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這個角度,他也是很欣賞皇后的。

  皇后聽完喬松解釋,整個人都懵了:「可是,可是皇后怎能算是職業……」

  皇后怎麼算是職業?那不過是皇帝妻子的稱呼而已,是皇帝的附庸,仍舊是菟絲花一般的存在。

  她怎麼可以與那些靠著自己本事養活自己的女性相比呢?如果她不依附別人,甚至連自己和孩子都沒辦法養活。

  想到孩子,皇后心情沮喪,表情也變得冷硬起來。

  皇上說得對,她什麼都不懂。

  她就只是皇上的拖累而已。

  喬松:「……」

  他再次為自己當初的失言而道歉,並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讓皇后相信了自己根本沒有所謂的白月光、硃砂痣存在,但對化解皇后的自卑卻始終不得其法。

  最後,喬松乾脆道:「既然你羨慕那些事業女性,那你也變成她們不就好了?」

  皇后愣住:「變成她們?」

  旋即搖頭,「不可能的,我現在都快五十了,半截身子入了土,怎麼可能……」

  「怎麼不可能?」喬松態度溫柔且堅定,「你又沒打算做出多大的成績,只要能靠自己養活自己和孩子不就行了?」

  第158章 番外大秦五帝之仁帝喬松3

  當喬松意識到自己與皇后會走到離婚這個地步的真正原因——

  也即是他對皇后的忽視與沉默, 以及皇后的自卑與其家人的不好影響後,他自然不會再放任下去。

  而皇后在按照自己的意願走向社會,成為了她想像中的事業女性後, 倒也確實明白了喬松當初說「皇后也是一種職業」的話並非無的放矢。

  當然更關鍵的是,喬松不再吝嗇於誇獎皇后,讓她在與喬松的關係當中有了自信。

  夫妻關係平等了, 感情自然和睦了。

  沒多久,夫妻二人便水到渠成地復了婚。

  感情順利,喬松的皇帝事業也步入了正軌——

  雖然嬴政之前說得言之鑿鑿, 但喬松看著地方每年呈上來的奏摺與財務匯總, 心裡也不是一點兒懷疑也沒有的。

  但在與皇后復婚的第二年, 喬松便發現各地財務報表有了明顯的提升。

  有錢了, 也才有機會去做其他的事。

  比如,大力扶持在父皇在位期間就展現出了很好的發展苗頭, 卻因為朝廷並不重視而發展緩慢的網際網路。

  比如, 因為父皇在位期間大力發展工業而導致的環境污染,以及由於沒什麼短期利益,且可能消耗國庫內大量錢財而不被列在計劃中的環境治理。

  比如, 由於各種原因而至今成效不顯著的扶貧問題……

  當國庫進帳越來越多後, 喬松便再也忍不住,決定額外從國庫當中撥一筆款項, 專門用於這些不被朝廷重視的問題。

  他就像是大秦的修理匠一樣, 致力於給如今的大秦王朝修復各種問題與隱患, 找准機會讓這個龐大的國家機器暫時停下運轉,讓各個零部件有一個充分的休息時間, 順便再給這個龐大的王朝上一上潤滑油, 讓這個國家機器在休息結束後可以跑得更快。

  而他的做法也是卓有成效的。

  在喬松在位的二十來年時間裡, 他不但將嬴政在位期間發展過快而引發的種種問題與隱患解決了,還將潛在的種種矛盾安撫並化解,讓整個王朝褪去負累,可以輕鬆上陣。

  雖然單從功績上看,喬松在秦朝五個實權皇帝當中算是倒數,但他在史書中的評價卻僅次於嬴政。

  就連他備受百姓推崇的女兒,在歷盡千帆後的晚年時也曾對著心腹鄭重說過——

  「若無父親平穩接過祖父手中的大秦,並讓當時飛速向前的大秦減緩了速度,掃清了沉珂,哪怕是我,也無法保證一定能讓當時的大秦在我的手上平穩過渡。」

  而他的孫女更直白:「我不如祖父多矣。」

  很難說喬松能在後世有那麼高的地位,有沒有女兒與孫女這些話的影響,但他之後的這兩位繼任皇帝雖是女子,卻在史書中評價相當高。

  所以雖然有那麼一小撮人認為仁帝喬松名不副實,但更多人還是認為,這些皇帝本身是很自負的,而能被兩位有為之君如此誇讚的皇帝,必然也是個有大才的皇帝。

  而等時間過去更久,等科技發展到了一定水平,等當時的人們已經可以通過重現各方麵條件重現某一段歷史,並通過改變其中某一個變量來在推演該變量改變後,歷史又會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

  有人將這種技術運用到了遊戲中,並套上了大秦五帝的內核。

  然後他們發現,這五個皇帝每一個的存在都不可或缺,一旦缺了哪一個,甚至改變了他們的位置,大秦都不會如後世那般發展。

  且改變這些皇帝的存在與位置後,最可能發生的竟然是……

  大秦滅亡。

  那時候的人們才意識到,在當時的環境下爆發科技革命到底時間多危險的事,而每一任皇帝又是如何在如履薄冰的環境中做對了每一個決策,沒有讓那個在當時顯得過於龐大的國家機器因速度過快而崩毀。

  喬松這個一直被後世百姓忽視了重要性的秦二世,也才被後世無比鄭重地評了一個「仁」的稱號。

  ——在此之前,相較於喬松的功績,他更出名的還是他的婚姻與相貌、以及在皇帝當中顯得有些另類的溫和脾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