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侯府一行人如同夏日的一場暴雨,來去匆匆地消失在巷口。

  王家兵荒馬亂鬧得翻了天,侯府正院卻是鴉雀無聲,靜謐非常。

  嫻意獨自倚在窗邊的貴妃榻上,略微凸出的腹部搭了件輕薄的妝花披風。她夜間不知為何又犯了頭痛,嫌人多鬧騰,便將丫鬟們盡數趕出去,自個兒在屋裡繞著圈地走。

  這會子走累了,竟就這般胡亂倒在貴妃榻上,還非要賞月不可。丫鬟們不敢不依她,只得好說歹說,好容易勸服了這位姑奶奶喝碗燕窩。

  「燕窩煮好了,夫人起身喝上兩口罷。」端著那碧玉琉璃盅的丫鬟輕手輕腳地走進來,咔噠一聲脆響,琉璃盅被放在一旁小几上,「您又熬著夜,又不用飯,身子哪裡受得住呢?」

  「嗯。」嫻意懶懶地應一句,將那丫鬟的手揮開,自己扶著榻邊慢慢坐起來,「你倒是有心。擱在那兒罷,我睡前再吃。」

  丫鬟似有為難,囁嚅著勸:「夫人若不然還是趁熱吃,涼著傷脾胃呢。」

  此時恰逢一縷寒涼夜風襲來,嫻意稍一寒顫。她一面將披風罩在身上,一面滿含訝異地瞧那丫鬟,忽然吃吃地笑起來。

  「這有什麼涼啊熱啊的……難不成你下得那毒涼了便毒不死我了麼,墨素?」

  -------------------------------------

  1:報更時先敲三聲梆子用以警示,隨後敲鑼打更(一更一聲鑼,二更兩聲以此類推)

  2:選自江南小調《無錫景》,無特定歌詞

  第67章 潛行(上)

  「有道是『千金之子, 坐不垂堂』,夫人實不該將自己至於險境之中。」寧堇回來見了夫人手上的傷口,便是她這樣一向恭敬的, 也忍不住語氣僵硬地埋怨嫻意一頓,「您想要什麼, 自有府中人為您排憂解難, 何必親自涉險!」

  「梅香說在那人身上搜出了劇毒?您這肚子裡還揣著孩兒呢, 怎麼就這樣莽撞!」

  嫻意既不認錯也不反駁,只看著小丫頭為她包紮傷口。她仿佛負重良久、忽然卸下了什麼重擔似的, 整個人萎靡地靠在椅背上, 厭倦又疲憊。

  直到小丫頭上好了藥退出去, 她才低聲說:「算了,這話也就騙騙傻子……張府醫是準備著待我好些了便下藥罷?我與這孩子哪還剩下多少緣分。」

  「事已至此,不如搏一搏。別說這些了,與我講一講王家是什麼情形。」

  「夫人,話卻不是這樣說的。」寧堇並不接她的話, 反而正色道,「您先是自己,才是母親;先保養好了自個兒, 才能接著照看好孩兒。奴婢說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不單是因為您與侯爺的子嗣,更因為夫人是咱們侯府的當家主母!」

  她搖頭嘆息:「夫人, 您實在將自己看得太輕。」

  寧堇見過太多看輕自己的人。從前的宮妃也好,進宮服侍的宮女太監也好,甚至從前的她自己,都曾對自己不能正眼相待。這些人中有的一直唯唯諾諾到老;有的又背道而馳,因半路飛黃騰達而變得張揚跋扈、面目全非。

  皇宮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兒, 能夠在其中獨善其身的實在少之又少——她也只是足夠幸運,在無聲無息消失前遇見了一個活得通透的好主子。

  「奴婢從前奉侯爺之命教導您禮儀,卻忘了將這些一併教給您,實在是奴婢的過失。」

  寧堇去關了窗,回來扶著嫻意的脊背,請她坐直:「待有適宜時機,奴婢再與您細細分說。馬氏與一干相關人等已被帶回侯府,夫人是現在去審,還是留待明日?」

  明滅燈火中,那單薄身影沉默地站起來。

  晨光熹微時,年紀最小的墨素終於吐了口。

  她原是馬氏哥哥家的小女兒,老子娘和兩個哥哥盡在時疫里病死了,臨死前想起了這個在「大官老爺」家裡做小妾的姑媽,便囑託墨素一路北上尋了過來。

  可跨過千山萬水、拼死拼活地找過來了,卻發現這個姑媽過得不得寵也不如意,根本沒那個閒錢養她這個拖油瓶。

  墨素求啊,哭啊,可有什麼用呢?姑媽人微言輕,費盡了心思才將她塞進牙婆手裡,借著府里添丫鬟的機會將人留下來。

  她也從一個良家女兒成了奴籍。可是做奴婢能吃飽,墨素不在乎;她對姑媽滿懷感激,謝她為一個素未謀面的侄女搭進不知多少人情。

  待到學好了規矩,姑媽又賄賂了管事婆子,把她送去新來的三小姐屋裡做粗使丫鬟——說是粗使丫頭,可跟旁的位子比起來,這活得簡直像嬌小姐!三小姐人又隨和,待她們連句重話都不說,墨素活得像是做夢一樣。

  姑媽和三小姐是全天下最好的活菩薩!

  後來,姑媽教她做香學藥,與她說:「你學會了這些啊,往後就能幫三小姐了,好報答她對你的恩情!只是,這事咱們得背著人,不然誰都知道了,就該提防著你了。」

  墨素深以為然,於是高高興興地應了,每日夜裡都去尋姑媽「學藝」。

  相處日久,墨素也漸漸覺出一點兒不對勁。她的姑媽白日裡總是溫和順從,對誰都是低眉順眼好說話的樣子。這並非說姑媽表里不一,只是她有時陰沉沉地,教人看了打心底里發毛。

  就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她實在忍不住,將這事偷偷告訴了青荷姑姑。青荷姑姑嘆氣,摸著她發頂道:「你不要怕姨娘。她只是想起你那苦命的表姐了,心裡太難過;你是姨娘的親侄女,更要體貼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