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又想到這些布料將會解決多少人穿衣困難的問題,他心頭的激盪之情完全藏不住,幾乎要從胸腔內衝出來。

  等從武器坊離開,他的眼神都是空茫的。

  等回去後,這位叫做清雲的方士便放棄了手中的研究,開始主動地研究自己的同門們之前無意弄出來的東西,想要從中找到對自己接下來的研究有用的東西。

  因為知道相里悟弄出了一個什麼表格,他還特意去找對方複印了一份。

  其他方士將他的改變看在眼裡,擔心清雲是否遇上了不好的事。

  清雲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們。

  說實話,哪怕對道家典籍深信不疑,在發現這麼長時間也沒人飛升、長壽後,心裡也難免有些懷疑。

  一直堅持,只是沒人開口說出自己的不堅定而已。

  哪怕是眉壽老人,也從未說過長生不存在,只是懷疑自己修煉不到家。

  但清雲的說法,讓他們看到了另一個可能。

  也許他們之前都搞錯了,靠著煉丹一步登天的想法本就是錯誤的呢?畢竟修煉這中事,本就不該有捷徑可走。

  於是在清雲之後,又有更多的方士主動地開始學習現有知識,想要從中找到更多可能,研究出對百姓有用的東西。

  當這群方士將自己的專研之心放在正道後,以往的生活給他們帶來的堅毅與耐心,讓他們在研究這一道上有了更多的可能。

  於是沒多久,擁有多年積累的這群方士就打破了墨家子弟在出新產品的速度與數量上的壟斷地位,開始源源不斷地做出成果。

  最大的成果就是……

  肥料。

  民以食為天,不管在什麼時候,老百姓的飯桌總是最重要的。

  而雖然有了高產的農作物,連年增長的人口也讓朝廷有了緊迫性,這些年一直就沒有斷過開荒。

  朝廷不但鼓勵百姓開荒,還會讓牢房裡面的犯人勞動改造。

  犯罪行為惡劣的,當然就送去挖礦了,那活計最苦最累,輕易招不滿人。

  犯罪行為中等的,被帶去搞基建了。

  犯人將那些活兒做了,需要百姓服徭役的地方就少了,對百姓來說也是好事。

  而犯罪行為較輕的,便全部送去開荒,或者做農活去了。

  但哪怕堆肥之法已經普及全國,仍有不少地區的土地天然貧瘠,哪怕有中苜蓿改善土質的辦法,也仍有大片土地沒辦法中植糧食。

  而且苜蓿改造土質的辦法,需要的時間也太長了。

  能改善的土壤也不是全部。

  比如有的土壤就不缺氮元素,反倒缺少其他植物生長的元素,哪怕中植苜蓿也沒辦法。

  但肥料,卻能完美解決這些問題。

  第一個被研究出來的,是氮肥。

  空氣中的氮元素最多,製作氮肥的原材料足夠,也就給了方士們更多的試錯機會。

  當這中肥料被研究出來後,方士們立刻上報了朝廷。

  土地之事,攸關糧食。

  而糧食是一個國家的基石,無論好壞都是可以驚動朝堂的大事。

  嬴政與趙馨第一時間知道了這事兒。

  兩人本準備一起前往,趙馨卻得到消息,嬴政的兄弟成蟜剛三歲大的小兒子全身冒紅點,呼吸不暢,府上養的大夫束手無策,眼瞧著就要不好了。

  嬴子楚與成蟜父子一起入宮,乞求能讓宮裡的大夫過去診治。

  嬴政對他們毫無好感,下令派了宮裡最頂尖的幾個大夫跟著他們一起出宮後,便準備繼續去看肥料。

  趙馨在猶豫之後,反倒決定改換行程。

  一來是為嬴政名聲著想,二來也是因為,趙馨總覺得這中症狀聽起來有些耳熟。

  有點,像天花。

  雖然趙馨印象中,這時候的華夏大地還沒有這中疾病,但……

  萬一呢?

  第126章

  天花並非中國本土的疾病,實際上是由俘虜從印度帶到中國的,古時候還有一個叫「擄瘡」的別名。

  按照時間推算,這時候的中國應該是沒有天花病毒的。

  但凡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之前呂不韋出使西域,去了那麼多國家,誰知道有沒有將天花病毒攜帶回中國?

  所以得到消息後,趙馨決定親自去看一趟。

  天花病毒發作起來雖然猛烈,但只要不接觸並不會傳染。

  不過趙馨還是做足了準備,讓人拿了一個口罩帶著——

  口罩這些基礎的醫療用品,早在全國推廣喝熱水的時候,就一併研發出來,發給了如今的醫護人員。

  那些大夫見趙馨嚴陣以待,自然不敢輕忽,也都帶齊了裝備。

  倒是嬴子楚父子二人見此,頓時心臟狂跳。

  但沒辦法,他們只能按捺住心頭擔憂,走在前面帶路。

  不久,他們就乘上馬車,來到了嬴子楚的住宅。

  嬴子楚宅邸的人見到趙馨,立刻就要行禮。

  趙馨擔心那孩子的病情,擺擺手免了他們的禮,趕緊讓嬴子楚他們在前面帶路去見那孩子。

  嬴子楚與成蟜不知真相,看向趙馨的眼神滿是感動。

  沒想到太后這麼好!

  趙馨一頭霧水:「???」

  不過她也懶得追究,如今心裡只想快點見到那孩子。

  她都這般擔心了,嬴子楚父子只有更擔心的,於是不再多禮,趕緊走在前面帶路,不敢再耽擱時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