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哎!」陸滿福應一聲,歡歡喜喜的送走了他。又去茶房裡換了茶,方才進了殿裡,在內室門口停住,小心的叫了聲爺,得到皇帝懶懶一聲進來,才輕著腳步走了進去。
明黃色繡螭龍紋的帳子合得嚴嚴實實,萬歲爺只穿了身薑黃色的寧綢中衣,捋著袖子步下榻來,隨手端了茶杯,卻問:「方才是六哥兒?」
「回主子,是六阿哥過來了。」陸滿福一頷首,笑道,「六爺不放心娘娘,特來瞧瞧,現下已經回了。」
皇帝瞥了他一眼,擱下茶杯,擺手叫他去了。陸滿福躬身退下,臨到門口兒只隱隱聽得李主兒有些含糊的聲音傳來,「合惠來了?」
「這睡得多迷糊?」天氣回暖,她合著被子,睡得鼻尖儘是細細的汗珠兒,萬歲爺坐在榻邊,一面從枕下取了帕子給她擦汗,一面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攏著她的頭髮笑道:「左不過些奴才回些無關緊要的話,好好兒歇著吧。」
明微偎在他懷裡蹭了蹭,但闔眸笑道:「但凡叫我知道你誆我,你且等著……」
「我等著?」這話聽得耳熟,聖上但把人一抓,挑眉笑道:「好卿卿,你說我等著什麼?」
你且等著……明微恍然想到笑鬧時他沒少拿這句意味深長的話威脅她,登時臉上一熱,把他一推,抬手掩了面頰。
正笑鬧間,卻聽陸滿福小心著稟皇后宮裡的孔長泰求見,明微面色順時一頓,既而看了看皇帝。
這些年間,皇后對他們兩個,除了明微每歲回京或是南下的幾道懿令,向來是能不摻合就不摻合,此時派人來,卻是為著薛老太妃去了來請他示下。
薛老太妃素與太皇太后交好,薛家也還得用,萬歲爺問過太皇太后可還好,思索片刻,才下令追封作貴太妃,照皇貴妃規制發送,又一併交代了薛家的幾樣封賞,一一著人去辦,再看一眼明微,即吩咐了擺駕回宮。
幾月不見,這會兒才溫存幾個時辰又要分開,他心裡自是萬般不舍,卻不得不走,只趁著換衣裳的空檔兒握了握明微的手,交代道:「喪葬上頭多事,都還不知道你回來,你明兒索性不要進宮了,等過了這陣兒再去。我這幾日想來見不得你了,你仔細保重身子。」
「你也是。」明微點點頭,依依不捨得送走了他,眼見得大駕出了園子,適才悶悶的轉回殿中。
太皇太后與薛老太妃是幾十年的情分,這麼一個老姊妹突然間撒手去了,自然心裡不是滋味兒。皇帝進宮,匆匆與皇后照了個面兒以後即去了壽安宮,一屋子后妃奴才卻都在陪著老人家淌眼抹淚,只敏妃小心著勸她:「老祖宗節哀。老太妃纏綿病榻兩三年了,這會兒走了,想來也是老天爺見憐,不捨得她老人家受罪了,您萬萬要想開一些。」
卻是勸不住,太皇太后捂著帕子淌眼抹淚,一時間怎麼都走不出來,「昨兒還好些了,怎麼今兒說去就去了……」
世事無常,敏妃也跟著抹了抹眼淚,還待再勸,眼見得皇帝過來,忙讓了開去。
「瑪法還請寬心。」皇帝向來能言善辯,此刻也不知怎麼勸了,只到太皇太后跟前兒,輕輕躬了躬身,說道:「才孫兒已經吩咐下去,追封老太妃作貴太妃,叫禮部照著皇貴妃的規格治喪,一應封賞業已叫人去辦了,必叫老人家死後哀榮,只是……」他漫漫說著,忽然間福至心靈,只朝太皇太后頷了頷首道:「只是說來慚愧,老貴太妃在世之時,孫兒究竟未曾在她老人家跟前兒盡孝,不知她老人家有何所需。祖母與老貴太妃一向親厚,可知她老人家喜歡什麼,愛些什麼,或者還有什麼未了的心愿,只管告訴孫兒,孫兒立刻著人去辦。」
