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一份民辦報紙也就是挑了一個好時機,找了一個好噱頭,所以才在第一期後打響名聲,第二期就走入了所有人的視野當中。

  但趙馨這份報紙,則享受了「官方」推廣的待遇——

  報紙一出來,直接被粘貼在了公告欄上。

  公告欄因為其特殊的作用,幾乎每時每刻都有人守著。小吏剛拿著報紙出來張貼,立刻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這些人中有不少人甚至連報紙內容都沒看,便直接開嗓「召喚」自己的熟人過來。

  沒多久,公告欄前就圍上了烏泱泱一大群人。

  然後,他們就看到了一份全新的、但與朝政毫無關係的……報紙。

  所有人:「???」

  一開始,大家都是一頭霧水。

  直到……

  #楚國某城城東某某家的妻子,做生意的本事相當不俗,卻因為生產後留在家帶娃,將所有生意交給沒本事的丈夫,生意破產。#

  #趙國某城城裡有一戶人家,丈夫去世後留下妻子獨活,妻子本想殉情,卻因為發現肚中有孕而放棄,但生下孩子後為了生計,不得不將孩子交給長輩養育,自己則在生產半個月後就出門賺錢。#

  #燕國某城鄉下某人本來夫妻恩愛,誰知妻子生產後堅持在家帶娃,丈夫在外奔忙深感寂寞空虛,於是在另一個村子再次娶妻。#

  ……

  這時候的老百姓每天的生活除了為生活奔忙,就只有村頭三畝地,村子裡稍微發生點兒什麼事就能在人們茶餘飯後聊上好幾個月。

  他們的生活,是真的無聊。

  但因為他們生活在底層,也沒人在意他們的精神生活,也無人想過為他們增加娛樂。

  不只是他們,就連貴族的生活也好不到哪兒去。

  若不然,小說家這種到處打聽八卦,再藝術加工出來傳播出去,引得人人自危的諸子百家之一,怎可能留存至今?

  早就被所有貴族聯合起來剿滅了。

  而從未經受過如此大量的八卦衝擊的樸素老百姓們,自然很快就被報紙上滿篇的新奇八卦抓住了視線,一個個或看或聽,總之全都津津有味,完全不捨得離開。

  畢竟,吃八卦是人類天性。

  而相較於這些八卦,之前那份報紙上雖然文筆出眾,卻因為是文言文書寫,導致百姓聽得雲裡霧裡的文章,吸引力自然就不夠了。

  更何況,那些文章還全是大道理。

  字裡行間更是充滿了書寫者滿滿的負面情緒,根本無法給人以積極感受。

  在沒有其他競爭者的時候,這樣的文字當然可以引得許多人不懂的人趨之若鶩;可一旦出現了其他更符合大眾需求的競爭者,這樣的文字便會被他們毫不猶豫地摒棄。

  故事總比單純的文字,更容易打動人。

  就算有人仍舊會去閱讀,但花在上面的時間與耐心,都會大大減少。

  這種情況反映在現實當中,最顯著的就是——

  第一份私人報紙的銷量瞬間暴跌,而與之相反的則是,趙馨那份剛發行的報紙,銷量火爆。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個現象誇張,但事實就是,這時候的百姓剛解決溫飽問題,手中余錢並不算多,且習慣了藏起來應付未來可能出現的危機。

  他們當然願意在娛樂上花錢,但也並不願意花太多錢。

  每天一份報紙,就已經是他們願意在娛樂上花掉的最大限額了,多了他們就會覺得奢靡,認為會影響自己的生活了。

  而兩份報紙中,如果一定要買,他們當然更願意買自己更能理解,也更容易給他們帶來歡樂的八卦報紙了。

  畢竟這份報紙買回家,還能讓家人看,讓鄰居看,讓親戚看。

  就算不識字,這不是還能讓自家或鄰居家正在讀書的小孩幫忙讀出來?

  不過是八卦而已,又沒有高深的理論,只需要閱讀者認字就行。

  若是記性好的,將上面的故事記下來講給他人聽,還能從其他人的目光中獲得難以言喻的滿足感。

  趙馨趁勝追擊,在報紙的第二期上刊登了集齊了上千個八卦的《八卦王》雜誌的發售預告。

  雜誌不貴,卻也需要幾十份報紙的價錢才能買到。

  於是,所有對這本雜誌感興趣的人都勒緊褲腰帶開始攢錢了。

  首先,就是縮減花在其他娛樂上的錢。

  看八卦的**很難忍住,但看那些讀書吵自己根本不懂的架,難道還忍不住?

  於是那份民辦報紙的銷量,又一次暴跌。

  民辦報紙背後的老闆對此欲哭無淚,為了挽救甚至花高價去請了許多有名的學者。

  然而,這個決策無疑是錯誤的。

  當學者們的文章出現在報紙上後,第一期名聲傳去後銷量還有所回暖,但僅僅在第二期,報紙本就慘澹的銷量便雪上加霜——

  因為這些學者在寫文章時採用了大量的專業性文字,別說是普通老百姓了,就一般文人都需要認真研讀才能從中獲益。

  說簡單點,就是看不懂。

  他們的文章對老百姓來說,就跟看天書一樣。

  報紙的老闆總算明白過來,以前購買報紙的大部分人群都是什麼身份。

  但想挽回已經晚了,因為這些讀者已經被八卦日刊給拉走了。

  好在報紙的主人沒有再亂來,而是明智地選擇了維持住局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