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強逼著未來的科研人員朝九晚五,將他們有限的精力全部限制在重複的勞動中,並在這期間消磨了靈氣和創造力……

  這種蠢事兒趙馨可不干。

  她讓人算了各國貴族富商的數量,再算了算每年生產多少鏡子才能達到利益最大化,以此為憑據,規定了每位方士每天必須提取的水銀量,然後直接放話——

  只要完成了任務,剩下的時間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這群方士聽了,就跟打了雞血一樣,不但盡心盡力地提取水銀,還想盡辦法提高從硃砂與水銀的轉化率。

  受限於戰國的條件,一開始硃砂與水銀的轉化率低得令人髮指。

  但沒想到,這件事最後還真給他們做成了。

  不僅如此,他們在這過程中還摸索到了一些比較基礎的辦法,最後運用到其他實驗中,帶來了驚人的效果。

  但現在,他們的許多時間仍被花在了繁瑣的工作中。

  做鏡子所需的水銀,全都出自這群方士之手。

  -

  水銀從硃砂中提取出來了,錫箔也被做出來,就差玻璃了。

  玻璃的配方與製作條件,早就因為各種穿越小說的流行,而在網上泛濫了,饒是趙馨,也無意見過幾次。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她還是認真搜索了一遍。

  然後,趙馨便將玻璃的配方與製作辦法,直接交給了已經組建好的玻璃工坊的負責官員。

  ——因為秦國特殊的制度,玻璃工坊等工廠建造之初,就定下了國有屬性,派遣過來的負責人,也都是朝中有經驗的官員,而並非直接從下面提拔。

  由於以前就有琉璃的存在,得到配方後,生產玻璃倒是不難。

  難的是,想要生產固定形狀的玻璃。

  比如最基礎的圓形的、長方形的、球形的……都有很大的難度。

  甚至玻璃的大小也很成問題,玻璃工坊投入生產後,生產出來最大的玻璃也不過兩個巴掌大,因為溫度與時機沒把控好,最後的成品直接成了一坨不規則的「藝術品」。

  畢竟是第一件,趙馨看到後直接帶回了咸陽宮。

  嬴小政最近在范睢的帶領下,開始親自接觸政務,本來已經很少有時間與趙馨見面,但在聽說玻璃工坊出成品後,還是忍不住放下手中奏疏,來到了趙馨的宮殿。

  然後,就看到了那一坨奇奇怪怪的玻璃。

  沒想到嬴小政還挺喜歡。

  趙馨沒猶豫,直接將那坨玻璃送給了嬴小政。

  嬴小政雖然已經初具帝王威嚴之相,到底年紀還小,得到了好東西自然想要和人顯擺。

  他不認識幾個同齡人,所以直接將那坨玻璃帶去了議事的大殿。

  沒想到范睢等人發現後,瞬間挪不開眼了。

  如今生產條件落後,想要提純礦物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掌握辦法後,生產五顏六色的琉璃很簡單,生產出無色的玻璃卻很難。

  雖然秦國不許奢靡,但只要有錢,買一個琉璃擺件兒在家裡私藏,還是很容易的。

  只要不讓人發現。

  可見多了各種顏色的流離擺件兒,無色玻璃他們還是第一次見。

  這群人蠢蠢欲動,非常想要知道這是打哪兒來的。

  可又礙於秦律,不好問出口。

  嬴小政不懂他們糾結,樂呵呵地同自己的兩位老師炫耀:「這是玻璃工坊做出來的第一個擺件兒,雖然沒有顏色,但放在太陽光下,卻能折射出彩虹一般絢爛的色彩,非常好看。」

  這也是他喜歡這個擺件兒的原因——

  雖然在書中知道了玻璃,也知道了玻璃的許多用處,但事實上,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玻璃的實物。

  何況他見到的時候,正好一束光從窗戶射下,在背光處散落了一地彩虹。

  雖然不能像三稜鏡一樣,可以讓光的色彩涇渭分明,但這種破碎的色彩,與玻璃的光影結合,也另有一番美感。

  極少在現實生活中見到這麼多顏色的嬴小政,立刻就迷上了。

  范睢等人一聽,也生出了好奇心,忙不迭地請求嬴小政將玻璃擺在陽光下,讓他們看看彩虹般絢爛的色彩。

  嬴小政抿出兩個小酒窩,矜持地起身走到窗戶前,打開一條縫,讓外面的太陽光如光柱一般射向玻璃。

  然後……

  范睢驚嘆:「太美了!晶瑩剔透,浮光斑斕,讓人見之忘俗。」

  他如此,其他人反應更誇張。

  唯一比較鎮定的,就只有白起了。

  然後,白起直接開口,請嬴小政將那塊玻璃賞賜給他。

  嬴小政:「……」

  看著其他人虎視眈眈的樣子,他難得受驚,旋即再次強調:「這個玻璃擺件兒是失敗品,只因為是第一個,才有了特殊意義。諸位若是喜歡,可以直接去找玻璃工坊的負責人,這種失敗品他們還有很多。」

  畢竟是花了許多物資與人力,就這麼丟了,大家也捨不得,於是類似的失敗品全都堆在了工坊庫房的角落。

  有人要,只要負責人同意,就可以直接帶回家。

  於是很快,玻璃工坊「庫存」的失敗品,被人席捲一空。

  但玻璃工坊的人完全不在意了,因為隨著經驗的積累,第一塊足有兩寸大的玻璃板,被人生產出來了。

  雖然還有點兒厚,但確實是合格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