這麼一說,太皇太后果然轉移了心思,抹了抹眼淚,細細數了幾樣東西出來,皇帝皆一一命人去尋了,給薛貴太妃裝殮。
太皇太后眼淚還是難斷,卻也好了些,只掖著眼角一頓,又望他道:「還有一樁,只怕你不肯……」
皇帝為哄她寬心,只覺沒有什麼不能應的,但躬身道:「祖母且說,孫兒能辦的必定辦到。」
「你還記得前些年貴太妃跟前兒的女孩子麼?可憐她想不開,年紀輕輕就去了。」太皇太后望他一眼,嘆了口氣,「那丫頭是個實心眼兒,雖鬧得有些不好看,到底也是為著你一片痴心……」她搖了搖頭,「當時貴太妃求我,想叫你給個位分,叫她葬到妃陵,也全了她的心思,你不肯鬆口,她雖沒跟我提過,我卻知曉她心裡一直沒放下這樁事兒,要不然也不會說病就病了,你瞧……」
薛宓去了有三四年了,明著是因為壞了名聲,扛不住閒言碎語吞金自盡,暗裡卻是因魏綰翻出了她唆使七巧、挑唆貴妃的舊事,一番恐嚇威脅逼死了她,這事兒處置的隱秘,為著明微才蓋了下來。老祖宗不清白,糊裡糊塗的就替她討位分,彼時皇帝還在氣頭上,自是不肯,幾句話就搪塞了。這會兒事情過去了許多年,多一個死人的名分罷了,他也不甚在意,因就順了她道:「彼時只想著才說下的秀女不充後宮,不能更改,沒想到她已充作女官,也不算得秀女了,便追封作答應,遷到西陵,叫她陪著貴太妃吧。」
第106章 番外四
喬源頭一回進宮是在宣政二十年, 小公主將過了十一歲生辰的時候。彼時為著她搗鼓壞了萬壽節時明微送的一隻懷表,又偷懶逃了半日學,萬歲爺正將她拘在耳房裡抄四書。外頭碧空如洗,春陽和煦,小喜兒推開窗戶咬著筆桿, 看天, 看雲, 看榕樹枝頭燕子銜泥,百花叢中蜂蝶嬉戲, 看了不知有多久, 忽而就有個青衣白衫的少年闖進了視野。
明黃色繡螭龍紋的帳子合得嚴嚴實實,萬歲爺只穿了身薑黃色的寧綢中衣,捋著袖子步下榻來,隨手端了茶杯,卻問:「方才是六哥兒?」
「回主子,是六阿哥過來了。」陸滿福一頷首,笑道,「六爺不放心娘娘,特來瞧瞧,現下已經回了。」
皇帝瞥了他一眼,擱下茶杯,擺手叫他去了。陸滿福躬身退下,臨到門口兒只隱隱聽得李主兒有些含糊的聲音傳來,「合惠來了?」
「這睡得多迷糊?」天氣回暖,她合著被子,睡得鼻尖儘是細細的汗珠兒,萬歲爺坐在榻邊,一面從枕下取了帕子給她擦汗,一面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攏著她的頭髮笑道:「左不過些奴才回些無關緊要的話,好好兒歇著吧。」
明微偎在他懷裡蹭了蹭,但闔眸笑道:「但凡叫我知道你誆我,你且等著……」
「我等著?」這話聽得耳熟,聖上但把人一抓,挑眉笑道:「好卿卿,你說我等著什麼?」
你且等著……明微恍然想到笑鬧時他沒少拿這句意味深長的話威脅她,登時臉上一熱,把他一推,抬手掩了面頰。
正笑鬧間,卻聽陸滿福小心著稟皇后宮裡的孔長泰求見,明微面色順時一頓,既而看了看皇帝。
這些年間,皇后對他們兩個,除了明微每歲回京或是南下的幾道懿令,向來是能不摻合就不摻合,此時派人來,卻是為著薛老太妃去了來請他示下。
薛老太妃素與太皇太后交好,薛家也還得用,萬歲爺問過太皇太后可還好,思索片刻,才下令追封作貴太妃,照皇貴妃規制發送,又一併交代了薛家的幾樣封賞,一一著人去辦,再看一眼明微,即吩咐了擺駕回宮。
