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祭祀找不到自己還有什麼砝碼。

  於是他相當愉快地,順著張蒼的話回答了相關數學知識。

  雖然仍舊磕磕絆絆,但兩人互相印證,倒是沒多長時間就找到了順利溝通的辦法——

  直接用圖畫。

  相較於文字,圖畫確實更加直觀。

  張蒼震驚於祭祀擁有的知識儲備,然後……立刻下定決心,要將祭祀肚子裡的存貨全部掏空。

  -

  趙馨不知道張蒼的野望,離開不久,就去找了衛遜等人。

  如今最重要的就是農業與軍事,相較而言,趙馨自然更在意農業,也即是那些種子的萌發與生長情況。

  過去的時候,她意外發現衛遜竟難得沒有在田裡打轉兒,而是在一件屋子裡面陪著一群孩子玩鬧。

  趙馨走上前仔細聽了,才知道並非玩樂,而是衛遜在教孩子們學習表音符號,也在教那群孩子認字。

  她站在窗外環視整個屋子,發現裡面孩子不少,足有三十來個。

  估計這個莊子,乃至附近所有人家的孩子都在這兒了。

  就是年齡都小,只有四五歲,而且都是男娃。

  趙馨正要離開,衛遜發現了她。

  他安排好孩子拿著小樹枝在地上寫字熟悉後,立刻從屋子裡面走了出來:「太后安。不知今日到莊子,可是有什麼吩咐?」

  趙馨搖頭:「只是過來看看而已。」

  衛遜先是鬆了口氣,轉頭看了眼孩子們,像是意識到什麼一樣,趕緊開口道歉:「下官並未耽誤正事,只是今日無事,才會過來教導這些孩子。」

  趙馨擺擺手:「我並無怪罪的意思。」

  說完轉頭看了眼屋裡,那麼多孩子,竟沒有一個說小話開小差的,全都認認真真地蹲在地上寫字,一些年紀大了蹲著不舒服的,甚至直接爬在地上比劃。

  看著,挺讓人高興的。

  趙馨笑了笑:「這些孩子倒是認真。」

  衛遜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是下官無能,手中沒多少錢財不說,還得留下給家人花用,沒辦法給孩子們買下紙筆。」

  雖然普通紙筆價格不算貴,但要他供應這麼多孩子,還是困難。

  但要讓孩子的家長供應,就更不可能了。

  紙筆價格不貴,對老百姓來說也是一筆非常大的支出。

  趙馨倒沒有多說,反倒開口道:「你何不做一個沙盤?直接用木頭做一個托盤,裡面裝滿沙子,豈不比蹲在地上或者趴在地上更好?這些孩子的家人既然願意讓他們跟著你學認字,顯然也是有點兒其他想法的,你何不直接讓他們自己打一副桌椅?」

  中國尚未發展起來的時候,國家沒辦法負擔所有孩子在讀書上的開銷,鄉鎮學校又無人捐贈,所以一般都是讓孩子自己帶讀書的桌椅。

  一個人買幾十套桌椅當然貴,可一家人一套就不算負擔了。

  這個時候的木材,又不貴。

  何況小農經濟,不說家家戶戶,一個村子裡面至少也是有一個木匠的,手藝不一定多出眾,尋常桌椅卻不是問題,

  衛遜雙眸發亮,趕緊拱手道謝。

  趙馨並不在意,而是讓衛遜帶著自己去看苜蓿。

  苜蓿雖然是牧草,但也算豆科,種植在土裡對土地增肥有著非常好的效果。

  之前衛遜就發現在荒地上種植苜蓿,兩三年就能讓荒地變良田。

  他當時還說,可以在整個秦國種上苜蓿。

  雖然誇張,但這個想法還是很不錯的。

  衛遜趕緊讓人叫了一個讀書人過來帶孩子,自己則帶著趙馨去看了那些苜蓿。

  如衛遜所言,長勢良好。

  趙馨蹲下抓了把土起來,土質確實比旁邊每種苜蓿的土壤顏色要深一些。原本的土是淺黃色,一看就沒啥肥力,但種了苜蓿的那些土壤已經變成了褐色。

  「多留一點兒種子。」

  「這是自然。」

  從農莊離開之後,趙馨的腦子裡一直想著那些孩子的身影。

  她第一次帶著嬴小政出來的時候,這附近的孩子別說是讀書認字了,幾乎都看不到他們的人影。

  因為沒有足夠衣物蔽體,許多孩子都只能待在床上。

  而現在,那些孩子不但都有了保暖的衣服,他們的家長甚至有了讓孩子讀書的想法。

  飽暖之後才會思□□,顯然農莊附近這些百姓的生活水平都已經可以做到溫飽,甚至有了少許余錢,才能生出旁的心思。

  原因很簡單,因為呂不韋與嬴子楚帶回來的種子。

  農莊是第一個試驗點,確認種子的種植辦法後,第一批試種的百姓必然不會少了農莊附近這些經常接觸的人。

  所以他們的生活水平,在這短時間迅速提高了。

  而從這些人身上,足可以窺見整個咸陽的生活水平,甚至是兩三年後咸陽之外那些地方的百姓的生活水平。

  趙馨忍不住思考,是不是可以開始培養屬於秦國自己的人才了?

  秦國必須有足夠的人才儲備,才能在統一後,有足夠的管理人員,以及負責推廣秦律政令的基層官員與小吏——

  君不見,嬴政前世說是統一,但很多地方的管理人員其實還是各國本地人,下面的人陽奉陰違,對秦國消化地方非常不利。

  但又沒辦法,誰讓秦國之前不重視文教,國內沒多少足夠可用之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