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陛下,太后,請聽聽臣的話!」

  嬴政生氣,趙馨反向滅火,李斯像是趙馨應聲蟲,韓非……

  韓非要生氣了!

  他看看嬴政,又看看趙馨,最後看向同樣將自己的話當做耳旁風的李斯,氣悶地開口告辭,轉身就要離開宮殿。

  趙馨注意到他的身影,擔心真把這位大佬氣出個好歹。

  她趕緊干口挽留:「韓卿請止步!」

  嬴政從善如流地轉開話題:「之前不是同你已經說清,朕並不打算生太多孩子?」

  李斯出手,一把將人拉住。

  韓非見二人開口,這才回頭。

  他想了想,認真道:「陛下準備只娶一妻?」

  嬴政點頭。

  酒色傷身,他若是想要多活幾年的話,還是不要沉迷為好。

  又不是沒享受過!

  何況前世打從滅國之戰開始後,他就幾乎沒有再去過後宮臨幸女人了——

  女人,只會打擾他批閱奏疏的速度!

  孩子,只會讓他想起子不存一、秦二世而亡的結果!

  有這時間,他用來工作不好嗎?

  最不濟,還能巡視天下、「全國旅遊」不是?

  韓非可不懂嬴政想法。

  在他看來,秦國如今雖然發展得很好,卻也不是一點兒隱患也無。

  也就是嬴政之前大赦天下,以及免除稅賦三年的舉措,將這些隱患強行摁了下去。可六國遺民,尤其是那些原本的貴族們,可不會心甘情願做百姓。

  還有嚴苛的秦律。

  就算有那麼多的法律書籍,他也沒自信一定可以寫出一部可以與如今媲美的秦律。

  商君大才,他自愧弗如。

  他只能苦口婆心地勸道:「陛下三思,一旦您的繼承人出問題,哪怕只是晚了幾年到來,都可能動搖江山社稷,讓心懷不軌之人找到可趁之機。」

  動搖江山社稷?

  這並非無的放矢,畢竟另一位幾乎與嬴政齊名的漢武帝,就曾因為久不生子險些遇上麻煩。

  嬴政自然不會讓自己辛苦打下來的秦帝國,遇上這種問題。

  但他與漢武帝的情況完全不同。

  漢武帝初登皇位,地位不穩,堪稱群狼環伺,所以一個子嗣問題就可能引發無數矛盾。

  可若是只因為嬴政無子,就動搖了大秦的江山社稷?

  嬴政挑眉,不置可否。

  何況他又不只有兒子這一個性別的選擇,有兒子當然好,若是沒兒子……

  將女兒培養成趙馨一般的繼承人,難道還有人敢反對?

  而他的生育能力,完全沒問題。

  至於國內矛盾?

  嬴政早有想法:「這不是還有好幾片草原,還未納入大秦版圖?仗,暫時是不缺的,韓卿不必擔心!」

  雖然都說他功勞大,但看著後世朝代遠超秦朝的版圖,他的心裡怎麼就那麼不得勁兒呢?

  他是最強的,也是最好的,在國家版圖上怎能輸給其他人?

  那個叫做成吉思汗的異族人,打下來的地盤就挺大。

  不過,他仍覺得差了點——

  美洲那麼大一塊地盤,都沒人去占領呢。

  他不去,豈不是浪費?

  韓非:「……草原?」

  趙馨眼神複雜地看著嬴政,聽到他的計劃,她竟完全不覺得意外?

  第111章

  通過打仗轉移國內矛盾這種事, 現代丑國簡直百試不爽。

  國內出現了白宮解決不了的問題?

  好說,打仗!

  趙馨穿越前的那一任丑國總統,竟然因為沒有發動對外戰爭, 而得到了諾貝爾□□的提名你敢信?

  不只是丑國, 歐洲各國同樣深諳其道。

  可真要深論的話,秦國才是通過戰爭轉移國內的祖師爺:打從商鞅變法起, 秦國其實一直都走的是這種路線。

  不然就商鞅主持變法之後,那嚴苛的秦律怎可能讓百姓接受?

  早就反了!

  貴族會反, 百姓也會反。

  可同樣的,只要戰爭不停,秦國所有人就不會將視線放在國內矛盾上。

  何況是嚴苛卻給他們帶來了晉升途徑的秦律?

  韓非會這般擔心,本就是因為天下已經一統,以為秦國已經到了休養生息, 調整內政的時候。

  事實上, 之前的種種舉措,也確實是這樣做的。

  他只是沒想到, 嬴政的目光所及之處,竟然並非中原這塊肥沃的土地, 還盯上了遊牧民族的大草原。

  韓非沉默半晌, 忍不住開口:「那些草原打下來, 可以種地嗎?」

  大部分草原的土壤都不肥沃, 根本不適合種植。

  嬴政並不擔心:「呂不韋之前不是帶回來了苜蓿草?總有一些土地是能用的。」

  實在不行,全部用來放牧又有什麼不行?

  糧食可以飽腹,肉類同樣可以啊!

  韓非聽完, 整個人都暈乎乎的, 已經完全想不起自己入宮的目的了。

  等從咸陽宮離開, 韓非站在宮門外, 才勉強回過神來:「陛下之前的意思是……」

  還要打仗?

  而且劍指草原?

  落後半步的李斯也有些回不過神來,但他好就好在,對嬴政與趙馨的意思百分百接受,就算客觀條件讓他沒辦法接受,他也會排除「千難萬險」接受。

  所以他只是怔愣一瞬,便笑了起來:「師兄忘了?陛下今年,尚且不及而立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