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是一來他與嬴稷之間的關係不那麼融洽,擔心過去將嬴稷氣出個好歹來;二來也要為自己的孩子考慮,留在咸陽機會總比去雍城大一些。

  這樣兩個人說要在學校任職,趙馨歡迎還來不及,怎可能拒絕?

  她根據二人擅長的本事,請二人根據現今市面上,以及他們自己這些年的所得所悟,從低到高編撰出來十多本課本與兵書。

  這些書,將會是這所學校的基礎。

  而等范睢與白起放出風聲後,之前那些到了年紀辭官養老的人,也都蠢蠢欲動起來。

  既然已經確定這所學校的開辦勢在必行,只要腦子不笨的人,就會想辦法抓住這次機遇,而不會眼睜睜看著這次大好的機會從自己眼前溜走。

  全面的學校,招收的學生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這些學生只要不是愚不可及,從學校出來後都將成為秦國的棟樑之才,為秦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尤其是前幾批學生,前途肉眼可見的遠大。

  而若是能成為這些學生的老師……

  其他不說,自己的後輩就算不成器,總也有幾分人脈可用,不至於落得窮困潦倒的局面。

  因為前來報名當老師的人太多,趙馨都快忙不過來了。

  為此,她連墨家、農家和道家那邊都沒怎麼關注了,幾乎每天都在忙著篩選合適的老師。

  這個過程是非常繁瑣且枯燥的,因為老師這個職業,天然具有權威性,若是不好好挑選,一旦遇上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人,受到傷害只會是無力反抗的孩子。

  何況這時候非常講究尊師重道,老師的地位幾乎等同於父母。

  父母沒辦法挑,老師卻可以。

  有時候一個老師的好壞,甚至可能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

  總是要慎重的。

  除此之外,學校的教材也需要找人編撰。

  好在范睢最近有空,乾脆帶著有編撰書籍經驗的呂不韋一起,按照趙馨的要求開始編撰課本。

  首先肯定是最基礎的用來認字的課本,表音符號肯定是要加上的,但那些需要學生辨明的文字到底該以何種方式出現在學生面前,才能讓他們學得更好更快更專注,就是他們需要考慮的了。

  范睢等人想起自己幼時啟蒙,直接提議拿《論語》等名家典籍當做啟蒙書籍,好讓學生從小耳濡目染,以後學得更快。

  但這個提議卻在一開始,就被趙馨否決了。

  「這太難了,還有許多生僻字。」趙馨看完《論語》全本便止不住地搖頭,「你這完全是讓孩子死記硬背,效果肯定不好。」

  范睢倒也不堅持:「但若不用論語,難道用《字海》?」

  一口氣將所有文字都學完?

  趙馨仍舊搖頭:「當然不行,《字海》比《論語》還不如呢。論語好歹是成詞成句的,學生學起來容易聯想,認識的字時常複習,記憶總比一個字一個字地認更深刻。」

  她幾乎是立刻就想到三百千。

  所謂三百千,便是《三字經》《百家姓》與《千字文》,這三本書的內容簡單好懂,且朗朗上口,關鍵藏著許多典故故事,用來啟蒙最合適不過。

  可惜三百千如今尚未成書,裡面的許多典故如今都還沒有發生。

  想要修改吧,工程量太大,無異於重寫一本。

  尤其是《百家姓》這一本書,想要成書還需要到中原各國調查。

  可這時候正是姓氏蓬勃發展的時候,《百家姓》裡面的許多姓氏甚至都還沒有出現。

  有沒有一百,都是個未知數。

  三百千沒辦法使用,趙馨便想到了自己小時候啟蒙的那些課本。

  她找到范睢與呂不韋二人,提出了課本內容全部以簡單的故事呈現,要用最簡單的文字寫,但故事又必須足夠有趣,至少可以吸引小孩子主動去學認字,最好還能讓學生讀過之後學到點兒什麼。

  科學知識,歷史典故,做人道理……

  總得沾點邊兒吧?

  這要求不可謂不高,范睢與呂不韋幾乎發動了自己的所有門客,這段時間全都泡在了書肆,也一些見多識廣的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寫下來,修改一下,也許能用。

  趙馨忙著忙著,相里鋒那兒又出了好消息。

  相里鋒對鑽研理論是真沒什麼興趣,之前聽了趙馨忽悠,倒是像打了雞血一樣專注了一段時間。

  但沒多久,他就因為太過枯燥而變得焦躁起來。

  相里悟發現後,直接找到相里鋒,問清楚發電機最關鍵的地方和他的感悟,一番觀察後,乾脆將發電機的製作原理寫了出來。

  相里鋒非常驚喜。

  而且很快他就意識到自己的天賦全在動手上,歸納總結理論這方面天賦尋常,他也坐不住,於是將所有相關工作都交給了相里悟了。

  相里悟:「……」

  還能怎麼辦呢?又不能將這個徒弟逐出門外!

  師徒二人乾脆分工,一人專研理論相關,另一人則負責根據相里悟發現的理論知識研發新東西。

  事實上,分工之後二人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很快就有了結果。

  相里鋒沒多久就做出來了兩個東西——

  水車與風車。

  兩者運行原理其實類似,最主要的部位都是一個輪軸結構。

  不過鎖車以水流作為驅動力,以輪軸上的水斗盛水倒入竹筒,灌溉到農田;風車則需要手動控制軸心轉動,帶動輪軸上的扇葉將倒入其中的糧食按照重量分離,而後從不同出口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