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王嬴稷追問:「書是哪兒來的?」

  嬴小政有些疑惑,不知道該不該說。

  低頭想了許久,他突然抬頭沉靜開口:「是母親給我的課本兒,打從啟蒙開始就一直在學,上面記載了許多新奇的知識。」

  頓了頓,嬴政看向秦王嬴稷,「曾祖父想看嗎?」

  秦王嬴稷下意識就想要答應,但很快他就將胸腔內奔涌的熱血壓制下來,半晌後緩緩吐出一口氣,笑道:「寡……我年紀已經大了,看了也沒辦法理解,反倒容易因為年老時的急功近利而做出錯誤的決斷……」

  他笑了下,「你母親願意從小讓你學習那些知識,我已經非常驚訝了。不,應該說有些不可思議。」

  畢竟從趙馨之前拿出來的技術就能看出,這些東西都是切切實實有用的東西,雖然不像是儒家法家這種可以影響一國朝政的學派,但無疑趙馨拿出的東西對已經確定了前進方向的秦國更有用。

  若是像趙馨這樣的人再多一點……

  當然,秦王嬴稷很快就意識到了自己貪心——

  若是趙馨這樣的人再多點兒,可不一定全都為秦國效力。

  嬴政不知道這麼短的時間,秦王嬴稷腦子裡已經閃過無數想法,還在認真思考秦王嬴稷這話的意思。

  好一會兒後,他皺了皺鼻子,故作埋怨地開口:「阿娘從小就讓我學了好多知識,隔段時間還要考察一下我學得怎麼樣,如果學得好就會拿出全新的課本。聽阿娘說,我如今所學不過千萬分之一,也許窮盡一生都不能將所有知識學完。」

  此話一出,饒是秦王嬴稷也不禁錯愕地張大了嘴,露出與自己形象不符的表情。

  好一會兒後,他低頭看向嬴小政:「你母親,對你很好啊……」

  說完這句話,秦王嬴稷陷入了沉思。

  嬴政試著說了幾句話,見他不搭話,便乾脆轉頭開始翻閱秦王嬴稷擺在桌案上的奏章公文,以了解秦國如今的情況。

  雖然不知秦王嬴稷在那一刻想了什麼,但梯田之法,卻在之後直接以政令的形式推行了下去。

  -

  阿土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平民,家裡一對老父母,兄弟三人也已經娶妻生子,膝下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孩子。

  原本一大家子十幾口人生活在一起,在兄弟幾人成婚之後,也都按照法律分財別居,只是住得近,互相可以幫忙,與之前的生活也沒有太大的分別。

  唯一讓人苦惱的是,他們兄弟三人連同父母手中的田產加起來,也不過十幾畝而已,其中出產的糧食在上交稅賦之後,也不過將將夠他們溫飽,根本沒辦法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他家勞動力多,倒也想過開荒。

  可惜阿土生活的地方沒多少荒地,倒是有些山林,可惜並非平地,並不適合耕種。

  可就在這幾天,朝廷突然發下政令,說是要全國推廣梯田。

  梯田?那是什麼?

  阿土不太明白,但縣長說了,正式春耕之前,所有人都要到里正處報名,一起開墾梯田。三人一組,若是開墾的田地數量足夠,還能抵消一年的徭役。

  當然,若是不想抵消徭役,也能上報里正,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開墾的梯田中挑選一畝地,登記在自己名下。

  若是開墾的數量足夠多,還會有額外的獎勵。

  但沒人關注所謂的額外獎勵,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落在了「若是不想抵消徭役,可以從自己開墾的梯田當中領取一畝地」的消息上。

  不用花錢買,只需要出力就能得到土地?

  不光是阿土,整個秦國的人都激動了!

  ——至於徭役?和土地相比,那算什麼東西!若是一年徭役可以換取一畝地,他們絕對每年都積極報名!

  雖然阿土對梯田仍舊一知半解,但土地對他,乃至於他家人的吸引力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相提並論,所以消息傳開之後,阿土全家老小便立刻蜂擁而上,一起找到里正登記上全家老小的名字。

  他家一共八個大人,兩個半大小子,剩下的都是沒什麼勞動力的小毛孩兒。

  所以在登記的時候,便直接登記了三組。

  他們一家人足夠勤勞,不怕苦不怕累,又全都是幹活的一把好手,幾個沒有算作人頭的小孩兒也一直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兒,所以在春耕開始前大家一起砍樹劈柴、整理田地,愣是開墾出了二十餘畝梯田。

  而里正也並未隱瞞,將他們開墾的土地數量上報給了縣長。

  不久,縣長按照之前所言,直接分了九畝地給他們——

  兩個半大小子勞動力不足,是按照一個人算的。

  他們一家人還不算是最厲害的,有的一家足有二十幾個口人,全家卯足了勁兒開干,足足開墾了近五十畝地,當然他們得到的土地也更多。

  春耕開始,他們看著迅速增加的土地,想到今年秋天可能迎來的大豐收,一個個臉上都洋溢著激動的笑容,干起活兒來也愈發有動力了。

  等到春耕結束,阿土一家終於有了閒暇,於是帶著余錢進城購買需要的工具與糧食等物。

  也是在縣城,阿土才知道,這個梯田的法子,竟然是他們秦王欽定的下一任繼承人,嬴政提出的辦法。

  而嬴政是誰?文榮侯的兒子!

  之前文榮侯大會弄出的紙張與毛筆,弄出的印刷術,讓百姓讀書識字變得容易太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