幾月不見,這會兒才溫存幾個時辰又要分開,他心裡自是萬般不舍,卻不得不走,只趁著換衣裳的空檔兒握了握明微的手,交代道:「喪葬上頭多事,都還不知道你回來,你明兒索性不要進宮了,等過了這陣兒再去。我這幾日想來見不得你了,你仔細保重身子。」
「你也是。」明微點點頭,依依不捨得送走了他,眼見得大駕出了園子,適才悶悶的轉回殿中。
太皇太后與薛老太妃是幾十年的情分,這麼一個老姊妹突然間撒手去了,自然心裡不是滋味兒。皇帝進宮,匆匆與皇后照了個面兒以後即去了壽安宮,一屋子后妃奴才卻都在陪著老人家淌眼抹淚,只敏妃小心著勸她:「老祖宗節哀。老太妃纏綿病榻兩三年了,這會兒走了,想來也是老天爺見憐,不捨得她老人家受罪了,您萬萬要想開一些。」
卻是勸不住,太皇太后捂著帕子淌眼抹淚,一時間怎麼都走不出來,「昨兒還好些了,怎麼今兒說去就去了……」
世事無常,敏妃也跟著抹了抹眼淚,還待再勸,眼見得皇帝過來,忙讓了開去。
「瑪法還請寬心。」皇帝向來能言善辯,此刻也不知怎麼勸了,只到太皇太后跟前兒,輕輕躬了躬身,說道:「才孫兒已經吩咐下去,追封老太妃作貴太妃,叫禮部照著皇貴妃的規格治喪,一應封賞業已叫人去辦了,必叫老人家死後哀榮,只是……」他漫漫說著,忽然間福至心靈,只朝太皇太后頷了頷首道:「只是說來慚愧,老貴太妃在世之時,孫兒究竟未曾在她老人家跟前兒盡孝,不知她老人家有何所需。祖母與老貴太妃一向親厚,可知她老人家喜歡什麼,愛些什麼,或者還有什麼未了的心愿,只管告訴孫兒,孫兒立刻著人去辦。」
這麼一說,太皇太后果然轉移了心思,抹了抹眼淚,細細數了幾樣東西出來,皇帝皆一一命人去尋了,給薛貴太妃裝殮。
太皇太后眼淚還是難斷,卻也好了些,只掖著眼角一頓,又望他道:「還有一樁,只怕你不肯……」
皇帝為哄她寬心,只覺沒有什麼不能應的,但躬身道:「祖母且說,孫兒能辦的必定辦到。」
「你還記得前些年貴太妃跟前兒的女孩子麼?可憐她想不開,年紀輕輕就去了。」太皇太后望他一眼,嘆了口氣,「那丫頭是個實心眼兒,雖鬧得有些不好看,到底也是為著你一片痴心……」她搖了搖頭,「當時貴太妃求我,想叫你給個位分,叫她葬到妃陵,也全了她的心思,你不肯鬆口,她雖沒跟我提過,我卻知曉她心裡一直沒放下這樁事兒,要不然也不會說病就病了,你瞧……」
薛宓去了有三四年了,明著是因為壞了名聲,扛不住閒言碎語吞金自盡,暗裡卻是因魏綰翻出了她唆使七巧、挑唆貴妃的舊事,一番恐嚇威脅逼死了她,這事兒處置的隱秘,為著明微才蓋了下來。老祖宗不清白,糊裡糊塗的就替她討位分,彼時皇帝還在氣頭上,自是不肯,幾句話就搪塞了。這會兒事情過去了許多年,多一個死人的名分罷了,他也不甚在意,因就順了她道:「彼時只想著才說下的秀女不充後宮,不能更改,沒想到她已充作女官,也不算得秀女了,便追封作答應,遷到西陵,叫她陪著貴太妃吧。」
第106章 番外四
喬源頭一回進宮是在宣政二十年, 小公主將過了十一歲生辰的時候。彼時為著她搗鼓壞了萬壽節時明微送的一隻懷表,又偷懶逃了半日學,萬歲爺正將她拘在耳房裡抄四書。外頭碧空如洗,春陽和煦,小喜兒推開窗戶咬著筆桿, 看天, 看雲, 看榕樹枝頭燕子銜泥,百花叢中蜂蝶嬉戲, 看了不知有多久, 忽而就有個青衣白衫的少年闖進了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