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根瘤菌被發現後,百姓學會了在貧瘠的土地上種豆養地。

  大豆養地的效果不錯,但最好的其實是苜蓿,不過種植苜蓿只能收穫牧草,不像種豆還能收穫糧食,所以並不常見。

  一般只有開荒的時候,才會在上面種植苜蓿。

  ——要不了兩年,原本貧瘠的土地就會變得肥沃,變成人人都想要的良田肥地了。

  豆子常見,苜蓿也被呂不韋從西域帶了回來,可肥料以目前的生產條件,根本就沒辦法人力生產。

  「玉米初種的時候,也許不會有太多問題,但其蟲害其實比較嚴重。」趙馨嘆氣,「一開始可能看不出來,但等種上一兩年你們就會發現,玉米的蟲害比小麥水稻的還要嚴重。」

  「不只是玉米,土豆也有很嚴重的問題。」

  范睢還沉浸在玉米的缺陷中,又聽產量更大的土豆也有問題,臉上的表情差點兒沒繃住:「土豆又有什麼問題?」

  趙馨記不太清了,乾脆在圖書館內搜索了一下,然後回道:「土豆不能連續兩年在同一塊地上種植,否則將會有極大可能發生病害,導致顆粒無收。」

  若非如此,土豆早就成為中國的主糧,解決了中國人的溫飽問題,袁老也不至於幾乎跑遍了整個中國,只為尋找到那一株偶然性極大的雄性不育株來培育雜交水稻了。

  但其中原理複雜,趙馨一時半會兒也解釋不清。

  好在范睢相信趙馨,並未追根究底。

  他有些緊張:「那紅薯呢?」

  雖然嬴子楚帶回了無數作物,但產量最高還是土豆玉米和紅薯,如今前兩者都有相當大的問題,紅薯只怕也不能倖免於難。

  果然……

  趙馨點點頭,道:「紅薯與土豆一樣,都不怎麼挑土地條件,同時也沒什麼大的蟲害或者病害。」

  范睢眼神一喜,正要開口,卻聽趙馨話鋒一轉,「但紅薯不能長期大量地使用,對腸胃不好,輕則脹氣燒心,重則嘔吐腹痛。」

  范睢:「……」

  哪怕是心志堅定的范相國,也不由被這一連串兒的打擊,搞得不想開口說話了。

  趙馨見自己把人嚇到了,趕緊解釋:「雖然這些作物都有很大的問題,沒辦法一直種,但大可以三種作物輪換著種植。雖然產量可能達不到最大值,但比起以前肯定好得多。相國您看,是不是這個道理?」

  范睢一愣,旋即失笑:「果真如此,臣方才倒是被您給嚇到了。」

  就算不能一直種,需要精耕細種又怎樣?糧食產量反正比以前好,完全沒有其他問題。

  因為旅途遙遠,嬴子楚等人為了保證種子的多樣性,並未帶太多種子回來。

  就算玉米紅薯等作物的種子比其他作物多,數量也不可能多到推廣到整個咸陽。

  不但咸陽,甚至種滿一家人的田地都做不到。

  所以趙馨與范睢商量之後,打算仍舊按照之前對呂不韋帶回來的那些種子的安排一樣,先育種,然後推廣咸陽,再慢慢輻射全國。

  范睢滿心都是糧食,很快就告辭離開了咸陽宮。

  等人走後,一直憋著沒說話的嬴小政眨眨眼,奇怪地問:「阿娘,為什麼不種雜交水稻呢?」

  趙馨看著嬴小政笑了笑,開口道:「因為培育出雜交水稻的袁老,並不在這個世上。」

  嬴小政頓了頓,小聲道:「我們不能自己培育嗎?」

  趙馨怔住,半晌後搖頭:「首先,想要找到水稻的雄性不育株就非常困難,只怕將整個秦國掘地三尺也不一定能找到。」

  秦國到底不是種植水稻最廣泛的地區,基數小,找到特例的機率自然也小。而廣泛種植水稻的地區,基本都在楚國和百越,並非秦人可以輕易踏足之地。

  何況……

  「而且就算找到,如何將其運送回咸陽,如何保護,如何培育……這一連串的細節都需要嚴格把關。」她看向嬴小政,「但相關的生物知識,如今只怕也就你我二人明白。」

  嬴小政遲疑片刻,忍不住開口:「不能教其他人嗎?」

  趙馨笑了下,點頭:「當然可以。如今讀得起書的人都想做官,很多人讀書,就是為了逃離土地。而願意在田裡侍弄的,多半連進入書肆學習表音符號的時間都抽不出。」

  為了填飽肚子,尋常老百姓已經用掉了所有精力。

  所以趙馨雖然知道,教育才是改變秦國根本的最優選,卻一直沒有提出建學校,更別提義務教育。

  嬴小政有些茫然,不太明白趙馨的話。

  趙馨看著嬴小政的表情,意識到就這麼一句輕飄飄的話,沒辦法讓嬴小政對百姓的生活有實感,於是猶豫之後,決定帶著他去離開咸陽宮,去深入了解一下百姓的生活。

  嬴政當上皇帝後,挺喜歡全國各地到處「旅遊」,就算不一定喜歡出門,至少也是不討厭的。

  更何況,他自從進入咸陽宮之後,便很少有機會出門了。

  果然,在徵求了嬴小政的意見後,他毫不猶豫地點頭答應了趙馨帶他出門的提議。

  出門一趟沒那麼容易。

  畢竟這兩人,一個是太后,秦國如今的掌權者;一個是秦王,秦國未來的掌權者。若是這兩人出了什麼問題,只怕整個國家都會陷入動亂之中。

  不過趙馨之前也常出宮,宮裡的人對此也習慣了,所以沒多久就準備了所有出行需要的東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