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最後的結果是,扶蘇放棄了這次機會。

  一來是因為小喬松的記憶中全是美好與快樂,扶蘇不願讓前世的艱難與抉擇,不安與自卑,惶恐與絕望的情緒侵染了他的記憶;

  那些記憶,就該從小喬松的大腦中徹底消失。

  二來也是因為,扶蘇覺得喬松這輩子成長得很好,比自己好。

  他擔心有了自己的記憶,喬松就會變得和自己一般優柔寡斷,輕信他人,與親人產生裂痕。

  既然都是自己,有沒有記憶也沒什麼大不了。

  沒了甚至更好。

  扶蘇很滿意喬松的成長軌跡,也很滿意他如今的性格與學識,並不希望再重走一遍前世的老路。

  當然,這其中有沒有其他考量,趙馨就不得而知了。

  扶蘇沒說,她也就故作不知了。

  這孩子,懂事得讓人心疼。

  嬴政卻有些接受不了這個結果:「難道有前世的記憶不好嗎?這可以幫助他避開一些前世的錯誤不是嗎?」

  他以為扶蘇已經與自己和解了,難道也是自己誤會了?

  趙馨看著嬴政,嘆了口氣:「當然和解了,那孩子一輩子估計也就只怪罪過你一件事,除了那件事,其他的他估計都沒放在心上。既然誤會解開,他又怎可能繼續怪你?」

  「那為什麼……」

  「因為比起前世,他更滿意這輩子的生活。」這並不難理解,趙馨想,「沒有對他失望的父親,沒有在故鄉與丈夫、兒子間搖擺,繼而將痛苦轉嫁給他的母親,沒有為了利益將他當籌碼的長輩,沒有因為利益衝突對他痛下殺手的兄弟,沒有別有用心的老師與朝臣……」

  「父母親近疼愛,長輩視若珍寶,同學友愛親近,他這輩子生活得暢快又自由,心裡沒有半點兒陰霾。」

  哪怕是讓趙馨處在扶蘇的位置上,她都無法保證自己的選擇。

  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嬴政一般時刻保持清醒和理智,也不是每個人都如嬴政一般目標堅定絕不被溫情與更輕鬆的生活迷惑,更不是每個人都像嬴政一樣,為達目的連趨利避害的本能都能克制。

  能開開心心地活,誰又願意記住那些讓人不高興的事?

  嬴政才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

  嬴政卻不太能接受這個說法。

  並非不相信,只是覺得有些難以接受。

  趙馨有些理解:「只是沒記憶而已,但扶蘇與喬松就是同一個人。他既然更喜歡沒有前世記憶的人生,喜歡沒有負擔的生活,你以後對喬松好些不就行了?你之前不是做得挺好嗎?」

  他本就對喬松好,自從知道喬松就是扶蘇後,對他就更好了。

  就這麼順其自然下去,不是挺好?

  嬴政沉默許久,才終於接受了這個現實。

  這到底是扶蘇自己的選擇,他也沒辦法插手,只能儘量不再犯前世錯誤,讓喬松重走上輩子老路。

  因為這,嬴政在喬松的成年禮前,直接下旨封了喬松為太子。

  嬴政只有這一個孩子,雖然喬松沒有太子之名,卻已有了太子之實。只是到底缺了一個名分,如今定下稱呼,喬松的太子之位才算名副其實。

  這個消息很快登上了各大報刊,並隨著報紙流通到了全國各地。

  嬴政之前遲遲不立太子,不是沒人在心裡嘀咕。

  只是有嬴政坐鎮,整個秦帝國一路勢如破竹,根本不存在發生意外的可能,所以大家也就只是在心裡嘀咕一下,倒也不敢多說什麼。

  但立了太子,自然也是好事。

  偌大一個秦王朝,愈發穩定,也更讓朝中大臣心安。

  在這種情況下,喬松很快就開始接觸政事了。

  他先是跟著李翾了解學校的方方面面,再隱姓埋名到軍中歷練了一段時間,從軍中退伍後,又被趙馨帶著到各大研究基地轉了幾圈,認識了無數大佬,也對各基地的運行規則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最後,他才光明正大進入朝堂,並正式在百姓面前露臉。

  嬴政為了歷練喬松,直接安排了一個任務給他——

  到西域種樹。

  這個任務其實有些無厘頭,因為除了趙馨,誰也不知道他讓喬松到西域種樹背後的深意——

  畢竟因為沙塵暴滅國的事還在好幾百年後,這時候的大家對沙漠化的危害還不夠清楚,誰也想不到西域這些璀璨的文明竟會因沙塵暴消失。

  但不知道背後深意沒關係,大家知道這件事背後的困難就行。

  砍樹開荒的事兒大家都在做,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

  西域那邊又不是所有人都搬遷到了中原——

  因為兩地之間修建公路鐵路還算方便,當地地理環境也不算特別優越,也就是地理位置比較特殊,算是交通紐帶,所以嬴政並未將西域那邊的百姓搬遷到中原大陸。

  而這些百姓留在當地生活,當然要種田生活。

  種田倒還罷了,因為當地處於交通要道,百姓的糧食雖然需要靠種田,但更多還是通過各種交易換取。

  但建房就沒辦法了。

  為了修建房屋,他們必須砍伐樹木。

  可是砍了樹,他們卻沒有種樹的意識,於是周圍的樹木就越來越少,沙漠化也越來越嚴重,水資源同樣越來越貧乏,然後又導致樹木越來越多因為缺水而枯死,百姓為了更好的生活環境就開始往城中搬遷,然後又要砍樹造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