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若非後來與呂不韋結識,他都擔心自己活不到回秦的時候。

  但這點兒怨憤,到底比不上希望秦國強盛的期盼。

  呂不韋多了解秦異人,一個眼神便明白了他的想法,見他還不算無藥可救,這才舒緩了表情。

  他到秦國是想要做出一番大事業的,若是跟的主子對秦國沒什麼歸屬感,他以後想要做點兒什麼不但束手束腳,甚至可能白費功夫。

  此事見異人雖然語氣不好,卻還記得自己身份,他總算鬆了口氣。

  呂不韋認真勸道:「王齮將軍雖然不比白起將軍本事大,但這並不代表他就沒本事,當年長平之戰,王齮將軍同樣出力不少。且相較於武安君功高震主,引得王上與宰相范睢忌憚,王齮與王上、宰相二人的關係可和睦得多。」

  呂不韋手下門客眾多,比異人知道的消息更多。

  他很清楚,秦昭襄王這些年在范睢的挑撥下,已經對白起生了不少怨言。在秦昭襄王心中,有本事的白起,只怕還比不上本事不夠的王齮更值得信任。

  而很多時候,君主的信任往往比什麼都重要。

  他又同異人分析了許多細節,費了許多口舌,這才讓異人很快打消之前對王齮的不敬想法,同時也對呂不韋說的習武之事重視起來。

  但此事與趙馨毫無關係。

  她聽完二人的談話後,只有一個想法——

  殺神白起,竟然還沒死?

  趙馨看了呂不韋與秦異人一眼,心頭默念一句:「搜索,白起死亡時間。」

  【搜索成功。秦昭襄王賜劍命白起自刎,時為公元前257年11月。】

  白起之死在歷史上也算得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畢竟他死非其罪,實在讓人憐惜——

  導致白起被賜死的那場戰爭,他其實從頭到尾都不曾參與。

  那場戰爭,白起一開始就不贊同發起。

  之後也果然如他所料,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不久便親自帶兵支援,秦軍大敗。

  然而白起嘴賤,在秦軍大敗後說了句略帶挑釁的話:「當初秦王不聽我計謀,結果如何?」

  就是這句話,令秦昭襄王勃然大怒,而後下令讓他帶兵出征。他當時可能確實病重,也可能覺得這場戰爭確實毫無勝利的可能,所以在秦昭襄王下令後仍舊幾次三番稱病不出。

  後來還是秦軍接連吃敗仗,昭襄王遷怒白起,下了最後通牒,白起這才帶病出征。

  但生病的人本就不能奔波太過,白起行程自然快不起來。

  然而他之前的行為讓他在秦昭襄王那兒失去了信任,范睢略一挑撥,秦王便認定白起是在拖延,想要抗命。

  白起甚至還未走出咸陽,便被秦王下令,賜劍自刎。

  趙馨算了算時間:今年不正是公元前257年?

  她轉頭看向秦異人二人,表情凝重:「如今是幾月?」

  秦異人聽到問話,下意識答道:「如今正是中秋八月。」

  答完才意識到問話的是趙馨,頓時黑了臉。

  趙馨根本沒注意到秦異人表情,她所有心神都落在了那位大名鼎鼎的武安君白起身上——

  果然沒錯,白起就是今年自殺的。

  且如今距離他死亡之日,已不到三個月時間。

  作為軍人,趙馨對白起還是挺佩服的。所以發現此事後,她不禁捫心自問:白起要不要救?能不能救?有沒有辦法救?

  第5章

  白起在華夏歷史上的地位太重了,趙馨本身又挺喜歡這個人,所以在知道白起還沒死,卻馬上就要死的時候,她的情緒便波動得有些劇烈。

  但很快,趙馨便冷靜下來了。

  很簡單,因為現在遠在趙國邯鄲,而白起如今還在秦國咸陽,兩人相隔遙遠,就算她心裡有再多想法,也沒辦法實施。

  最重要的是,趙馨記得,她如今馬上要經歷的這場戰爭,秦國是輸了的。

  而且是大敗。

  王齮再有本事,也比不上白起。

  但即使是白起,在知道秦昭襄王想要發動這場戰爭的時候,也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拒絕,而原因也很簡單——

  他認為這場戰爭,秦國必輸。

  畢竟如今距離長平之戰不過四年,而四年之前,白起剛剛坑殺了趙國四十五萬戰俘。

  換做趙馨,她也認為這場戰爭必輸。

  打仗的時候,最重要的當然是排兵布陣,好的計謀很多時候都能以少勝多,甚至反敗為勝。

  可如今秦國攻打趙國,即將面對的其他六國的馳援。從歷史來看,接到趙國求援的消息後,最後只來了兩國。

  但即使是兩國,以秦國一國之力,怎可相敵?

  從數量上,秦軍就會被完全壓制。

  更何況,秦國與趙國之間還有死仇。趙國士兵面對秦軍的時候,在仇恨的驅使下,絕對戰意飆升。

  怎麼打?

  但可怕的是,趙馨母子如今就生活在秦軍大營。

  如果什麼都不做,誰也不知道等到秦軍大敗,她與嬴小政母子能不能平安回到秦國。

  畢竟之前從邯鄲出逃,秦異人就不想要帶著他們母子離開。

  趙馨陷入沉思,覺得自己很有必要去了解一下,秦異人與呂不韋到底是什麼時候回的秦國,又是靠什麼方式回的秦國。

  她抬頭,正好看到秦異人與呂不韋二人正湊在一起,嘀嘀咕咕地說著小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