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當年敬康帝便對淑貴妃江怡的寵愛可冠六宮,為江怡一人置後宮旁人為虛設,早就遭到眾人不滿,宮中坊間皆流出淑妃是禍國妖妃的傳言。人都已經去世七年,如今竟又被人拉出來置喙,敬康帝也是不由地神色一凜。
「孫侍郎,我母親早已去世多年,父皇何須顧慮這些,再去包庇臣子。」蕭宸冷聲道。
「愛卿這話是在說朕是昏君?」敬康帝看著殿下近半數跪倒在地的王家黨羽,不由得話音冰寒。
「臣不敢。」
敬康帝發笑:「你有何不敢?你這可不是在逼朕?」
「端兒他們說得也有理,皇上先莫氣。」兆親王忽然在一旁氣定神閒地開了口,「臣這邊也有事要奏。」
「堂兄有何事?」
兆親王慢悠悠地道:「臣已在京城中住了多年,如今,臣想回封地了,求皇上恩准。」
皇上終於冷笑出聲:「堂兄若想回封地,直接同朕講便是了,何須派兵京城下。」
此話一出,除了集體跪伏在地的太子黨羽,滿朝皆驚——誰都不知道,兆親王竟早就生了反心,如今已是兵臨城下。
「陛下這些年,對老二心未免也太偏了些,連我這個做堂叔的都要看不下去了。」兆親王緩緩笑道,「我今天,不過也只是想幫幫端兒罷了。」
「哦?那堂兄想如何幫朕的太子?」敬康帝臉上卻沒有露出太多意外之色,不怒反笑。
「橫豎端兒都是當朝名正言順太子,如今這麼多人看著,堂兄不如就此留下傳位詔書,也省得朝中大亂不是。」
兆親王的話音在殿宇中迴蕩,他說得鎮靜、擲地有聲,落進旁人耳中,卻是令人心驚肉跳。
內聯合京中世家,外以兵力要挾。
這是真正的逼君。
大殿之中,皇上於龍座冷眼看著殿中,自己的好太子夥同京中名門下跪施壓、賊心不死的堂兄兆親王雖是恭敬站著,卻是滿面笑意、楚家和江家人跪拜在地,面上不卑不亢、剩下的皇子和諸臣都靜靜站著,面上或是驚異或是遲疑或是憤怒。
人心惶惶,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等著龍椅上人的回覆。
吱——
沉重的殿門忽然被人緩緩推開,殿外大雨如瀑,雨水沖刷在皇宮冰冷磚石上的聲音格外清晰。
「臣女楚熒,今日有事要稟。」
抬腳踏進大殿的女子一身深煙色的朝服華美精緻,襯得膚色雪白,眉眼如畫一般,烏髮挽起,發間珠釵美好,更顯生動,腰間無甚墜飾,唯掛著一柄摺扇,身後跟著兩侍女。
「奏。」敬康帝淡淡地開口。
看見這道筆直的身影,王大學士先是驚愕,楚熒同江斜不是早就離京了麼?又很快反應過來,大聲喝道:「牝雞司晨,惟家之索,女人豈能妄議國事!」
「國事?」楚熒冷冷看了殿中跪伏的眾人一眼,「若是如今大學士勾結兆親王府,公然逼君也能算得上什麼國事的話,那還有什麼事是不能的?」
「你放肆!——小小女子,口中一派胡言!來人!還不把這妖女拿下?」
楚熒抬眸,對上王大學士的目光,平靜出聲:「國土之內,惟皇上是天子,今天沒有陛下的命令,誰敢動我?」
敬康帝輕笑一聲,開口:「奏。」
王大學士和孫睿率領百人一同叩首:「皇上!」
「朕說,奏。」敬康帝一字一句,話音冰冷果決。
楚熒在宮殿所有人的目光中,緩緩走到最前,盈盈跪拜:
「臣女同夫君前往北地押送糧食,一路之上,卻遭有心人埋伏——而如今的西北封地,早已不受朝廷控制,私下屯兵,實權早已被架空。」
楚熒從懷中,取出一疊紙箋來,遞交給皇上身邊的總管太監。
「設計埋伏朝廷糧隊之人,已被我夫君緝拿,這口供中,分明說了此事是由程偉交代策劃。」
兆親王如今面色依舊如常,只問:「僅憑這份不知是誰的口供,怎麼便能定了我的罪?」
楚熒轉頭看向兆親王,問:「程偉大將軍是朝廷的將軍,早在幾月前便離京回邊疆,若是無人裡應外合,又是如何這麼快就知道朝中糧隊的動向?而今日京城之外的人,是不是程大將軍,想必再過一會兒,便會有人來報了。」
說完,又迴轉頭繼續道:「另一份,則是去歲京中派往孫城的巡撫的書信和暗中留下的記錄——巡撫大人職權皆被架空、巡撫一職,形同虛設,所有寄往京城的信件皆要被人查過。朝廷三個月前便幾次向全國各地送去糧食,而北地官府,私吞物資、用於黑市高價販賣,如今北地百姓民不聊生,而官府卻蠱惑百姓,說是朝廷不管不顧,這又該當何罪?」
「架空京中官員、私吞朝廷物資、私下蓄養私兵、如今又向京城派兵,此為謀逆之罪。」敬康帝靜靜地看著下面的兆親王,手指點在龍椅之上,意味深長道,「堂兄可認罪?」
兆親王冷嗤:「堂兄堂弟?別裝了,同為龍脈,為何你便坐擁天下,我便不能爭上一爭了。」
眾人譁然,誰能想到,看似老實本分的兆親王,竟同當今聖上,竟是親兄弟。
「來人,先拿下兆親王府眾人,王府也盯緊了,別讓人跑出去。」敬康帝冷冷道。
