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由於原材料稀少,美食的品類不算太多,但對戰國時期的人來說,趙馨做出來的那些美食已經足夠讓人歡喜了。

  可以說,嬴小政每天最高興的時候就是一日三餐,加上偶爾點心宵夜加餐的時候。

  不只是嬴小政,秦王嬴稷也是如此。

  就連給嬴小政當老師的范睢與白起,也時不時能品嘗到趙馨的廚藝。因為確實好吃,也因為想要討好趙馨,得到更多的進食機會,范睢與白起可謂是傾其所有,完全不藏私地在教嬴小政。

  趙馨投桃報李,之後給二位老師送食物的頻率也變得頻繁了些。

  唯一的問題就是,嬴小政的學習進度瞬間拉快,每天學習的新知識比以前多出了不少。

  嬴小政:「……」

  算了,有好吃的就行。

  擁有過不不忘技能的嬴小政對學習無所畏懼,每天從秦王嬴稷三人汲取完足夠的知識後,回到住處仍有餘力跟著趙馨學習更系統繁雜的現代科學知識。

  趙馨與秦王嬴稷對此早已知情,倒是一如既往。

  白起與范睢二人卻在發現嬴小政不但將自己傳授的知識全部記住並消化了,甚至還有餘力學習其他知識後,不由態度愈發鄭重起來。

  教導了一段時間之後,兩人更是不由自主地將嬴小政當做了自己的衣缽傳人。

  兩位均是各自領域一等一的大佬,老天賞飯吃的天縱奇才,但可能兩人都忙著自己的事業,所以一直到現在,他們都沒有收徒。

  如今白送一個天賦異稟,還身份尊貴的徒弟給他們,兩人都非常高興。

  雖然在知道嬴小政將自己死對頭的本事也學得不錯後,難免心情複雜,但這樣的情況反倒燃起了兩人的好勝心,為了證明嬴小政將自己的本事學得更好,兩人幾乎是卯足了勁兒在教導嬴小政知識。

  對此,秦王嬴稷有話說:「寡人的曾孫,當然還是為王之道學得更好了。」

  趙馨:「……」

  你們開心就好。

  嬴小政陷入了學習的苦海之中,幾乎挪不出一點兒空暇時間。

  其他五國(趙國已亡)的讀書人們卻很閒,所以在得到是秦國突然造出了一種可以替代竹簡木牘的工具,不但可以在上面書寫記錄文字,還能保存得更好,且更方便攜帶的載具時,這些讀書人就算對秦國非常有意見,也忍不住關注來自秦國的消息。

  等到嬴小政開始跟著白起范睢二人學習的時候,秦國生產出的最頂尖白紙因為產量有限,並不公開售賣,只接受有人用秦國不曾收藏的書籍與之交換的時候,其餘五國的讀書人都炸了。

  白紙還沒見到呢,就聽見秦國大言不慚地覬覦其他國家的藏書?

  出於禮貌,這些讀書人毫不意外地開始大罵秦國痴心妄想,甚至放下豪言,絕對不會拿著自家的藏書去與秦國交換白紙。

  但……

  當其他國家到秦國去做生意的商人們帶回來一張白紙,並當著自己邀請來的客人們的面兒,拿著一支毛筆在白紙上留下了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時……

  文人們:「……」心痛得無法呼吸!

  那麼漂亮文雅的白紙,卻被寫上了那麼庸俗且無聊的東西,實在是暴殄天物!

  雖然一直在罵人,但這些讀書人無疑對白紙上了心。

  一些與買到了白紙的商人們關係不錯的讀書人,還特意向對方將已經寫過的白紙討了過來,等認真觀察並用筆在上面寫字體驗之後,這些文人立刻坐不住了。

  竹簡木牘是真的非常不容易保存,而且還極其不方便攜帶。

  但白紙不同。

  只要親眼見到過白紙的人,知道它到底多薄多大,一張紙可以寫多少字,寫了字的白紙又多容易隨身攜帶之後,這些讀書人便再也坐不住了。

  他們直接去問那些買到白紙的商人,用書籍換白紙的細節。

  商人倒也不隱瞞,直接將白紙換書的細節都告訴了對方,末了還提了一句:「秦國似乎並不區分書籍的優劣,只要是秦國不曾有的書籍,便都可以換取白紙。早一點兒換,更占便宜,不然等到其他人將那些比較常見,沒那麼珍貴的書籍換了,你若是再想要白紙,就只能拿出自己私藏的最珍貴的那些書籍交換了。」

  那人一聽,頓覺有理,回去後立刻帶上部分書籍就往秦國去了。

  但他沒想到是,自己千辛萬苦到秦國,最後竟然差點白來一趟——

  因為消息傳開之後,最先與秦國王室做生意的,便是秦國那些貴族商人們。雖然秦王嬴稷之前收羅了一批書籍,但他們自己也留了一批,如今眼瞧著紙張出現,又見到了白紙的模樣,這群人同樣坐不住了,乾脆舔著臉找到秦王嬴稷,與他做了交換。

  上交書籍的時候,自己留存一些珍貴的做傳家之物,本也是權貴們與秦王嬴稷之間心照不宣的事情,如今他們將書籍拿出來,秦王嬴稷也不生氣,而是如常地做了交換。

  第一個提出交換的人本來還有緊張,見秦王嬴稷完全沒有追究的意思後,便徹底放心,之後又拿好幾本書換了白紙。

  第一個沒有受罰,便有了第二個與第三個。

  於是沒多久,整個秦國對白紙感興趣的人,全都拿出自己珍藏換取了白紙。

  雖然秦國權貴每家每戶都沒多少藏書,但人數擺在那兒,所有人都用書籍換取了足夠的白紙後,秦國的藏書數量自然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