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有草原人,迫不及待地從大秦離開了。

  然而對接下來會發生的事,以及事情結束以後的生活,他們只剩滿心惶恐。

  習慣了安穩的生活,誰又想繼續以前朝不保夕的日子?

  何況,大秦這些年的發展他們都看在眼裡,其中許多人甚至親身體驗過那些新奇的東西。

  他們一想到必須與大秦徹底敵對,必須回到以往逐水而居,為了生存耗盡全部心力的日子,就沒有一個人不心慌的。

  但等到百越塵埃落定,他們仍舊等來了大秦的兵馬。

  攻打百越的主將是李信,而攻打草原的主將,則是與匈奴相殺多年的,李牧。

  李牧之名,就沒有草原人不知道的。

  他與匈奴之間贏多輸少的戰爭,更是讓匈奴與其他草原民族心生膽寒。

  哪怕十幾年過去,李牧與匈奴已經許久不曾交戰,但……

  當他們再次聽到李牧大名之時,沒有一個草原人不害怕。

  何況不只是李牧。

  李信回京不久,也成為了李牧的副將。

  除了他,還有蒙家人。

  草原至今不曾統一,兵力分散,想要將他們拿下,最重要的不是兵力多寡,而是後勤補給與方向。

  山林多樹木,不易辨別方向。

  可草原太過空曠,連個參照物都找不到,同樣不容易辨別方向。

  但與山林不同的是,草原中沒有瘴氣這種讓人防不勝防的危險,他們完全可以自己人為製造一些參照物出來。

  而參照物的選擇,也沒什麼難度。

  正是之前在百越戰爭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的熱氣球。

  上天入海,這是人類有了智慧後就有的夢想。

  入海已經通過輪船勉強達到,相里鋒等人不可能沒想過往天上發展。

  他們從風箏上有了靈感,做出了滑翔翼。

  但不行,那不是飛。

  一群人鼓搗許久,倒是將飛機的雛形給設計了出來。

  但,太危險了。

  距離正式帶人上天,顯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也是因為這個,趙馨才會在百越戰爭之中提出用熱氣球放喇叭與發傳單,而不是飛機。

  雖然如今的大秦,單就科技水平而言已經有了民國時期的影子,然而到底發展時間尚短,人才儲備也不夠,所以在許多方面還趕不上民國時期。

  飛機就是其中一種。

  但這並不影響大秦與草原之間的戰爭,畢竟若只是做辨別方向的路標,顯然顏色絢麗又必須固定在原地的熱氣球,比飛機更加合適。

  李牧等人測試過看到熱氣球的最遠距離後,便直接帶著糧草與好幾百的熱氣球踏上了征程。

  每隔一段路程,他們都會留下一部分士兵與糧草,讓他們在原地壘砌一個簡易建築,然後燃放熱氣球。

  就這麼慢慢推進,雖然沒遇上了幾個草原部落,但至少沒有迷失方向。

  後勤補給也完全不是問題。

  一旦糧草不足,他們不需要回到大秦國土,只需回到某一個熱氣球的方向,就能得到補給。

  而一旦某個補給點遭到攻擊,他們甚至可以提前給出信號(燃放狼煙),讓周圍所有的部隊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一同追擊攻擊他們的草原部族。

  這特麼怎麼打?

  等到像花兒一樣的熱氣球開滿草原,他們豈不是只能束手就擒?

  草原部落的人發現這個事實後,愈發害怕起來。

  一旦害怕起來,被就不多的士氣就更弱了。

  他們只能像是喪家之犬一樣,被士氣正盛的秦軍追到更西、更北的地方。

  但這還不算完。

  他們很快意識到,秦始皇明顯是做好了要嘛將整個草原全部收服,要嘛就將他們趕到其他地方,讓他們再也無法騷擾大秦邊境。

  雖然如今草原各部族與大秦關係不錯,但誰也無法保證,在秦始皇去世之後,他們是否還能如眼下這般井水不犯河水。

  他們自己也不能。

  何況秦始皇一腔開疆拓土之心根本無法掩飾。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日後統一草原各部落的冒頓已經出生了,不論是嬴政還是趙馨,都沒打算養虎為患,等到冒頓長大之後再對草原出手。

  不是害怕,而是真到了那時候,大秦的傷亡肯定會更多。

  這完全沒必要。

  而在冒頓成長起來,篡了他父親頭曼單于的位置前拿下草原,對大秦來說就要容易多了。

  這場戰爭無法避免。

  草原各自為政,又在安逸生活中消磨了許多年意志,面對大秦的虎狼之師,很快就節節敗退。

  這時候,有人想到了百越一戰。

  那些百越族成為大秦一份子後,似乎生活得不錯?

  於是沒多久,意識到大秦似乎沒準備將他們趕盡殺絕的草原部族,便想盡辦法與秦軍聯繫上,並說明了自己想要成為大秦一份子的願望。

  大秦……當然是同意啦!

  可以兵不血刃地收服敵人,讓其子民成為自己麾下百姓,為自己的國家建設出錢出力,讓其疆土成為大秦的一部分,還不會造成傷亡……

  為什麼不同意?

  關鍵是這種事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他們一直沒有下狠手,本就是在等這個「一」而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