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何況他與呂不韋已經想到來了一個極好的主意,只要計劃順利, 他也未必沒有機會在安國君的太子之位被廢除之後成為秦王。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嬴子楚就算與趙馨母子同住一個屋檐下, 也從未想過對他們動手。

  可他無論如何都沒想到,自己沒動手, 卻有人替自己動手了。

  這個人還是自己的生母, 夏姬。

  當他得知此事的時候便知道, 自己的一切謀算,全完了。

  因為這個消息,嬴子楚對後面的所有真相都沒了興趣,他以為無論自己的生母是受了誰的攛掇,對他來說都不重要了。

  但事實是,很重要。

  因為真正的幕後兇手,是他如今名義上的母親華陽夫人,而且她不但對趙馨母子動手了,還膽大包天到想要對秦王嬴稷動手——

  秦王嬴稷死了,安國君繼位名正言順。

  嬴子楚頹然一笑:「若是真的成功就好了……」

  -

  一夜之間,秦國變天了。

  太子被廢,所有楚國勢力除了感覺不對提前回國報信的公子啟,也即是以後的昌平君外,直接被秦王嬴稷一網打盡。

  不但安國君被廢,他在朝中的勢力也被瓦解得一乾二淨。

  而就在秦王嬴稷宣布安國君的太子之位被廢的同時,他不顧大臣反對,直接立了如今不過六歲的嬴小政為繼承者,為太曾孫。

  不僅如此,秦王嬴稷病癒之後甚至直接帶著如今尚且只有六歲的嬴小政,去上朝了。

  沒有單獨的位置,就坐在秦王嬴稷的旁邊。

  雖然所有大臣在秦王嬴稷的寢宮中,已經見慣了這樣的畫面,但當這樣的情景出現在朝堂上時,一樣讓人吃驚。

  但剛剛經歷了一場風暴,誰也不敢對此事提出異議。

  秦王嬴稷,可不是一個會被臣子輕易影響的人。

  就算有那麼一兩個人能影響到他,也只會是范睢白起這樣的存在,而無論是范睢還是白起,對此事都毫無異議。

  所有臣子靜默不語。

  秦王嬴稷掃視一眼後,笑著點了點頭,然後提出另一件事:「楚國公子啟提前回國報信去了,因為提前了好幾天的時間,就算士兵快馬加鞭,怕是也沒辦法將人追回。公子啟回國之後,定然不會什麼都不做,所以現在,我大秦自然要儘快準備起來……」

  -

  事實正如秦王嬴稷預料那般,公子啟回到楚國之後,便將秦國正因為廢太子之事「爭端不休」的事情告訴了楚王,並攛掇楚王說,如今正是攻打秦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若是不抓住這個機會,錯過之後定然會後悔。

  楚王無可抑制地心動了。

  但他還算有幾分理智,所以招來春申君詢問攻打秦國之事是否可行。

  事實是,可行。

  春申君不但對這個提議表示了贊同,但他同時也表示,以秦國將士之勇猛,就算楚國突然出兵只怕也討不了什麼好。

  楚王不解:「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出兵攻打秦國?」

  春申君於是將自己與信陵君二人之前的談話,告訴了楚王,並慎重開口:「秦國將士之勇猛,已經是各國心腹大患,若是再讓其掌控了在文字、知識傳承上面的話語權,就算合五國之力,怕也無法再撼動秦國半分。」

  「將士之勇猛還是我們肉眼可見的威脅,可文化的侵襲,卻緩慢而隱蔽,若不儘快拔除此等憂患,五國即使僥倖存世,也不過秦國附庸而已。」

  楚王大驚失色,急切開口問詢:「不知相國可有辦法?」

  春申君開口道:「合五國之力,趁此大好時機,一同出兵討伐秦國。就是不能讓秦國滅國,也要是狠狠將其咬下一塊肉來,讓其再也沒有餘力去折騰書籍文字。」

  他上前一步,拱手行禮道,「臣願為使臣,前往其餘四國說服各位國君出兵。」

  楚王沒有猶豫,立刻點頭同意了春申君的請求。

  春申君作為戰國四公子之一,其他不說,才學和口才是絕對不差的,由他出馬說服祁御四國國君,並無太大難度。

  臨走前,春申君到信陵君家中拜別。

  信陵君得知此事之後,同樣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但與春申君的迫不及待不同,信陵君卻認為應當等待一個確切消息,若是確定秦國真的因為繼承人的問題鬧起來了,他們再出兵不遲。

  春申君卻否決了信陵君的提議:「我前往各國說服國君出兵需要時間,各國召集士兵需要時間,大軍前往秦國更要時間。若不儘快出發,等我們得到確切消息,只怕秦國早已經平息了繼承人的爭端,我們只能錯失良機。」

  他看著信陵君,表情苦澀,「雖然我等一直視秦國如食人猛獸,但不得不承認,秦國上下行事十分高效。幾個月的時間,足以讓秦王將所有事情都處理妥當了。」

  「再者說,在下雖然看重這個機會,可若是秦國並未因為繼承人之事鬧將起來,我們也不是沒有半點兒優勢。」春申君眼底閃爍著驚人的野心,「秦王嬴稷的生病,總不會是假消息。」

  信陵君一愣,旋即失笑:「這倒確實。秦國制度非常優越高效,但也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秦國的主心骨只有一個,一旦秦王嬴稷出事,整個秦國的戰鬥力都要大打折扣。」

  於是他對信陵君前往其餘四國,行合縱之事沒了任何意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