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牧本來想說的話噎在了喉嚨,表情錯愕:「去田間做什麼?」

  信陵君喝了口酒,大笑道:「去田間,如百姓一般勞作!」

  李牧想說成何體統,但很快意識到趙馨這般做的原因,頓時失去了言語的能力。

  「怎會……」

  那可是一國太后與一國之君,怎麼可能親自到田間勞作呢?

  但信陵君,不像會說假話。

  信陵君似乎覺得李牧表情有趣,笑道:「雖然每次秦王都隱藏了身份,但那通身氣度可不是一般人家能養出來的。」

  李牧遲疑片刻,問道:「若只是如此,你應當不會說出『天授』之類的話吧?信陵君身份尊貴,天資聰穎,又心高氣傲,輕易不將其他人放在眼裡,我可不信,只是這樣,你就發出這般感嘆。」

  信陵君頓了下,推開侍女,笑道:「我回到雍城後,將此事告訴了秦國王祖。」

  李牧皺眉,似不贊同他的行為。

  信陵君不在意,繼續道:「王祖嬴稷卻道,文榮侯果真不負他之信任,將秦王交給她親手教導,果然是最好的選擇。」

  他笑了笑,「我當時嚇到了。」

  李牧也嚇到了。

  因為這樣的信任與看重,哪怕是在他們二人身上,也萬萬不會發生。

  他們又想到了趙馨靠自己的本事,獲得的文榮侯爵位。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

  但從嬴稷對趙馨的稱呼來看,他似乎從未將其放在心上,甚至認為文榮侯這個稱呼,遠比太后更榮耀。

  而據信陵君所知,這樣的人並非只有一個。

  兩人又不約而同地想到了,秦國之前的幾任國君的所作所為。

  半晌後,李牧嘆氣:「我竟有些後悔,在代城負隅頑抗了那麼長時間。我該早點兒來秦國的。」

  兩人相視一眼,不約而同地苦笑起來。

  各國不知危難將至,至今仍舊安享虛浮的太平盛世。

  李牧冷靜下來:「信陵君覺得,秦國何時出兵?」

  信陵君笑了笑:「我也在等呢。」

  現場氣氛凝滯,好一會兒後,一位侍女進來添茶,才打破了二人之間的氛圍。

  信陵君道:「當今秦王眼底野望頗深,大約等他親政……」

  秦國,就要出兵了。

  -

  趙馨早前讓人收購了一批辣椒,這段時間也會給嬴小政做一些放了辣椒的菜品,一開始只放一點,後續慢慢增加,嬴小政如今已經非常適應辣椒的味道了。

  若非如此,她還真不沒有給嬴小政做火鍋賠禮的底氣。

  不然把人辣哭了,可怎麼是好?

  雖然還有其他口味的火鍋,比如她最喜歡的菌菇火鍋,但第一次吃火鍋不吃麻辣火鍋,總覺得有種缺憾感,沒辦法體會到火鍋的精髓一樣。

  麻辣火鍋裡面最好吃的,是牛油火鍋。

  趙馨早早讓人留意咸陽附近,遇上有人家中的牛老死或因其他意外死亡,就讓人買了一份牛肉與牛油回來。

  牛肉不好保存,存留不多。

  牛油倒是還有不少,今天做火鍋絕對不會不夠。

  趙馨指點廚房的人準備食材,幾乎將現有的食材全都準備了好幾份,別說豬鴨牛羊等肉類了,毛肚鴨腸也沒忘記讓廚房的人準備,土豆白菜羅等蔬菜當然也有,就連野菜她也讓人每樣品種都準備了不少。

  蔬菜清甜,野菜微苦,都能一定程度減輕辣椒的味道。

  嗯……

  雖然真正吃火鍋的時候,蔬菜總比肉類辣就是了。

  但管他呢,好吃就行。

  唯一可惜的是,粉條還沒來得及做,蝦滑等食物目前也沒條件準備。

  不過單單只有趙馨與嬴小政二人食用,這些食材也已經足夠。

  準備工作不需要趙馨盯著,她吩咐了該準備的東西後,便直接帶著人去了瓷窯。

  陶器發展到如今的地步,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

  染色、上釉之類的步驟,匠人們也都已經摸索了出來。而正因為有陶器積累的經驗在前,匠人們在燒制瓷器的時候,很快就摸索出了瓷器的染色、繪畫與上色等過程的辦法。

  雖浪費了一些瓷土,但最後的成果非常喜人。

  最先出來的,便是各種純色瓷器,不過猶豫成分不同,如今的瓷器變形率很高,燒制出來的多是碗碟之類的小物件,就算燒制瓶罐,體積也非常小。

  不但比不上現代見到的那些動輒幾米的瓶瓶罐罐,連四十厘米都很難達到。

  趙馨也是了解到這一情況,才會親自過去一趟。

  她準備好了各種瓷器的燒制辦法,以及一些防止變形的配方,還有上色等過程的小訣竅。

  這些都是邊角,不會影響到相里悟的思考。

  趙馨本來是這樣想的。

  但等她抵達瓷窯,卻發現她擔心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問題了。

  瓷器的變形問題,已經被相里悟解決了。

  他在打造武器的時候,時常與各種礦石接觸,所以很清楚配方的重要性,所以在得知瓷窯匠人們遇到的問題後,主動幫忙研究配方,最後在瓷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瓷石,大夫減少了瓷器的變形率。

  雖然這個時候,這種石頭還不叫瓷石。

  那是一種顏色暗黃,略透明的礦物石頭,由多種酸性淺成岩經過熱液蝕變作用後形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