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女史您看,可有需要添置或者挪換的物件?」

  賈元春笑稱不用。

  玉棗又叮囑說等下內務府會送兩個小宮女來,服侍女史日常起居。見賈元春更無別事,便道別回鍾粹宮正院去了。

  賈元春獨自坐到東間床上,將青布包袱打開,又系上;系上又解開,這樣反覆了幾次,直到一不留神系了個死結,這才停下來。停下來才發覺她整個人都在發抖。

  上一世的小馮氏也是入了後宮,只是當時她被指派到太孫身邊,於後宮風雲並不如何清楚。只是似乎小馮氏當年就沒了。

  具體的她不清楚,但是她三年後嫁給永瀝時,因當初大馮氏撫育過靖親王,只是早沒了,按理也該去見一見小馮氏。模糊記得誰說過大約是宮裡的風水與馮氏女子不相宜,先去了一個大馮氏,又填進來一個小馮氏。宮裡已無馮氏女子,她最後也只是到靖親王生母周貴妃處拜見了次。

  如果小馮氏是入宮當年就沒了,那如今到年底已不足五個月。

  小馮氏出事,在皇帝那兒她賈元春也逃不過的;只怕賈府也會受牽累。

  宮中不許自縊,這是要追究家族的大罪。想來小馮氏該不至於如此糊塗。

  只是國人死法甚多。有因氣憤而死的,比如三國周郎;有因傷心而死的,比如失愛女子。

  小馮氏當初到底是如何死去的呢?

  賈元春按下滿心亂麻,起身到院中,走上小橋,垂首望著自己水中倒影,將小馮氏之事又細細想了一遍。這件事最難解的地方在於,就算她能救得了小馮氏的命,她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命?

  知道了皇帝如此秘事,她如何還能活命?

  賈元春仰起臉來,想清楚了,不由面色蒼白,獨自立在小橋上,望著無遮無攔的天空,不禁生出倉惶淒涼之意。如此地步,她便是想喊「救命」卻也無人可向。

  一個人像一座孤島。

  日影西斜時分,內務府太監果然領了兩個小宮女過來。

  雖是小宮女,卻也比如今的賈元春年歲大。其一喚如梅,一喚如蘭,都年方十五。

  這一批的宮女不知是誰起的名字,倒比正經人家小姐的名字還要雅致。

  如梅是圓臉盤,笑眯眯得看著是個和氣姑娘;如蘭則生得頗美,一雙大眼睛怯生生得望著你,像是林子裡美麗溫順的小鹿。

  賈元春一人給了一封紅包,笑道:「我初來乍到,以後還要托賴兩位姑娘照料。這邊也沒什麼別的規矩,一切照著宮裡原有的規矩來就是了。」

  如梅接了紅包,大方道了謝,又道:「萬不敢當女史一聲『姑娘』的,奴婢算什麼牌位上的姑娘,您就叫奴婢名字吧。」

  如蘭也接了紅包,卻是抿了抿嘴唇,只跟著如梅行了個半禮。看樣子像是要說什麼的,只是還沒開口臉上先紅了,然而她眼睛生得實在是好,不需開口也能傳達感情一般。

  賈元春不由多看了如蘭一眼。在後宮裡的宮女,伺候女史算是最輕省的活計了,且女史又不同后妃,雖品級上比宮女高,但向來都是客客氣氣的。因此能得到這種分派的宮女,不是家裡有人,就是背後有人看上了。大約如梅是前者,如蘭卻是後者。

  皇帝不來,晚膳賈元春是要去正院與小馮氏一同用的。

  到了一看,又是一桌素菜。

  小馮氏從內室走出來,她看起來還好,見賈元春在,也只是抬眼看了看。及到坐下用膳,又只用湯匙舀了兩勺木耳猴頭菇湯,便丟開手。

  齊嬤嬤這次沒再沉默,道:「貴嬪可是食欲不振?請張太醫來瞧瞧吧。」後一句卻不是徵詢意見,而是已經做了主。

  小馮氏不理睬她,徑直起身去了內室。

  一時請了太醫來。

  小馮氏倒也不鬧,靜靜躺在床上,由太醫隔著屏風看診,聽著玉棗一一回答太醫提問,只覺得一天是這樣長,昏昏沉沉間睡著了。

  這邊請了太醫,乾清宮那邊立時就有人來問情況。

  到了夜裡賈元春夢鄉里忽然覺得一陣響動,披衣起來。

  如梅側坐在床腳毯子上給她守夜,見她醒了,忙去捻亮燈芯,輕聲道:「皇上來鍾粹宮了。才一更天,您再睡會兒吧?」

  賈元春「嗯」了一聲,提腳就走,出了北屋果然便見正院燈火通明。她立在階下,望著那光亮半響,默默轉身回屋,躺在床上,這次卻怎麼也睡不著了。

  翻來覆去幾次,如梅悄聲問道:「女史可是渴了?」

  賈元春向著床里側躺著,一言不發。

  如梅又輕喚了兩聲「女史」,不聞回答,只道她方才是夢中動靜,便又合眼坐在毯子上,倚著床腳,不一刻便迷迷糊糊了。

  作者有話要說:  已補全。

  這兩天搬家,新住處沒網。

  USB網吧發文ing

  ☆、不期而遇似有情

  次日早膳時,小馮氏看起來似乎比昨日好些了,正在用藥。

  飯前用藥,只怕於腸胃不宜。

  賈元春看向齊嬤嬤,見她垂著眼皮,便沒開口,坐下來用膳。

  又是一桌素菜。

  賈元春簡直要嘆氣,進了宮倒像是進了尼姑庵,頓頓吃素了。

  玉棗立在桌邊幫忙布膳,笑道:「貴嬪這幾日沒什麼胃口,好清淡的。女史若是吃不慣,奴婢等下去膳房給您加膳——」她瞧了一眼小馮氏,「——這也是貴嬪的意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