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之前擔心發生戰爭,倒是沒人敢在這個時候花錢購買毛衣——

  雖然這時候還沒有家國觀念,但在戰爭時期購買敵國商品,為敵國軍隊保障後勤這種事兒,只要腦子沒壞的人都不可能去做。

  可等確定不會打仗後,這群人就再也忍不住,立刻拿著大把的金銀托人到秦國「代購」毛衣了。

  那些顏色艷麗的毛衣,受到了貴族富商們真金白銀的熱烈歡迎,沒多久便蔚然成風。

  原本灰撲撲的街道上,出現了一群穿著亮麗衣服的人,就像是荒土盛開的花,哪怕隔著一段距離,也一眼就能看見。

  這般醒目的效果,更讓貴族富商們追捧。

  戰爭時期,濃艷的色彩更容易刺激消費。

  趙馨很快就從雍城毛衣的銷售量中,發現了這一事實。

  在圖書館搜索後,發現確實有類似的理論後,她便加大了大紅鵝黃等艷麗顏色的生產,這種顏色的羊毛製品自然也跟著增多了。

  但即便如此,仍舊供不應求。

  這時候的毛衣,在各國上層已經脫離了保暖的基礎效果,有了裝飾與炫富比美等作用。

  各國宴會上,若是沒有穿上一件秦國雍城的毛衣,不是被人嘲笑窮酸沒錢,就是被人嘲笑人脈貧乏,連找一個幫忙購買毛衣的人都找不到。

  因為這些人的追捧,這些羊毛製品愈發受人歡迎。

  趙馨趁機招工開了個羊毛氈小店,推出了羊毛氈、羊毛毯等物。

  一些手巧的姑娘,在知道方法後很快就在一些畫師的指導下,做出活靈活現的小貓小狗小鳥小羊等動物。

  這些動物外形逼真,神態靈動,受到了無數女性的歡迎。

  但羊毛氈又不是只能做可愛的動物,威猛如老虎、狼、獅子等,縮小比例之後同樣可以做出來。

  這些動物一經推出,很快就俘虜了原本不屑一顧的男人。

  一些實在喜歡的,甚至還讓人拿著錢到雍城,想要定做一個一比一等比例的動物。

  趙馨原來不願,但對方說可以加錢,翻倍加錢。

  趙馨:「……」

  不就是等比例的動物?做啊!

  這年頭的老百姓為了能有一條活路,不管做什麼都願意下苦功夫鑽研。這個要求下發後,一群人辛苦許久,還真一針一針地將一頭老虎的等比例羊毛氈給做了出來。

  其神態慵懶,外形不說一模一樣,也有□□分相似(主要是老虎的斑紋顏色沒辦法調配出一模一樣的),成功讓每一個看到的人都一見鍾情,想要將其獨占。

  那位客人的管家得知此事後,忙不迭地趕到羊毛氈店,付完尾款就趕緊帶著老虎連夜離開了雍城。

  此事傳開後,一時傳為趣談,不但那隻老虎的名聲傳遍了戰國各國,趙馨新開的羊毛氈店也為人所熟知,各種羊毛氈動物更是受到了無數追捧。

  倒是羊毛毯與羊毛大衣等物,不怎麼受歡迎。

  太扎了。

  這些貴族富商們被絲綢養嬌了,寧願多穿幾件毛衣,也不願意穿羊毛大衣,蓋羊毛毯。

  趙馨想了想,乾脆將羊毛毯改成了地毯,同時讓人將羊毛染色,然後將其做成波斯地毯那樣做工精美,顏色絢爛的工藝品。

  羊毛毯很快被人注意到,成為了新的追捧目標。

  原本積攢在庫房的長羊毛,在羊毛氈與羊毛地毯的共同作用下,沒幾個月就消耗了一半——

  這兩樣商品,真的太費毛了。

  但賺的錢,也是實打實的。

  經過大半年的忙碌,就在入冬前,呂不韋從其他國家賺來的糧食,終於運到了雍城。

  讓人意外的是,這次送糧過來的,竟然是呂不韋本人。

  等到糧食入庫,事情交割清楚,呂不韋便立刻帶著禮物上門拜訪趙馨,一番交談之後,她才知道呂不韋是想要從雍城得到一定數量的羊毛製品拿到其他國家售賣。

  他是商人,當然看得出這些東西背後的巨大商機。

  賺錢還是其次,他最看重的是,一旦將這個渠道掌握在自己手上,不但可以為他的名聲添磚加瓦,還能接著這個渠道結交權貴,為自己賺取一些隱性利益。

  趙馨深深地看了呂不韋一眼,直將其看得渾身不自在,才終於開口說道:「按照之前談妥的合作,毛衣等物要優先供應犬戎、匈奴等部落,畢竟我們還要從他們手上交換羊毛,必須保證原材料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剩下的羊毛製品我會讓人清點之後,將一部分交給你。」

  雖然將羊毛製品留在雍城,會吸引更多商人過來,但呂不韋如今是大秦官員,也是為秦王嬴稷賺錢,她不好直接拒絕。

  而且呂不韋本就在與各國權貴富商打交道,若是手上沒有羊毛製品,對他生意的口碑也是一個打擊。

  口碑受損,呂不韋能賺到的錢就少了。

  以後嬴小政接手後,可以用的錢也會跟著減少。

  趙馨想通之後,就更沒有拒絕的想法了。

  她在心裡算了算:「這些東西要預留出一部分給草原各部族,一部分留在雍城吸引客人,我大約能將其中六分之一交給你。」

  呂不韋卻有些不甘心:「只是一部分?」

  趙馨挑眉:「不然呢?你難道還想要全部?雖然秦人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穿華服,但毛衣可以穿在中間,外面裹上外套別人也看不出,何況還能在家裡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