皇上話音才落,楚熒又開了口:「皇上,臣女還有另一件事要報——兆親王之罪這只是其一,還有一事,臣女也是這次前往孫城路上偶然得知。」
「孫侍郎,我母親早已去世多年,父皇何須顧慮這些,再去包庇臣子。」蕭宸冷聲道。
「愛卿這話是在說朕是昏君?」敬康帝看著殿下近半數跪倒在地的王家黨羽,不由得話音冰寒。
「臣不敢。」
敬康帝發笑:「你有何不敢?你這可不是在逼朕?」
「端兒他們說得也有理,皇上先莫氣。」兆親王忽然在一旁氣定神閒地開了口,「臣這邊也有事要奏。」
「堂兄有何事?」
兆親王慢悠悠地道:「臣已在京城中住了多年,如今,臣想回封地了,求皇上恩准。」
皇上終於冷笑出聲:「堂兄若想回封地,直接同朕講便是了,何須派兵京城下。」
此話一出,除了集體跪伏在地的太子黨羽,滿朝皆驚——誰都不知道,兆親王竟早就生了反心,如今已是兵臨城下。
「陛下這些年,對老二心未免也太偏了些,連我這個做堂叔的都要看不下去了。」兆親王緩緩笑道,「我今天,不過也只是想幫幫端兒罷了。」
「哦?那堂兄想如何幫朕的太子?」敬康帝臉上卻沒有露出太多意外之色,不怒反笑。
「橫豎端兒都是當朝名正言順太子,如今這麼多人看著,堂兄不如就此留下傳位詔書,也省得朝中大亂不是。」
兆親王的話音在殿宇中迴蕩,他說得鎮靜、擲地有聲,落進旁人耳中,卻是令人心驚肉跳。
內聯合京中世家,外以兵力要挾。
這是真正的逼君。
大殿之中,皇上於龍座冷眼看著殿中,自己的好太子夥同京中名門下跪施壓、賊心不死的堂兄兆親王雖是恭敬站著,卻是滿面笑意、楚家和江家人跪拜在地,面上不卑不亢、剩下的皇子和諸臣都靜靜站著,面上或是驚異或是遲疑或是憤怒。
人心惶惶,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等著龍椅上人的回覆。
吱——
沉重的殿門忽然被人緩緩推開,殿外大雨如瀑,雨水沖刷在皇宮冰冷磚石上的聲音格外清晰。
「臣女楚熒,今日有事要稟。」
抬腳踏進大殿的女子一身深煙色的朝服華美精緻,襯得膚色雪白,眉眼如畫一般,烏髮挽起,發間珠釵美好,更顯生動,腰間無甚墜飾,唯掛著一柄摺扇,身後跟著兩侍女。
「奏。」敬康帝淡淡地開口。
看見這道筆直的身影,王大學士先是驚愕,楚熒同江斜不是早就離京了麼?又很快反應過來,大聲喝道:「牝雞司晨,惟家之索,女人豈能妄議國事!」
「國事?」楚熒冷冷看了殿中跪伏的眾人一眼,「若是如今大學士勾結兆親王府,公然逼君也能算得上什麼國事的話,那還有什麼事是不能的?」
「你放肆!——小小女子,口中一派胡言!來人!還不把這妖女拿下?」
楚熒抬眸,對上王大學士的目光,平靜出聲:「國土之內,惟皇上是天子,今天沒有陛下的命令,誰敢動我?」
敬康帝輕笑一聲,開口:「奏。」
王大學士和孫睿率領百人一同叩首:「皇上!」
「朕說,奏。」敬康帝一字一句,話音冰冷果決。
楚熒在宮殿所有人的目光中,緩緩走到最前,盈盈跪拜:
「臣女同夫君前往北地押送糧食,一路之上,卻遭有心人埋伏——而如今的西北封地,早已不受朝廷控制,私下屯兵,實權早已被架空。」
楚熒從懷中,取出一疊紙箋來,遞交給皇上身邊的總管太監。
「設計埋伏朝廷糧隊之人,已被我夫君緝拿,這口供中,分明說了此事是由程偉交代策劃。」
兆親王如今面色依舊如常,只問:「僅憑這份不知是誰的口供,怎麼便能定了我的罪?」
楚熒轉頭看向兆親王,問:「程偉大將軍是朝廷的將軍,早在幾月前便離京回邊疆,若是無人裡應外合,又是如何這麼快就知道朝中糧隊的動向?而今日京城之外的人,是不是程大將軍,想必再過一會兒,便會有人來報了。」
說完,又迴轉頭繼續道:「另一份,則是去歲京中派往孫城的巡撫的書信和暗中留下的記錄——巡撫大人職權皆被架空、巡撫一職,形同虛設,所有寄往京城的信件皆要被人查過。朝廷三個月前便幾次向全國各地送去糧食,而北地官府,私吞物資、用於黑市高價販賣,如今北地百姓民不聊生,而官府卻蠱惑百姓,說是朝廷不管不顧,這又該當何罪?」
「架空京中官員、私吞朝廷物資、私下蓄養私兵、如今又向京城派兵,此為謀逆之罪。」敬康帝靜靜地看著下面的兆親王,手指點在龍椅之上,意味深長道,「堂兄可認罪?」
兆親王冷嗤:「堂兄堂弟?別裝了,同為龍脈,為何你便坐擁天下,我便不能爭上一爭了。」
眾人譁然,誰能想到,看似老實本分的兆親王,竟同當今聖上,竟是親兄弟。
「來人,先拿下兆親王府眾人,王府也盯緊了,別讓人跑出去。」敬康帝冷冷道。
皇上話音才落,楚熒又開了口:「皇上,臣女還有另一件事要報——兆親王之罪這只是其一,還有一事,臣女也是這次前往孫城路上偶然得知。」