就走,她本來沒什麼事兒,卻叫小喜兒兩句窩心話惹紅了眼眶。萬歲爺看著閨女只是嫌棄,揮手就拂開了她,「去去,還沒走呢,就惹上你娘的眼淚了?」又招呼喬源,「走吧,帶她回去收拾著,出門在外,不比在家,甭到時候缺衣少穿的。」

  小公主看看明微,有些心虛的隨喬源去了,方要出門,就聽母親喚了句小喜兒。

  「娘親?」小公主回過頭來,見明微朝她招手,即返身走到她身邊,哄孩子似的拍了拍她的背,關心道:「你是不是捨不得我呀?」

  「小丫頭!」明微笑著點點她的鼻尖,從袖中取出一枚平安符替她繫上,才捏捏她的臉道:「去吧,好好吃飯,愛惜身體,娘親還等著你回來大展身手呢!」

  「那您與阿瑪等著吧!」小公主一瞬豪情萬丈,「等我和額駙回來,一定要讓我華夏擁有世界上最快的輪船與軍艦!」

  「去吧,娘親與阿瑪等著。」明微望望皇帝,溫柔又堅定的拍了拍她的肩膀。

  榮安和碩公主與額駙喬源離京是在兩日後了,由二阿哥送到天津港登船,明微初還沒事兒,等到二阿哥送人回來到南苑請安,人一走就有些惦念起來了。

  陝西巡撫得了幅《唐人宮樂圖》敬奉,聖上本在書案後頭看畫,瞧她一臉郁色,即放下捲軸踱了過來,攬她笑道:「頭些年你在江南,一晃幾個月見不了面,我擔心你念他們,你尤說尚好,怎麼這會子才走這一時半刻的,你就坐不住了?」

  初秋薄暮,正是日落時分,橙紅的晚霞鋪滿了大半邊天空,只將遠處的森森山林、近出的碧色草地都鍍上了一層金黃的顏色,爾然划過一道的失群的雁影,悲鳴著不知去往何方,只令得明微心裡更不是滋味兒,回頭埋在他肩頭瓮聲道:「這怎麼一樣?那時他們雖不在我身邊,可總歸有你親眼看著。喜兒這一走,山高水遠的不說,又只有他們兩個。兩個年輕孩子,小喜兒又慣來孩子性兒,吵了鬧了的怎麼辦?我思量著便後悔,應再過上兩年,等他們兩個年紀大些再出去的……」

  「說該去的是你,說不該去的也是你,這都走了,你就安生過兩日,少操心他們吧。」皇帝笑著順了順她的頭髮,側身瞧她,眼見的伊人眼眶微濕,只捏了捏她的下巴,調笑道:「聞風先生,可行?」

  明微捶他笑了笑,掖著眼角離了他身邊,往一旁太師椅上坐了,執壺倒了杯茶,卻也沒喝,只一面磨著杯口一面道:「原忘了與你說,前兩日長公主捎信兒與我,說過兩日敬業中學堂,徐素文邀我去講一堂課,我本想拒絕……」她搖頭笑了笑,「總是這兩日悶得慌,我想著就早兩日離京,繞去曲阜瞧瞧……」

  早兩日離京,若是從前聖上聽了,必是要鬧上一頓脾氣才罷,此刻看著她卻眉目含笑,沒有一點惱意的應了句成。

  明微狐疑的看他,皇帝笑了一會兒,只過來拉了她的手,慢慢道:「等這一趟罷了,回京如何?」

  明微手上一頓,片刻方道:「三年前太后召我回宮,我們不是說過這個了麼?」

  「當年你們兩個彼此如何相待,哀家是看在眼裡的,只他一時昏頭,逾了規矩,哀家不得不給他提個醒兒,叫他冷靜些日子,卻沒料到後頭一連串的事情。我老早就想召你,這一年年的,你們聚少離多、兩地相懸,總不是辦法,還是把你手上的事情放放,回宮來得是。」彼時慈寧宮中,太后一番剖心置腹,言猶在耳。她微微斂眸,方抬眼看他,「總還是當初的那些話,為陛下作育菁莪,乃我畢生所願。我盼陛下以天下為重,勵精圖治,亦盼陛下與我同心,不貪一時享樂,全我一番為君、為民、為國之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