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離開了回不來怎麼辦?

  所以從趙馨口中得知,她竟然是想要打聽他的算術與天文曆法相關的知識儲備時,他立刻就興奮起來了。

  玉米作為首領的兒子,還是下一任首領的有力競爭者,算術與天文曆法都是他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

  也許不夠高深,但……

  玉米這次出行,為了路途平安,他是帶了個部落祭祀學徒的啊!

  祭祀,本就是專門搞這方面的行家!

  於是趙馨詢問的時候,玉米連連點頭,甚至迫不及待地回到聚居地將祭祀給帶到了趙馨面前。

  祭祀確實在這方面非常厲害。

  但,文字不通。

  他們可以日常交流,但涉及到專業詞彙的時候,兩方都瞬間抓瞎。

  而且,祭祀雖可以在短時間內算出一個複雜的數學問題,所運用到的各種知識仍舊免不了冗雜的記述文字。

  不夠簡單。

  沒辦法大範圍且高效地傳播,更不要說讓人學習。

  學習的門檻太高了。

  趙馨意識到,必須在這個時代找一個專業人才才行,只有這樣,這位瑪雅祭祀擁有的知識才能為她所用。

  ——只有專業人才,才能越過語言的障礙,與專業人才溝通。

  不然,她只能掏出圖書館裡面的課本。

  但問題是,趙馨並不知道那些最簡單的公式,如「一加一等於二」這樣的公式,是如何推導。

  也許在圖書館內可以找到推導過程,但她……

  看不懂。

  她又不是專門研究數學的。

  趙馨開始瘋狂搜索這個時代的數學人才,哪怕不是天才也可……

  張蒼,以及耿壽昌

  張蒼與耿壽昌都是《九章算術》的增補修訂者之一,前者生於公元前256年,只比嬴政小兩歲,如今應當已經長成了一個十五歲的翩翩少年郎。

  後者生卒年不詳,但曾在漢宣帝時期為官,如今極大可能尚未出生。

  所以趙馨直接將目光放在了張蒼身上。

  雖然《九章算術》並非張蒼所作,但他能將其編纂成書,本也說明了他在這方面的本事。

  何況他還曾在荀子門下學習,與李斯韓非等同為師兄弟。

  他做過秦朝御史,後來還擔任過漢朝丞相,教出了賈誼這樣的學生。

  就是不知道,張蒼現在是否已經入了稷下學宮。

  說起稷下學宮,趙馨就免不了想起李斯韓非這對同樣有才,卻斗得你死我活的師兄弟。

  得想辦法派人去稷下學宮一趟。

  雖然李斯在嬴政死後不做人,但他在嬴政死前還是很有用的。

  這般想著,趙馨就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嬴政。

  嬴政想了想,點頭:「張蒼與李斯如今應該還在稷下學宮求學,我會讓人將他帶回秦國。他學成後,本也是要到秦國謀職的。」

  「至於韓非……」嬴政嗤笑,「韓非當年入秦,是因為一個名叫『弱秦存韓』的計謀。韓國人異想天開,想要派一個有大才之人入秦,挑撥我秦國君臣關係,從而削弱秦國力量;又想以向秦國稱臣為由,誘導秦國攻打楚國或魏國,使秦國視線從韓國移開。」

  趙馨眨眨眼,瞬間明白過來,這位有才之人便是韓非了。

  韓非有才倒是有才,就是人到了秦國後,不但給了嬴政不少助力,本人也像是被用來打狗的那個肉包子,一去不回了。

  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說起此事,嬴政就想到了另一個人。

  他摸了摸下巴:「說來韓國還給秦國輸送過一個大才叫鄭國的,韓非可以不要,這人必須得弄回秦國。」

  畢竟韓非的知識他都知道,鄭國修鄭國渠的本事,他可不會。

  第90章

  這位鄭國呢, 是韓國人,非常擅長水利方面的知識。

  韓國人自己不願意用。

  因為對韓國的王室貴族來說,老百姓生活得好與不好, 與他們都沒有半毛錢關係。

  修水利不要錢的啊?

  這錢由誰出?

  韓國上下驕奢淫逸, 讓他們花錢買奢侈品享受可以, 讓他們花錢修水利改善百姓生活?想都不要想!

  於是, 他們就把鄭國送到了秦國。

  原因?

  希望鄭國能為秦國修建一個足夠龐大的水利工程, 這樣就可以徵調秦國關中的絕大部分壯勞力,不但讓秦國不敢輕易的打仗,還會損耗秦國國力。

  嗯……

  想法很天真,結果嘛……

  與韓國其他計謀一樣,都不過為秦國的統一大業添磚加瓦。

  因為在這期間,韓國並未發動戰爭, 更不曾發動六國合縱連橫,就跟什麼都不做, 秦國就會被拖垮一樣, 眼睜睜看著水利工程成功修好, 鄭國渠所在的關中一帶,也成了秦國的「金城天府」。

  在戰國時期普通田地畝產不足一百斤的時候,鄭國渠附近的田地畝產愣是達到了驚人的兩百斤。

  原本這位鄭國在公元前246年就該被送來了,卻因為秦國最近幾年一心發展自身,沒有派兵攻打其他國家——

  李牧的代地不算。

  直接導致韓國王室貴族沉湎酒色, 毫無危機感。

  鄭國這位因恐懼秦國攻打韓國而送來的「間諜」, 自然不會再派過來了。

  不但鄭國,若是秦國一直不動武, 只怕韓國這群沒有居安思危想法的人, 連韓非也不會派來秦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