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這次出行路上的危險,秦國上下也都有所耳聞。

  若是有可能,沒人願意親自涉險。

  趙馨沉默半晌,開口道:「從美洲帶回來的那些棉花種子,暫時就不要種了,咱們秦國估計少有適合種植的地方。從西域帶回來的那些棉花種子……」

  她在腦海中搜索了一份戰國時期的地圖,然後與現代地圖對比,再按照現代地名查詢當地種植棉花的條件。

  好一會兒後,趙馨恍然大悟。

  她就說,細絨棉雖然大多種植在南方,但其他地方也不是完全不能種植。

  衛遜等人還特意挑選過種植的地方,保證是日照相對充足。

  這么小心,沒道理最後的收成那麼差吧?

  原來因為氣候問題,陝西一帶種植棉花,一般都要比其他地方普遍提前半個多月。

  趙馨鬆了口氣:「明年你提前半個月育種試試。」

  衛遜想到趙馨給他的那份資料,欲言又止。

  趙馨反倒沒有什麼包袱,直接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我當時給你的治療可能出錯……不是出錯,應該是沒有考慮到因地制宜的問題,咱們秦國不是最好的棉花種植地,要想種出棉花,自然要調整一下各種條件。」

  衛遜點頭應了下來:「下官明年定當更加謹慎。」

  趙馨自然相信。

  正要叫衛遜離開,她突然想起另一種作物:「苜蓿種植得怎樣了?是否有水土不服的情況?」

  提到苜蓿,衛遜整個人都來了精神:「苜蓿長得很好。豬牛羊等牲畜都很喜歡吃,而且種植過苜蓿的地方,田地的肥力果然比之前還要好。」

  「那些種過苜蓿的田地,如今瞧著已經與一般良田相差無幾。」

  「下官去年發現這點後,特意在荒地撒了一些種子。後來並未多加照料,但苜蓿種子在荒地同樣生長得不錯。」

  「下官預計,若在荒地上連續兩到三年種植苜蓿,之後在上面種植糧食,出產的糧食與良田的產量必不會相差多少。」

  趙馨一愣,瞬間反應過來:「苜蓿種子可夠?」

  衛遜謙虛地拱手:「下官發現此事後,便立刻擴大了苜蓿的種植面積,直接讓人將咸陽城附近的荒地全都開墾出來,灑上了苜蓿種子。」

  也許要不了幾年,衛遜手上的苜蓿種子,就可以將整個秦國的荒地和貧瘠之地都種滿了。

  趙馨驚嘆地看向衛遜:「你做得非常好。」

  苜蓿因為是牧草,趙馨並未讓人發放給百姓,因為這年頭養豬養牛都可以自己到田裡或其他地方打野草,根本沒必要費時費力地去種。

  除了邊境一帶的牧場,根本沒人要。

  但那些牧場主自己有錢,需求量又格外大,趙馨自然不願免費送人。

  等培育出大量種子後,可以賣給他們。

  又是一筆進項。

  -

  李斯當年只是楚國的一個小吏,後生出權欲之心,遂辭去小吏之位前往齊國稷下學宮荀子名下求學。

  他是在呂不韋為相後,來到秦國的,一開始只是呂不韋門客,被任命為郎,後來升任長史,被呂不韋拜為客卿。

  按照時間推算,李斯這個時候應該已經來到秦國了。

  可惜因為趙馨這個變故,呂不韋這個喜歡招攬門客揚名的秦國丞相,如今不過是九卿之一,根本不敢太出風頭。

  李斯沒辦法搭上呂不韋這條線,自然沒辦法進入秦國官場。

  倒是可以進入其他國家任職,但李斯在打聽過其他國家的國力與內部情況之後,確定自己只有秦國一個選擇。

  一來他出身不高,在講究血統的楚國必然得不到重用;

  二來其他國家太弱,在秦國虎狼之師的進攻下幾乎沒有還手之力,若是投靠其他國家,怕是不能長久地富貴。

  何況秦國最近幾年發展得很好,如今已然是中原各國中百姓最為富裕的國家。

  聽說有不少其他國家的百姓,都拖家帶口地偷偷去了秦國。

  再加上生活水平高了,最近幾年秦國也一直在和平發展, 百姓也願意生孩子,孩子存活率也比以前更高了——

  至少不存在餓死孩子和老人的情況。

  秦國人口暴漲。

  在這種情況下,李斯覺得,只要自己不傻,就絕不可能選擇到其他國家任職。

  他的熱血抱負與權勢野望,只有秦國能給他。

  可惜目前為止,李斯尚未找到入秦的機會。

  但現在……

  李斯看著眼前人:「你說,秦王招攬?」

  秦王嬴政,還未親政吧?

  他在這一刻陷入了陰謀論,下意識想到了范睢當年被嬴稷看重的原因,可以從宣太后手中奪取權勢。

  難道秦王嬴政與趙太后之間的關係,並非外界傳言那般和睦?

  秦王嬴政迫不及待地想要親政了?

  儘管心中猜測無數,李斯卻仍舊毫不猶豫地點頭答應了來人入秦的邀請。

  若他猜想成真,對他反倒更有好處。

  想要最快地往上爬,雪中送炭本就是最好的辦法。

  -

  相較於李斯的陰謀論,如今還只是個青蔥少年的張蒼,表現得就要坦然多了。

  聽聞秦王看重他的才能,想要請他入秦,他立刻就點頭答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